-
无痛分娩推广14年使用率仅为10%:缺乏专项收费,麻醉医师人数少
关键字: 无痛分娩【综合/观察者网 阮佳琪】
近日,关于孕妇生孩子要不要进行无痛分娩又引发网友热议。
据工人日报12月16日报道,无痛分娩在中国推广14年,可目前使用率仅为10%。医院忧愁麻醉师不足,没有专项收费;家属又担心,副作用影响产妇和胎儿安全,而且还没纳入医保。无痛分娩推行还要走多远?为何推行起来这么难?
12月5日,辽宁省阜新市,李妍在产房待产,宫口才开了两指,已经疼得忍不住了。1小时过后,疼痛反而愈加剧烈,汗水把睡衣打透,这时她提出要无痛分娩。婆婆反对,“打麻药对小孩智力有影响,为了孩子,你就忍忍吧!”痛到无助的李妍在犹豫不决下煎熬。
在中国,像李妍这样,面临是否选择无痛分娩的产妇去年有1758万。据了解,无痛分娩在欧美国家的使用率达85%,而一项麻醉课题研究组在全国46个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无痛分娩的使用率仅为10%。即使是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北上广等地,也并非所有的三甲医院都开展了无痛分娩,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剖宫产率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设置的15%的“警戒线”。
图自视觉中国
十几天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2018年至2020年,在全国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广。试点范围为具备产科和麻醉科诊疗科目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妇产专科医院,将于明年1月公布试点医院名单。
通知指出,要大力推广分娩镇痛理念,提升分娩镇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医疗服务舒适化程度,提高孕产妇就医满意度。国家卫健委同时印发了《分娩镇痛技术操作规范》《分娩镇痛技术管理规范》等四个文件,明确了分娩镇痛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操作方法等。
生孩子究竟有多疼
“感觉有根筋快把肚子扯下来了,疼到自己扯头发,控制不住地喊叫。”
“疼起来脑袋空白,整个人感觉只剩下肚子,而且是越来越疼,抓栏杆、咬床单、咬枕头,做什么都无济于事。”
“阵痛半分钟一次,感觉整个小腹被大锤狠狠抡过一样。一个小时后,我颤抖地听见大夫说只开了两指,距离开十指还有4~8个小时。”
……
36位生完孩子的产妇,分享了对生孩子时疼痛的感受,仅有一位表示跟痛经差不多,大部分都用“生不如死”来形容。医学研究表明,产痛的疼痛程度仅次于烧灼的剧痛和肝肾结石的绞痛,是排名第三的疼痛。
无痛分娩,又叫“分娩镇痛”,即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大都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医生在产妇的腰背部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通过硬膜外管给药。让产妇在第一产程(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到10厘米,持续数小时)中得到休息,第二产程(指宫口开大10厘米到胎儿娩出)中积攒了体力,更有利于完成分娩。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剖宫产率为46.2%,是推荐上限的3倍以上。“怕疼”是很多产妇要求剖宫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舒适、安全、少痛的分娩方式成为女性追求,近年来,“无痛分娩”的概念备受关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医生练思宇告诉记者,只要具备顺产条件而且无麻醉禁忌,大多数产妇适合无痛分娩。
推行无痛分娩“不划算”?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万小平介绍,目前在国内,很多人还是会受到“生孩子一定要承受疼痛”“上麻药影响孩子智力”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另外,麻醉人才短缺、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也是无痛分娩在国内推广的阻力。
据看看新闻Knews报道,在很多地区的医疗卫生系统里,麻醉专业人才极度短缺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这恰恰是分娩镇痛普及过程中最大的瓶颈。8月17日,国家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政策解读中提到,目前,我国共有麻醉医师7.6万人,按每万人需要2.5个麻醉医生的国际标准,中国至少还应配备30万人。
此外,目前无痛分娩的麻醉工作尚未列入经物价部门审核的单独收费项目。医院只能对实施无痛分娩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器械等按价计费,而医疗服务、人工劳动等就无法进行合理合法的收费,这也让医院在推广分娩镇痛的积极性上打了折扣。
