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要求加拿大,限期撤回三分之二外交官”
-
杨蓉yangr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3-10-03 17:26:37(观察者网讯)由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谋杀案引发的印加外交危机持续升级。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3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印度已通知加拿大必须在10日前撤回近三分之二的加拿大驻印外交官。
报道称,熟悉此事的人士表示,加拿大目前有62名驻印度外交人员,印度要求减少41名人手。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方面警告,假如这41名外交官10月10日之后仍在新德里逗留,或撤销对方的外交豁免权。
截至发稿,加拿大和印度均未回应有关报道。《金融时报》称,加拿大外交部和印度政府拒绝发表评论。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格奇此前曾提出,印加两国互派外交使团规模应秉持“对等”原则。加拿大目前有超过130万印度裔公民,因此加拿大驻印度高级专员公署(相当于大使馆)的外交人员数量“远远多于”印度驻加高级专员公署。
在巴格奇发言之前,加拿大驻印度高级专员公署9月21日表示,由于驻印外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威胁,加方决定调整驻印外交官人数,但并未说明会从印度撤走多少外交官。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9月29日称,加拿大国内目前存在针对印度外交人员的“暴力恐吓气氛”,加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以防这种情况“正当化”。
9月18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国会公开指认印度特工涉嫌参与今年6月中旬针对加拿大公民、锡克教领袖尼贾尔的谋杀,敦促印方配合调查。印度政府否认与尼贾尔遇刺事件有关,称加方说法“荒谬”“没有事实依据”且“别有用心”。
尼贾尔20世纪90年代从印度移民至加拿大,主张印度部分地区独立,被印方列为“恐怖分子”。今年6月18日,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里县一处锡克教文化中心外遭枪杀。苏杰生上周在华盛顿称,所谓的暗杀指控“不符合印度政策”。
印度警方在位于新德里的加拿大驻印高级专员公署外设置的路障。图片来源:法新社
要求印度合作,加拿大全靠“说”服?
舆论普遍认为,特鲁多的“爆炸性指控”,让同属英联邦成员国、同为美国拉拢对象的加拿大和印度爆发了近年来最严重的外交争端。两国很快互相驱逐了一名负责情报工作的高级外交官,印度还告诫身在加拿大和计划前往加拿大的印度公民保持“最高警惕”,暂停了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服务。
与此同时,特鲁多的说法也引起了政府内部的不满。数周来,加拿大与印度就此进行了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动,却未能确保印度与加拿大警方合作调查尼贾尔谋杀案。
加拿大总理国家安全和情报顾问乔迪·托马斯两次前往印度,以在9月新德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之前讨论这一问题。据熟悉会谈情况的人士称,印度没有承认参与谋杀,但也没有否认这一说法。印度方面则表示其在对话中拒绝接受这些指控。
这起谋杀案也成为了特鲁多在G20峰会上与莫迪会晤的焦点。据印度总理办公室声明,莫迪就“加拿大极端分子从事反印活动”向特鲁多表示强烈关切。《金融时报》解读称,印方断然拒绝了加方的调查请求。据熟悉此案的人士称,在此前的会晤中,印度还曾敦促加拿大停止调查。
截至目前,加方一直拒绝披露其所掌握的证据,并暗示可能要等到最终的法律程序中再公布。在官方层面,加拿大似乎也没有向印度提出其情报依据。苏杰生此前称,印度已告知加拿大,该国愿意研究加拿大提供的任何有关暗杀事件的“具体”或“相关”信息。
熟悉内情的人士告诉《金融时报》,渥太华在与印度政府分享情报方面受到限制,包括托马斯、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局长戴维·维尼奥等在内访问印度的官员,只能向印度同行口头介绍证据。据悉,其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情报来源和收集情报的方法,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影响谋杀案的调查。
加拿大媒体9月22日曝出,加拿大提供公开指控前,曾截获了涉及印度外交官的谈话内容,“五眼联盟”盟国之一也协助提供了情报。美国驻加拿大大使戴维·科恩9月23日接受加媒采访证实,“五眼联盟”曾共享情报,“加拿大和美国之间对此进行了大量沟通”。
被批行事草率,特鲁多为何骑虎难下
