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官员慕安会渲染美中科技“新冷战”:差距正在缩小,从未见过中国这样的对手
最后更新: 2025-02-17 17:20:09【文/观察者网 赖家琪】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于当地时间16日落下帷幕。在14日一个关于科技竞争的分论坛上,两名美国政客、前官员又渲染起美国与中国正在进行“事关生死的科技新冷战”,呼吁向中国施加外部压力,以遏制这个“之前从未见过的对手”。
“我们不是为了竞争而竞争。更准确地说,这是一场新的冷战。”前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现为美国帕兰蒂尔技术公司防务项目主管的麦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论坛上宣称,如果不这样理解这场“全球性的、事关生死存亡”的冷战,“我担心我们永远无法鼓起紧迫感,而这种紧迫感不仅是赢得冷战所必需的,也是防止冷战演变成热战所必需的”。
“从技术上讲,我认为我们仍然领先,但领先优势很小。”加拉格尔接着称,通过对关键技术进行颠覆性的投资、大规模利用人工智能,美国新政府仍有机会扩大优势。
加拉格尔声称,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上的进步和投资让他感到担忧,“我们可能会开始看到我们的优势被侵蚀”。
当地时间14日,麦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一个分论坛上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加拉格尔曾任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前任主席,在美国对TikTok的封杀中,他扮演过主导者的角色,是臭名昭著的对华鹰派。因其近年来频繁采取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侵犯中方利益的言行,中国外交部去年5月对加拉格尔采取了反制措施。
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马克·华纳(Mark Warner)也紧跟着加拉格尔渲染起所谓的“中国威胁”,将中国描述为“我们从未见过的对手”。
新华社指出,这些美国官员在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将制度竞争与技术竞争混为一谈,渲染美欧必须团结起来以应对中国,并主张严格限制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以确保安全的论调,让人回想起几年前的慕尼黑安全会议。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美国劝说欧洲人不要使用中国5G设备;多年过去,美国也没有为那些弃用中国5G设备的欧洲人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案。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已不再对美国的这一论调买账。美国人工智能研究所(AI Now)联合执行主任安巴·卡克说:“美国科技巨头成功推动了这样一种说法:任何限制他们继续保持霸权的行为都相当于推动中国前进。这是非常危险的,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说法。”
欧盟支持的人工智能项目DIVERSIFAIR研究员史蒂文·费特曼指出,某些国家实施科技制裁等行为,不利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只有人工智能在全球获得更广泛发展,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南华早报》报道称,从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官员的种种言论中看,未来四年,中美在科技和贸易领域的冲突将加剧。
前共和党议员加拉格尔宣称,他认为特朗普政府将比拜登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持美国的优势。加拉格尔甚至呼吁对中国施加外部压力,以“阻止中国掌控关键技术”“防止中国取代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上任首日,特朗普撤销了前总统拜登2023年签署的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要求有关机构对可能在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公共卫生等领域构成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审查。特朗普认为这项行政令“阻碍了人工智能创新”。
美国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森·许(Jason Hsu)预测,特朗普政府将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并将寻求放松对该领域的监管。他称,特朗普可能会一边让美国政府更容易获得关键技术,“刺激美国国防技术的新一轮浪潮”,一边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限制中国通过第三方国家获得先进芯片。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美欧项目负责人孙成昊也认为,美国将在技术领域加大对中国施加的压力,比如加强对芯片出口的管制。他表示,中国正在一些领域赶上美国,中国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取得技术突破,以及将现有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
例如在春节期间刷屏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凭借其低成本、可以与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模型媲美的高性能震惊了全球科技界。特朗普此前也评价DeepSeek称:“中国公司发布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给我们的(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我们应为了赢得胜利而努力竞争。”
此外,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中美关于管控人工智能风险的合作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去年11月,中美领导人就核武器使用的决策权应该由人类而非人工智能掌握达成一致。孙成昊称,他不确定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对此感兴趣”,并警告称双方彼此信任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在这一领域的合作。
为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美国近几年对中国获得发展人工智能必不可少的先进芯片不断“加码”限制,实施了最严格的出口管制。今年1月13日宣布的最新限制中,美国政府不仅加严了对人工智能芯片、模型参数等的出口管制,还拓展了长臂管辖,对第三方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设置障碍、横加干涉,试图彻底遏制相关的技术流入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就美方恶意封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表明了严正立场。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断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胁迫别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这种行径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赖家琪 
-
邓炳强怒斥BBC:来问,又不写!
2025-02-17 16:50 香港 -
缅甸边防军最后通牒:不走后果自负
2025-02-17 16:42 打击网络诈骗 -
欧盟“学”美国搞对等关税反击,特朗普:让他们做
2025-02-17 16: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
2025-02-17 15:49 台湾 -
缅甸:已审查控制1030名非法入境外国人
2025-02-17 15:28 打击网络诈骗 -
美国继续向乌“讨债”,表态愿派兵驻守稀土矿
2025-02-17 14:20 -
韩国限制下载DeepSeek
2025-02-17 14:19 三八线之南 -
“不只是AI,中国在这个领域也震惊世界”
2025-02-17 12:13 -
美方狡辩:改了,仍坚持“一中”
2025-02-17 11:32 中美关系 -
-
鲁比奥称“必须根除哈马斯”,内塔尼亚胡:欢迎!
2025-02-17 11:28 -
美俄谈判,有没有乌克兰参与?
2025-02-17 11:08 乌克兰之殇 -
关于俄乌停火时间,特朗普给自己立了flag
2025-02-17 10:50 -
美军士兵交的伙食费被挪用,“饭菜难吃还危险”
2025-02-17 10:19 -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将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新加坡、柬埔寨
2025-02-17 09:42 -
俄美准备乌克兰和谈,欧洲仓促应对
2025-02-17 09:1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以色列外长:以方对以中关系抱有期待
2025-02-17 08:30 中国外交 -
-
特朗普:将“很快”与普京会面
2025-02-17 07:36 乌克兰之殇 -
克宫:普京与特朗普通话,表明俄美将讨论和平而非战争
2025-02-17 07:17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这也能扯上中国? 评论 57“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评论 97“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评论 100“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102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这也能扯上中国?
-
泽连斯基:美国已被俄罗斯操纵
-
对华关系,卢卡申科最新表态
-
美方炒作涉台问题:若有必要,中国试图击败美国军事干预
-
飞行员忘带护照,美联航一飞上海航班被迫返航
-
万斯:我也要去格陵兰
-
AI科学家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
-
奔驰高管:欧洲车企太依赖中美了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
“俄罗斯是敌是友?美情报高官集体面临‘送命题’”
-
丹麦也怒了,“不可接受”
-
这幅“发福丑画”,将被换成“符合当代形象”的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
受特朗普重创的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效果几何?
-
“印度打算与中国和解,向美国发出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