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组团拟974亿美元竞购OpenAI,奥尔特曼:不如我们买推特
【文/观察者网 赖家琪】当地时间1月10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最先爆料称,美国亿万富翁、企业家马斯克率领一群投资者提出,以974亿美元的价格竞购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控股权。
马斯克通过代表律师马克·托伯罗夫(Marc Toberoff)在一份声明中称,“现在是OpenAI重返开源、以安全为中心的力量的时候了。我们将确保这种情况发生”。
OpenAI首席执行官(CEO)萨姆·奥尔特曼随即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拒绝了这一提议。他写道:“不,谢谢你,但如果你愿意,我们将以97.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推特。”马斯克在奥尔特曼的这条帖子下回了一个词——“骗子”(Swindler)。
社交媒体平台X
托伯罗夫告诉《华尔街日报》,他10日向OpenAI董事会提交了收购其资产的要约。
该竞标提议由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提供支持,若达成交易,xAI可能会与OpenAI合并。此外,马斯克还获得了多个投资者的支持,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以及由Palantir联合创始人Joe Lonsdale领导的风险投资公司8VC等。
美国《国会山报》指出,马斯克974亿美元的报价远低于OpenAI的1570亿美元估值。多家媒体上周报道称,日本软银集团即将敲定对OpenAI的400亿美元投资,这将使其估值达到2600亿美元。
托伯罗夫表示,马斯克带领的投资者团队准备给出匹配的价格或任何更高的报价。
“如果萨姆·奥尔特曼和现任OpenAI董事会坚持将公司完全转变为营利性企业,那么非营利机构必须获得公平补偿,因为其领导层正夺走它对这一时代最具变革性技术的控制权。”
奥尔特曼正引领着OpenAI从非营利组织转变为一家传统公司,并承诺在2026年底前完成过渡。《华尔街日报》称,在这一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估值。马斯克当前的报价设置了一个高标准,意味着他或任何管理运营该非营利组织的人最终都可能会得到巨大且足以控制OpenAI的股份。
报道称,托伯罗夫1月7日致信加利福尼亚州(OpenAI总部所在地)和特拉华州(OpenAI注册地)的总检察长,要求对OpenAI进行公开竞标,以确定其慈善资产的公允市场价值。马斯克和其他批评者认为,OpenAI可能在剥离非营利组织身份时低估其价值。
去年12月,竞争对手Meta也向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致信,反对OpenAI的转型计划。
OpenAI反驳称马斯克的主张毫无依据,并表示非营利组织将在新营利性公司中获得全部股权。《华尔街日报》报道称,OpenAI正在与微软及其他股东就其在新公司中的股权分配问题上进行谈判。
马斯克和奥尔特曼2015年共同创立了OpenAI,但后来,二人围绕OpenAI是否应该保持其开源、非营利组织性质等问题产生分歧,导致马斯克最终出走。
2015年,马斯克和奥尔特曼同台出席活动。 视频截图
根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的报道,因担忧接近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掌握在谷歌等科技巨头手中,马斯克和奥尔特曼联合推出了OpenAI,但结果却是,看到它步步成为他们担心的那种科技巨头。
报道称,在赢得马斯克梦寐以求的CEO职位后,奥尔特曼选择闭门造车,声称公开发布OpenAI的尖端技术太危险了。这一决定激怒了马斯克,他离开了OpenAI董事会,创立了OpenAI的竞争对手xAI。
现在,马斯克和奥尔特曼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法律和舆论战。马斯克已向法院提起多项法律诉讼,指控OpenAI背弃其最初的非营利使命,通过设立营利性机构,并与其最大投资者微软合作,试图主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奥尔特曼带领的OpenAI为其转型战略辩护称,建造通用人工智能所需的资源远超他们的想象,这不是OpenAI作为非营利性组织能筹集的。
OpenAI去年3月在官网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披露称,2017年初,他们和马斯克都认识到,成为一个营利性实体对于获取这些资源是必要的。但是,在2017年底,他们决定向营利组织转变时,马斯克希望他能掌握OpenAI的控制权,这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2018年2月初,马斯克又发邮件建议,OpenAI应该“将特斯拉作为摇钱树并附着到上面”,暗示OpenAI与特斯拉合并。在这两项提议都没有得到认可后,马斯克选择离开。
马斯克离开后,2023年底,OpenAI内部进行了一场“权力斗争”。当时,OpenAI董事会以“观点不同”为由开除了奥尔特曼,但几天后又在压力下迎回奥尔特曼,董事会也被重塑。有媒体称,奥尔特曼和董事会的分歧在于OpenAI是否应该向营利企业转型、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等问题,奥尔特曼的回归意味着商业化一派的胜利。
《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马斯克最新的收购要约对奥尔特曼为OpenAI精心制定的未来计划增添了不确定性。除了转变为营利性企业外,奥尔特曼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后不久,与其他两家公司宣布通过一个名为“星际之门”的合资企业,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5000亿美元。
这一消息发布几小时后,马斯克就在X上披露“星际之门”没有承诺的钱,并称奥尔特曼为“骗子”。
《华尔街日报》称,马斯克最新的竞标行为不仅让OpenAI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也让“星际之门”的落地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赖家琪 
-
这么巧?特朗普刚下令,FBI就找到数千份秘密文件
2025-02-11 09:5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特朗普实际上是冲着中国来的”
2025-02-11 09: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又一起!美机场跑道两机相撞致1死
2025-02-11 08:47 航空安全 -
又一震撼发言,“巴勒斯坦人无权返回加沙”
2025-02-11 08:38 巴以恩仇录 -
欧洲隐私监管机构将开会讨论DeepSeek
2025-02-11 08:08 人工智能 -
缅甸捣毁多个电诈窝点,抓捕百余名犯罪嫌疑人
2025-02-11 07:28 打击网络诈骗 -
朝鲜谴责美国核潜艇停靠韩国釜山:加剧地区军事紧张局势
2025-02-11 06:47 朝鲜现状 -
危地马拉客车坠河事故已致54死,车内发现开过火的枪支
2025-02-11 06:36 -
特朗普任命的俄乌问题特使预计20日访乌
2025-02-11 06:36 乌克兰之殇 -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加墨又危了?
2025-02-10 22:4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声明草案空谈多于行动,美国可能不会签署”
2025-02-10 21:34 人工智能 -
被弹劾前,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宣布辞职
2025-02-10 21:02 -
库克群岛总理访华拟签合作协议,新西兰声称“担忧”
2025-02-10 20:30 -
马克龙:在当今AI大竞赛中,欧洲落后得没影了…
2025-02-10 19:33 法国见闻 -
特朗普:吞并加拿大,我是认真的
2025-02-10 17: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沙是‘大楼盘’,美国会买下”
2025-02-10 16:56 -
澳大利亚不满美国关税:我们可是为你们创造了就业机会
2025-02-10 16:4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大部分时间都是地球最强”,但话锋一转…
2025-02-10 16:31 -
这次是钢铝,中方表态
2025-02-10 16: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19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203“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131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59“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33最新闻 Hot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
全美哗然!绝密战争计划居然这样泄漏,特朗普都懵了
-
欧洲三国:USAID关门前先还钱!欠1500万呢,听见吱声啊…
-
“美国完全低估中国,以后可能只有追赶的份儿了”
-
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
“我们也遭殃啊,希望欧盟官员来中国好好谈”
-
“仅维持生存,以色列计划限制每个加沙人的热量摄入”
-
格陵兰岛最大银行劝美欧:投资我们,这是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机会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