《金融时报》3日称,公开指控印度参与尼贾尔被杀一事也将使特鲁多的处境更加复杂。因加拿大国内生活成本危机,特鲁多的民众声望正在下降,而他领导的自由党正在为2025年10月前的大选做准备。批评人士指责特鲁多迎合锡克教徒群体,行事草率。
一位熟悉特鲁多想法的人士说,现在并非应对危机的“好时机”。曾担任特鲁多的国家安全顾问的前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局长理查德·法登表示,他对总理的举动感到惊讶,“我以为他一定对证据有绝对的把握”。
但知情人士说,特鲁多不得不选择自己在国会发表公开声明,是因为加拿大唯一全国性报刊《环球邮报》原本打算就此发布报道。一名熟悉此事的人说:“一名加拿大人在加拿大领土上被杀,这事关主权,所以必须由总理(发表声明)。”
渥太华大学外交政策专家罗兰·帕里斯认为,指控的严重性也让特鲁多别无选择。“在加拿大,人们有一种感觉,即坏事发生在其他地方,但这起谋杀案真正触动了公众意识。”帕里斯说,“加拿大或加拿大人不会把这件事放在一边或忘记。”
加拿大是印度以外世界上锡克教徒人口最多的国家,锡克教徒人数约77万人,这是特鲁多选票的一个重要来源。加拿大CTV电视台1日介绍,锡克教徒在加拿大政坛的地位不可小觑,尽管他们只占加拿大人口的约2%,但在众议院有15名议员,占据超过4%的席位,且大多来自全国大选的关键战场。
据美国《时代》周刊,印度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系首次陷入紧张,就是因为特鲁多上台,在约30人的内阁中任命了4名锡克教人士担任部长。2018年,特鲁多访印,当时他的代表团会见了一名曾谋杀印度政府部长未遂的锡克教徒。
《金融时报》提到,特鲁多的困境在于,他在国内面临遭舆论施压的同时,又要努力争取美国等西方盟友支持,后者将印度视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维纳·纳吉布拉说,这场争吵让加拿大及其盟友陷入了“困境”,若两国领导人没有变化,很难看到事态能够得到平息,加印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很难看到任何变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习近平致电祝贺穆伊兹当选马尔代夫总统
2023-10-03 16:40 -
俄罗斯公布“月球-25”探测器坠毁原因初步调查结果
2023-10-03 16:37 航空航天 -
国际调解有转机?尼日尔否认了
2023-10-03 16:17 非洲之窗 -
马斯克发了个表情包,又激怒了乌克兰
2023-10-03 15:48 乌克兰之殇 -
中方:会费大国长期欠费是联合国流动性危机的主因
2023-10-03 15:33 中国外交 -
欧盟外长会首次在乌克兰举行,波兰外长:不去
2023-10-03 14:56 乌克兰之殇 -
涉嫌街头施暴,驻日美军士兵被捕
2023-10-03 14:04 日本 -
“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2023-10-03 12:46 观察者头条 -
共和党议员提交罢免动议,他悬了?
2023-10-03 11:09 美国政治 -
特朗普在纽约出庭,美最高法院表态
2023-10-03 10:28 特朗普 -
中巴贸易首次实现本币交易
2023-10-03 09:08 -
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向海地派国际部队,中俄弃权
2023-10-03 09:08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2023-10-02 23:09 节日谈 -
被控民事欺诈,特朗普抵达纽约出席开庭审判
2023-10-02 22:27 美国政治 -
日本对俄这一招,为每年近20亿美元交易“踩刹车”
2023-10-02 21:47 日本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2023-10-02 19:36 美国政治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2023-10-02 16:51 能源战略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2023-10-02 15:03 欧洲乱局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2023-10-02 13:22 一带一路 -
特朗普今日将再次出庭
2023-10-02 12:29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评论 8最高50万,公安机关悬赏通缉10名缅北电诈头目 评论 250“他告诉以色列:一个月内结束” 评论 145中国海警:菲船只故意冲撞我海警舰艇导致发生剐蹭 评论 378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 评论 287最新闻 Hot
-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又是这群人”
-
梅德韦杰夫:这个德国人睁眼说瞎话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