“麻醉医生去实施无痛分娩可不是打一针就完事了,还需要做好对产妇生命体征的定时监护与维持,不间断地进行疼痛评估和调整麻醉用药,直到其顺利分娩结束,这样的坚守远不如一台外科手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无痛分娩在大医院推广也就缺乏了动力,被看成是一项‘出力不讨好’的服务。”业内人士说。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主动提出无痛分娩,但大部分长辈还是有疑虑。11月17日,32岁的产妇田媛媛剧烈疼痛,询问麻醉医生无痛分娩如何操作。“产妇听到麻药要从脊椎进入就有些害怕,第一次放弃。”两小时后,疼痛加剧,再次请麻醉医生想要尝试。在医生告知基本不会对孩子和妈妈有多大影响后,陪产的老人还是反对,“麻药打多了,娃儿要变傻的”,产妇再一次放弃。3小时后,丈夫心疼产妇再次来请麻醉医生,而这样“三请四请”的场景并不少见。
标签 孕妇-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阮佳琪
- 最后更新: 2018-12-16 18:34:32
-
任仲平: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2018-12-16 18:1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必由之路》(六)“兴国之魂”
2018-12-16 17:5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参加综艺遭质疑“心机” 田亮:节目人设
2018-12-16 17:45 明星那点事儿 -
山东艺考被指泄题 调查组:初步认定是考生作弊
2018-12-16 17:32 中西教育 -
把过期蜂蜜当原料 北京同仁堂蜂业被调查
2018-12-16 16:17 依法治国 -
广东男子第一次进澡堂后...浴友:我报警了!
2018-12-16 16:03 -
护士被精神病人毁容 医院:为什么偏偏就伤了你?
2018-12-16 15:57 医患关系 -
大学生起诉父亲索要抚养费 法院驳回
2018-12-16 15:55 依法治国 -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改革开放纪实
2018-12-16 15:5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陈羽凡被责令社区戒毒不用坐牢 有据可依吗?
2018-12-16 14:42 依法治国 -
两网民发布涉南京大屠杀极端言论 被行拘
2018-12-16 14:32 依法治国 -
女子遭家暴31年砍死丈夫被判8年 女儿谅解
2018-12-16 13:25 婚姻故事 -
四川宜宾兴文县发生5.7级地震
2018-12-16 13:03 地震 -
发帖称台胞受困靠大陆救助的人 被台警方抓了
2018-12-16 12:31 观察者头条 -
把张爱玲读成青春伤痛文学?马思纯回应
2018-12-16 12:18 明星那点事儿 -
《必由之路》第五集 立国之本
2018-12-16 12:0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山东编导艺考联考开始4分钟就泄题?考试院:在调查
2018-12-16 11:12 依法治国 -
四千万“特急”扶贫资金在甘肃省级滞留146天:不断卡壳
2018-12-16 11:06 廉政风暴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视频“生逢1978”
2018-12-16 10:49 改开40周年 -
海口海关破获新型毒品走私案 主要被用于电音节吸食
2018-12-16 10:15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习近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评论 18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评论 538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评论 196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评论 15最新闻 Hot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我们在欧亚非交汇处,能帮中国”
-
奥地利外长欢迎拉夫罗夫:一起谈谈,西方不能怕
-
“美西方找不到他这样的人了,影子都没见到”
-
反华议员又搞事:除非中国交出TikTok算法,否则…
-
普京哀悼基辛格:睿智、务实且有远见的政治家
-
美司法部指控印度官员雇凶暗杀:杀手其实是美国卧底
-
“在中国发展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大众需要迎头赶上
-
基辛格逝世,官网悼文11处提到中国
-
“在国内卖2000,在美国卖6万,价格依然能打”
-
连续三年!“韩国第一名被中国夺走”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