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心思迎合特朗普,“北约不过是在粉饰太平”
-
杨蓉责编:yangr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5-06-24 14:32:25【文/观察者网 邵昀】北约峰会将于本月24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此时正值中东局势因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升级,日本和韩国领导人都确认将因此缺席。
路透社23日分析,本次峰会原本旨在通过满足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5%国防支出目标,来巩固北约自身地位,但如今,这场峰会面临着被伊朗问题主导的风险。此外有声音认为,在欧美关系跌入“最低点”的当下高调举行峰会,只会再次暴露北约的不和。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3日,荷兰海牙,北约峰会会场 视觉中国
只为迎合特朗普?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此次北约海牙峰会的议程和各项安排本就是为特朗普“量身定做”,通过将成员国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2%大幅提升至5%,来向特朗普表明“欧洲正在履行防务责任”。
报道称,为此,北约官员费尽心思降低峰会风险,小心翼翼绕开所有可能引发不快的问题——从贸易问题到乌克兰危机。被认为与特朗普关系“不稳定”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只被允许参加24日的晚宴,而非25日的正式会议。
据介绍,峰会将安排一次在荷兰国王宫举行的晚宴,以迎合特朗普对“皇室仪式感”的喜好;峰会日程也被安排得尽量紧凑,只设一场正式工作会议,以降低出现分歧或特朗普中途离场的风险。此外,路透社说,对于一些棘手的议题,也被北约官员搁置到峰会之外,或者干脆被排除在议程之外。
然而,就在峰会举办前夕,特朗普授权美军于当地时间21日深夜出动B-2轰炸机打击伊朗境内三处核设施,引发国际社会哗然。这被美媒认为是欧洲被特朗普政府进一步边缘化的例证:除了英国,没有北约国家公开表示提前知晓美军行动。德国官员表示,他们是在美军空袭后不久才知道的消息。
路透社称,这让峰会的可预测性变得低于预期。报道分析,此次峰会召开的整体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东地区的具体局势,例如伊朗是否对美国展开了报复,以及其他北约国家领导人是否会在与特朗普的会谈中或对媒体的公开发言中评论空袭事件。路透社称,如果峰会进展不顺,北约就可能在关键时刻显得软弱、分裂。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2日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为伊朗的报复作准备,未来48小时将是“敏感时间”。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22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表示,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是侵略行径,伊朗方面将对此作出回应。他说,伊朗从未主动挑起战争,但在遭遇侵略时必将进行自卫。
多项议题难言团结
事实上,即便不考虑伊朗因素,北约内部也难言团结。根据新的设想,各国将把GDP的3.5%将用于“核心防务”,即武器与兵力建设,另外1.5%用于与安全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例如交通枢纽的军事化改造、管道防护与网络防御。
据北约估计,去年各成员国在核心国防上的支出总计约占北约总GDP的2.6%,总额约为1.3万亿美元。其中最大份额来自美国,其支出接近8180亿美元。如果按照新设想,在10年内将国防相关开支比例增加到5%,路透社指出,这意味着各国在国防上的投入将增加数千亿美元,政府或不得不大幅削减社会支出或提高税收。
2014年到2024年,北约各成员国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变化 路透社制图
据报道,在北约国家外交官22日就峰会声明草案达成一致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迅速宣布,西班牙支持峰会声明,但不认同将国防支出提升至5%的目标。“我们完全尊重其他国家增加国防投入的合理愿望,但我们不会这样做。”桑切斯说。
更让情况变得复杂的是,虽然是美国施压盟友提高军费,但特朗普却公开表示美国无须遵守5%的新目标。20日,特朗普谈及北约军费问题时告诉媒体:“我们(美国)长时间支持北约。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几乎承担100%的开支。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军费占GDP比重达到5%),但北约国家绝对应该达到。”
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国家也感受到美方政策的动摇。一直以来,在发展对俄关系、如何处理对俄制裁以及俄乌和平协议等问题上,特朗普都与许多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持不同看法,这令欧洲感到不安。
