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媒:无限制地将普通教师列为监察对象,偏靶了
关键字: 基层教师现状普通教师监督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11月2日报道,纪委监委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关键在于把握“精准”二字,精准定位、精准聚焦、精准发现、精准处置,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纪检监察机关做到精准监督,既是认识论的范畴,需要把定位搞精准;又是实践论的过程,需要把精准理念体现到监督工作的方方面面。
监督定位要精准,坚守政治监督,防止越俎代庖。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这就决定了其开展的监督是政治监督,而不是业务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党委没能认识到纪委监委监督的政治性特点,不加区分地把所有监督工作一股脑推给纪委监委,放弃了本该自己承担的监督责任。也有一些纪委监委对政治监督理解不准,“胡子眉毛一把抓”,“监督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出现了“三转”回头转等问题。扭转这一局面,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牢牢站稳政治监督定位,聚焦“两个维护”,增强政治警觉性,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推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三转”,进行监督的再监督,不能把监督虚化、泛化,更不能大包大揽、越界代替,冲到一线代替业务监督。
监督对象要精准,聚焦“关键少数”,防止失去“准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纪检监察机关在兼顾全面的同时,还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监督“全覆盖”与抓住“关键少数”的关系。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只有管住“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才有震慑力和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纪委监委无限制地把不应属于监察对象的人员也纳入监察范围,将普通教师、医生也列为监察对象,甚至连普通群众的事也要“伸手”。这实际上是借监察全覆盖忽视监督“关键少数”,使得监督重点发散、靶向偏离;还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认为监督领导干部难度大,想“巧妙”地将监督重点转移到普通干部和基层公职人员身上,往往不该管的管了,该管的没管住,引起群众不满。有鉴于此,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精准研判监督全覆盖的内涵和外延,严防无限扩大监督范围,把握好轻重主次,重点做好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推动形成“头雁效应”。
监督内容要精准,紧盯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防止“大水漫灌”。在明确了监督谁以后,还要解决监督什么的问题。监督全覆盖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要看准、管好、扭住“关键”。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明确规定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内容,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明确了当前的监督重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还在聚焦监督内容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要求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部署安排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组织开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工作等。这为确保监督职责到位不越位、精准不泛化,明确了方向、划出了重点。纪检监察机关应结合实际,集中发力、攻坚克难,以提升监督效能。
监督责任划分要精准,防止苦乐不均、力量分散。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要把握运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科学方法,才能解决怎么监督的问题。一些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不敢、不愿、不会监督,存在严重“等、靠、要”思想,凡事都指望上级出个“细则”、“具体规定”进行指导,总寄希望于上级开展巡视巡察帮助其发现问题。还有些地方,在监督责任逐级下沉之后就杳无音信,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形同虚设,上级纪委监委只好“出手”,代替下级进行监督,久而久之,“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下级更觉得监督“事不关己”。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不断强化监督意识,层层压实监督责任,确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层层负责,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原题《“精准”二字需充分体现》,姜林)
- 原标题:官媒:少数纪委监委无限制地将普通教师列为监察对象,偏靶了
- 责任编辑:连政
- 最后更新: 2018-11-02 17:37:20
-
贵州原副省长被双开:“大赌”“假赌”大搞权钱交易
2018-11-02 14:17 廉政风暴 -
24小时都在线的指挥部 日与夜不停歇的进博人
2018-11-02 14:02 中国进博会 -
湖北书记暗访治污工程:为何整改了还有难闻气味?
2018-11-02 13:4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8-11-02 10:5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昨天掉下来的那位:5年5次履新 曾提出秦岭北麓规划
2018-11-02 09:52 廉政风暴 -
内蒙古公安厅副厅长缢亡,遗书称抑郁严重
2018-11-02 09:50 政坛观察 -
秒懂进博会,“进宝”划重点
2018-11-02 09:16 中国进博会 -
习近平这些话,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
2018-11-02 08: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内蒙古公安厅副厅长李志斌自杀:1天前原同事被查
2018-11-02 07:10 政坛观察 -
这时候召开高规格民企座谈会,寓意何在?
2018-11-02 06:43 中国经济 -
内蒙古公安厅副厅长李志斌自杀身亡
2018-11-02 01:09 政坛观察 -
习近平同特朗普通电话:愿G20期间再次会晤
2018-11-01 23:19 中美关系 -
与习近平对谈的10位民营企业家是谁?
2018-11-01 23:06 观察者头条 -
李克强会美国议员团:对话解决分歧 对两国和世界都有利
2018-11-01 21:37 中美关系 -
习近平同萨尔瓦多总统举行会谈
2018-11-01 21:34 中国外交 -
陆慷:提醒美方 莫低估俄罗斯人民判断力
2018-11-01 21:12 中美关系 -
习近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全文)
2018-11-01 20:4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陕西省委秘书长钱引安被查
2018-11-01 17:42 廉政风暴 -
山东原副省长一审:骗取美术馆1224万书画
2018-11-01 16:07 廉政风暴 -
朝气蓬勃的“微笑使者”,是四叶草最好的名片
2018-11-01 15:25 中国进博会
相关推荐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评论 38波兰总理:将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评论 294普京会见王毅 评论 62“与中国走太近或丧失主权”?柬埔寨首相驳斥 评论 127华为推出新手机是为了给她难堪?中方回应 评论 449最新闻 Hot
-
拜登首次见了,“中亚五国领导人没有讲话”
-
“法国又推出一个将中国电动车排除在外的武器”
-
波兰总理:将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
“巴基斯坦是过去式,加拿大是印度的新头号敌人”
-
亚美尼亚指责俄“做得不够”,佩斯科夫:这是阿塞拜疆内政
-
“与中国走太近或丧失主权”?柬埔寨首相驳斥
-
“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还很遥远”
-
克宫回应拜登涉普京言论
-
“乌克兰如溺水之人”,波兰威胁上了
-
“违抗”民意修好关系,日韩领导人获“肯尼迪勇气奖”
-
福岛核事故再爆丑闻,日环境大臣:遗憾
-
纽约时报:布林肯访问当天,乌克兰炸了自己
-
“国庆住我家”,可行吗?
-
被质询访华时华为发新机,美商务部长:不爽
-
绍伊古马不停蹄访问伊朗:加强俄伊军事关系
-
近20年来首次,“叙利亚总统将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