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关注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中国挑战马斯克“星链”的关键一步
-
齐倩邮箱:qiqian@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5-02-13 14:54:10【文/观察者网 齐倩】北京时间2月11日17时30分,在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甲(简称“长八甲”)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长八甲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9次飞行,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实现系列化。同时,此次任务引发了外媒高度关注。
路透社12日称,中国此举旨在通过一次发射将更多卫星送入太空,将推动中国对抗马斯克旗下卫星互联网公司“星链”在地球低轨道的过度存在的战略。
报道提及,中国今年计划进行数十次发射,增加在地球低轨道发射卫星的数量。这意味着,中国在地球低轨道的卫星数量将赶上“星链”。目前,“星链”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已近7000颗。
“新型火箭首次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追赶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彭博社12日刊文指出。文章援引《中国日报》英文版的报道称,在不久的将来,长八甲新型运载火箭“将用于为中国庞大的空间互联网网络部署大量卫星”。
2月11日,我国长八甲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的太空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长八甲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两级半状态液体运载火箭,全箭总长约50.5米,起飞重量约371吨,起飞推力约480吨。
长八甲火箭沿用了长八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芯二级为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装配5.2米直径整流罩。从外形上看火箭“脑袋更大”,可为卫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适应更多种类和更大体积的卫星,任务适应性更强。
长八甲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可以覆盖未来主流轨道任务载荷的发射需求。它与长八火箭基本型共同组成长八系列火箭,形成了太阳同步轨道5吨、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有力提升了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组网发射能力。
此次首飞中,长八甲火箭还首次应用了双余度电静压伺服机构。该技术结合电驱动与液压系统优势,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可适应火箭飞行中的高振动与极端温度环境,显著提升飞行控制精度与可靠性。
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大型卫星项目如何挑战马斯克的星链?”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去年12月发文称,星链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到7000颗,为100多个国家的约500万客户提供服务,中国也在推进打造类似系统的宏伟目标。此外,星链还计划在2027年前将4.2万颗卫星送入低轨。
面对美国“星链”系统的市场先发优势,建设大型低轨星座,已成为我国奔向星辰大海的必选项。
去年8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千帆极轨01组18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12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将“千帆星座”第三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新华社介绍,“千帆星座”也叫“G60星座”,由成立于2018年的上海垣信牵头建设。千帆星座预计2025年底完成648颗发射,提供区域网络覆盖;2027年底完成共1296颗的一期建设,提供全球网络覆盖;到2030年底,完成超1.5万颗低轨卫星的互联网组网。
在业内学者看来,除了作为地缘政治的影响工具外,中国意识到互联网卫星星座正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而中国打造的卫星星座,对世界上无法获得“星链”服务的国家来说极具吸引力。
中国组建卫星星座的雄心也引发了日本和印度媒体的关注。
去年10月,《日经亚洲》刊文称,面对美国方面的领先优势,一直稳步实现太空目标的中国,正在卫星互联网业务领域大力追赶,不仅将卫星星座建设列为优先事项,把公共和私人部门资源相结合助推卫星生产,还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卫星互联网服务出口领域取得了相应成果。
新德里电视台(NDTV)、《商业标准报》等印媒注意到,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千帆星座”先后与巴西和马来西亚达成合作,未来将向两国提供卫星网络服务。印媒称,“千帆星座”看起来已准备好与“星链”展开竞争。有印度专家称,中国的太空影响力正快速增长,预计将给“星链”带来挑战。
在组建卫星星座的同时,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也屡屡取得进展。
今年年初,我国在激光数传领域实现一重大突破——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试验成功;中国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了针对巨型星座的“太空行动”,并开发了一种新的二进制鲸鱼优化算法(BWOA),可帮助中国卫星对“星链”等巨型星座卫星进行全面侦察。
“‘星链’并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对此,香港《南华早报》形容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白宫证实:特朗普见莫迪前,加!
2025-02-13 14:49 -
时隔两年多,华尔街财团终于沾上马斯克的光了
2025-02-13 14:13 美国政治 -
史无前例!加13省省长齐赴美“求饶”:都怪中国…
2025-02-13 11:4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最高检:4万余名缅北涉诈人员被批捕,“明家跨境犯罪集团”被公诉
2025-02-13 11:16 打击网络诈骗 -
大选前11天,欧尔班站台德国选择党
2025-02-13 10:47 欧洲乱局 -
欧洲回过味儿了:到头来,我们啥也不是呗
2025-02-13 10:47 欧洲乱局 -
美防长:乌克兰重回旧边境,别做梦了
2025-02-13 10:17 乌克兰之殇 -
一中国留学生在美遇害,中领馆通报
2025-02-13 09:47 中美关系 -
谢锋:中国经济生机勃勃,在世界经济风浪中稳坐钓鱼船
2025-02-13 09:09 中美关系 -
“匹敌美国科技七巨头,只有中企能做到”
2025-02-13 08:57 人工智能 -
荷兰外相污蔑:小心中国“偷”芯片
2025-02-13 08:44 -
即刻和谈、美俄互访、沙特会晤…这通电话信息量很大
2025-02-13 08:20 乌克兰之殇 -
美国一战机坠毁,两飞行员弹射逃生
2025-02-13 07:34 美国一梦 -
中方:敦促叙利亚打击“东伊运”
2025-02-13 07:32 叙利亚内战 -
特朗普和普京通话:希望结束俄乌冲突
2025-02-13 06:42 乌克兰之殇 -
印度也要对中国钢铁下手,“最快半年内”
2025-02-12 23:11 龙象之间 -
谷歌CEO:DeepSeek,非常出色
2025-02-12 22:31 人工智能 -
“我们最遭殃:与中国竞争,但制造也得靠中国”
2025-02-12 22:2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缅甸诈骗团伙释放外国人,泰国:不设收容所,安排非诈骗犯归国
2025-02-12 21:30 -
王毅今起访问欧美非多国:战略沟通、推进合作与“践行多边主义”
2025-02-12 20:56
相关推荐 -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49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29“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30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7“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
《卫报》为黎智英撑腰,邓炳强怒斥:误导、诽谤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
以防长:已打死新任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