北约秘书长吕特23日承认,作为援乌力度最大的单一国家,美国并没有提出任何新的援乌项目。但他强调,北约仍在坚定不移地努力向乌克兰提供援助。“我可以宣布,现在有最新估算显示,我们的欧洲和加拿大盟国已加大力度,预计将在未来一年向乌克兰提供超过350亿欧元的额外安全援助。”
“少点峰会,多点实干”
各国面对特朗普如此束手束脚,在欧洲,有声音唱衰此次北约峰会,直言欧洲不应再将精力放在这种只会彰显不团结的“高风险”场合,来粉饰太平。
“欧洲需要采取行动——以及减少与特朗普的高风险峰会”,“政客”新闻网23日一篇评论文章以此为题说,从特朗普提前离开七国集团(G7)峰会,称将俄罗斯赶出G7是个“大错误”,到美英在G7峰会上达成的空洞的所谓“贸易协议”(美国仍对英国征收10%关税),任何人都看得出,欧美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糟糕”。
在文章作者、美国企业研究所(AEI)高级研究员达利博尔·罗哈克(Dalibor Rohac)看来,欧洲人已经越来越难以与特朗普政府建立共识,而北约峰会这样高调的场合无疑更容易让这一事实暴露在公众视野,可能进一步导致关系恶化,甚至使其成为自我应验的预言,就像马克龙2019年曾称北约“脑死亡”那样。
虽然通过一些外交手段,可以在峰会上避免彻底的尴尬,但罗哈克认为,这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作为一个本应具有共同战略视野的共同体,北约或许还不至于‘脑死亡’,但无疑也已经到了要依靠生命维持系统(on life support)的地步。”他称,如果欧洲仍认为能和特朗普政府进行建设性接触,“那不仅是自欺欺人,更是不负责任”。
文章呼吁,英国与欧洲现在真正需要的,是少些言辞、多些实干:无论是在防务、乌克兰、贸易还是其他优先事项上,都不能再等待华盛顿发号施令,也不必再为特朗普可能的反应患得患失。“所有这些事实虽然令人不快,但却构成了英国与欧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最佳应对方式,是冷静、坚定——并践行欧洲版的罗斯福名言:‘温言在口,大棒在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北约- 责任编辑: 杨蓉 
-
“我们一顿操作,把伊朗核计划推迟了两三年”
2025-06-24 14:12 -
几个菜啊?印度外长称:邻国要么合作,要么付出代价
2025-06-24 13:55 印度惊奇 -
伊媒这样形容特朗普:“近乎乞求地”敦促停火
2025-06-24 13:51 伊朗局势 -
特朗普称停火已生效,警告以伊不要违反协议
2025-06-24 12:19 观察者头条 -
美企叫苦:现在勉强糊口,还在努力获取中国稀土
2025-06-24 11:54 -
“中国喊话:有人造车比我强吗?美日德英只能摇头”
2025-06-24 11:32 -
“革命正发生!日印汽车不再独霸斯里兰卡,中国车来了”
2025-06-24 11:14 -
果然,加交通部长发脾气:干嘛选中国?
2025-06-24 11:14 -
习近平:世界不能重拾霸权主义,不能被拖回丛林法则
2025-06-24 10:41 -
哈梅内伊最新发声:伊朗民族不是一个会投降的民族
2025-06-24 10:07 伊朗局势 -
德国总理“梅开二度”:没理由批评以色列和美国
2025-06-24 09:53 德意志 -
马克龙操心霍尔木兹海峡,点名中国
2025-06-24 09:48 伊朗局势 -
特朗普隔空掐架梅德韦杰夫:别嘴上老是“核”不“核”的
2025-06-24 09:39 伊朗局势 -
欧盟夸口:警告中国,以牙还牙
2025-06-24 09:21 -
驻沙特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远离相关军事基地及敏感设施
2025-06-24 09:15 -
南航:广州飞多哈航班受安全事件影响备降
2025-06-24 09:07 -
内塔尼亚胡要求内阁成员不对以伊停火发表评论
2025-06-24 08:36 -
“伊朗官员称同意停火”
2025-06-24 08:30 -
北约秘书长开脑洞:若大陆武统,会拉拢俄罗斯让我们忙死
2025-06-24 08:24 欧洲乱局 -
欧盟外长鼓噪:跟中国打交道,得“来点现实主义”
2025-06-24 08:23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只尊重坚定的谈判方,不要屈服” 评论 1“把尊严和自由交给农场主,特朗普这是在搞奴隶制” 评论 35“颠覆!中国又一数据远超欧盟,几乎追平美国” 评论 80“越南这么做可能惹恼中国,值得吗?” 评论 123欧盟又“软”了,推迟反制美国关税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只尊重坚定的谈判方,不要屈服”
-
“把尊严和自由交给农场主,特朗普这是在搞奴隶制”
-
特朗普投下预算“原子弹”,共和党人比民主党人还愁…
-
印度外长时隔五年访华,这么评价当下两国关系
-
泽连斯基提议:她当新总理
-
泰国成立专案组,调查佩通坦
-
拜登承认了,“特朗普也用过”
-
“很遗憾,这就是巴勒斯坦人的集中营”
-
伊朗外长已启程来华
-
特朗普硬是赖在C位…
-
特朗普又抱怨上:普京白天说话客气,晚上就把所有人炸个遍
-
“西方矿企墨守成规,中企做得更好”
-
“颠覆!中国又一数据远超欧盟,几乎追平美国”
-
“越南这么做可能惹恼中国,值得吗?”
-
“中美对欧洲的看法,倒是挺一致”
-
为对抗中国,美国人又想一招:旧手机、旧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