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外长:加拿大有很多有组织犯罪分子,攻击印度被纵容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加拿大和印度之间的“外交战”愈演愈烈,此前加方指控地知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遇害案同“印度政府特工”有关,而印方如今也指责加拿大“纵容攻击印度的有组织犯罪”。
据路透社、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当地时间9月26日报道,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纽约参加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一场活动时称,有许多“犯罪分子”、“分裂分子”在加拿大威胁和攻击印度外交官和使领馆,加方实际上已经开始看到了这些“有组织犯罪”。
他还称,印度政府向加方提供了大量有关犯罪的信息,并提出了“大量的引渡请求”,担忧这些“犯罪者”由于政治原因而被非常宽容的对待。
资料图:印度外长苏杰生 图自路透社
据报道,在这场活动上,苏杰生说:“在过去几年中,加拿大目睹了很多有组织犯罪,有关分裂势力、暴力和极端主义,它们都非常非常深地混在了一起。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些信息和细节。”
路透社解读称,苏杰生所说的这些在加拿大的“有组织犯罪分子”,指的就是像尼贾尔这样的“分裂分子”。
“我们向他们(加方)提供了大量有关有组织犯罪和领导层的信息,这些组织在加拿大境外运作。(印方)有大量的引渡请求,恐怖主义领导人的身份已经被确认。”苏杰生称,印度外交部对于这些威胁印度外交官和袭击印度使领馆的事件非常关注,但出于一些政治原因,这些事件被“非常宽容地处理”。
“我们担心的是,由于政治原因,它(处理和对待的方式)真的非常宽松。所以我们的外交官受到威胁,我们的领事馆遭到袭击……”
而对于锡克教领袖尼贾尔遇害案,苏杰生表示,涉及加方提出的指控,如果加方提供特定的此案信息,印方必将采取行动。
“我们告诉加拿大人,这不是印度政府的政策。其次,我们说过,如果你们有具体的、相关的信息,请告诉我们,我们愿意看到。”苏杰生同时比喻称:“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背景,一幅画是不完整的。”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则补充称,加拿大尚未提供任何公开证据来支持有关指控的说法。
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生前照片 图片来源:印媒
今年年6月18日,加拿大公民、当地知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在温哥华附近的一个锡克教徒聚居区遭枪杀。加拿大调查人员此前将尼贾尔的死亡归类为“有针对性的事件”,但印度方面否认与此案有任何牵连。三个月过去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于9月18日在下议院发表讲话时称,加方情报部门已经确定,尼贾尔被枪杀一事与“印度政府特工”之间存在“可信”联系。
9月18日当天,加拿大还驱逐了印度驻加外国情报机构研究与分析部门负责人帕万·库马尔·拉伊。此外,本月早些时候,印度总理莫迪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因锡克教问题“训斥”了特鲁多,加拿大方面则中断了与印度的贸易协定谈判。对于特鲁多点名道姓的指控,印度外交部9月19日连发两则声明,驳斥加方指控“荒谬”、“动机不良”,并宣布对等驱逐一名加拿大驻印度高级外交官。
此后,加印两国“外交战”不断升级,印度告诫身在加拿大和计划前往加拿大的印度公民保持“最高警惕”,暂停了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服务。而加拿大驻印度高级专员公署(相当于大使馆)则表示,在一些外交官于社交媒体上受到威胁后,加方决定暂时“调整”在印度的工作人员。
路透社强调,加拿大因锡克教领袖谋杀案点名道姓指控印度,这种案件通常会在加拿大的“民主盟友”中引发强烈反应,特别是以美国这类国家为代表,但这次情况却有些不同。报道直言,西方国家之所以选择低调,与中国不无关联,为达成“利用印度对抗中国”的企图,在加拿大公布更多确切证据之前,这些国家并不愿真正介入此事。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敦促印度与加拿大合作,以调查“印度政府特工”是否可能参与了加拿大当地知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被暗杀一案,并希望看到“有人被问责”。英国《卫报》则称,白宫此前已经就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对印方提出的这些指控表达了担忧,但布林肯是迄今为止对此发表评论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
同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呼吁印度政府合作。“我们在那里与印度进行建设性的合作。我们希望他们与我们接触,以便我们能够弄清这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特鲁多还称,加方几周前就与印方分享了其对于这些指控的担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2023-09-27 19:58 -
第四次中德高级别安全对话在柏林举行 陈文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3-09-27 19:22 中国外交 -
朝鲜决定驱逐非法入境的美国士兵
2023-09-27 18:40 -
俄罗斯考虑效仿中方,美日火速发声
2023-09-27 16:41 福岛核泄漏 -
美商务部将部分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我商务部回应
2023-09-27 16:08 中美关系 -
商务部: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2023-09-27 15:50 -
美方以所谓“新疆强迫劳动”为由将3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中方回应
2023-09-27 15:48 -
外交部:菲方的所谓行动纯属自娱自乐的闹剧
2023-09-27 15:43 南海局势 -
拜登的狗第11次咬人,白宫:它压力太大了...
2023-09-27 15:22 -
韩媒担心:这样下去中国游客也不来了…
2023-09-27 15:15 -
为筹备奥运,巴黎转移大量流浪者?
2023-09-27 15:07 法国来信 -
几十年来首次,以色列和沙特开启“里程碑”式访问
2023-09-27 11:30 观察者头条 -
拜登老是摔,怎么办?策略竟是换鞋穿,少走路…
2023-09-27 10:43 美国政治 -
克宫:和其他西方武器一样,美国坦克也会燃烧
2023-09-27 09:50 乌克兰之殇 -
耿爽谈“北溪”:呼吁有关国家积极同俄方沟通合作,而非简单拒绝
2023-09-27 09:40 -
中方表达强烈不满后,他辩称:有“足够初步证据”
2023-09-27 09:30 观察者头条 -
议长辞职“顶锅”,他却两天没露面
2023-09-27 08:32 乌克兰之殇 -
联合国:与东盟和中国就解决东南亚诈骗犯罪的行动计划达成一致
2023-09-27 08:07 打击网络诈骗 -
波兰证实:去年落入其境内致2人死亡的导弹属于乌克兰
2023-09-27 08:01 乌克兰之殇 -
我使馆提醒:迄今仍有3名被绑中国公民下落不明
2023-09-27 07:46 非洲之窗
相关推荐 -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评论 31最高50万,公安机关悬赏通缉10名缅北电诈头目 评论 266“他告诉以色列:一个月内结束” 评论 146中国海警:菲船只故意冲撞我海警舰艇导致发生剐蹭 评论 379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 评论 287最新闻 Hot
-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又是这群人”
-
梅德韦杰夫:这个德国人睁眼说瞎话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