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美尼亚总理称“与俄合作不足以保证安全”:应加入国际刑事法院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因纳卡冲突而处在风口浪尖的亚美尼亚,再度释放出“疏远”俄罗斯的信号。
据法新社报道,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9月24日发表电视讲话暗示,在俄罗斯拒绝介入最近发生的冲突后,亚美尼亚将调整外交政策远离俄罗斯。帕希尼扬宣称,与俄罗斯的合作不足以保护亚美尼亚的安全,亚美尼亚应加入国际刑事法院(ICC)寻求帮助。由于该机构曾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逮捕令,法新社认为帕希尼扬此番言论或将“特别激怒”克里姆林宫。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发表讲话/法新社
帕希尼扬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亚美尼亚目前的安全体系是“无效且不足”的。“在保护我们的安全和国家利益方面,亚美尼亚参与的外部安全体系是无效的”。“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军事政治合作不足以保护亚美尼亚的外部安全,”他在讲话中说,“我们必须与所有准备推动互利措施的合作伙伴协作,完善并补充亚美尼亚的国内外安全工具。”
帕希尼扬称,国际刑事法院可以帮助“确保我们的安全”。他紧接着补充道,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不针对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俄罗斯联邦”,“这是出于对国家外部安全利益的考虑,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我们的主权权利。”
今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曾对普京发出逮捕令,声称其犯下战争罪,这意味该机构的123个成员国均有义务逮捕普京。
如今帕希尼扬公开宣布希望加入该机构,法新社直言“可能会特别激怒克里姆林宫”。
实际上,亚美尼亚并非首次向国际刑事法院释放信号。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亚美尼亚宪法法院院长阿尔曼·季拉尼扬今年3月宣布,宪法法院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规定的义务符合该国宪法。
就在9月14日,帕希尼扬宣称将“全面”批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已将该规约递交给议会。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消息人士强调,在国际刑事法院最近对俄罗斯领导人发出非法和在法律上无效的逮捕令的背景下,亚美尼亚欲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对俄罗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消息人士补充道,亚美尼亚方面已被告知,相关行动将对俄亚双边关系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
2022年4月,帕希尼扬访问俄罗斯/亚美尼亚总理府 图
在新一轮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占据上风,冲突双方在俄罗斯的斡旋下于20日达成停火协议,与此同时,帕希尼扬政府在纳卡问题上的政策引发大量民众不满和抗议。
亚美尼亚独立政治分析家贝尼亚明·马特沃扬(Beniamin Matevosyan)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帕希尼扬“有意加剧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他公开喊话俄罗斯:如果你不帮助亚美尼亚人留在纳卡,那我们就将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集安组织成立于2002年5月,由1992年签署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演变而来。目前集安组织有6个成员国,除了亚美尼亚以外,还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但自2021年与阿塞拜疆频频在纳卡地区爆发冲突以来,亚美尼亚已对集安组织和俄维和人员“不作为”表达不满。帕希尼扬今年5月威胁,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不能再提供安全保障,亚美尼亚不排除退出。
而在最近一轮纳卡地区的紧张局势中,亚美尼亚与俄罗斯再度爆发口角,这对昔日盟友的关系走向引发外界关注。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9月13日报道,帕希尼扬在接受该媒体采访表示,俄罗斯在冲突爆发后正寻求避免疏远阿塞拜疆与土耳其,在这样的情况下,亚美尼亚应最大限度减少对他国的依赖,寻求俄罗斯保护是不可持续的。他还称,亚美尼亚希望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不可能成为各方的“代理人”。
与此同时,亚美尼亚还在9月中旬与美国开展联合军演。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此回应称,亚美尼亚的演习计划引起了俄方警觉,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3日在联合国发表讲话指出,西方正在“幕后操纵”试图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而且“不幸的是,亚美尼亚领导层时不时还会火上浇油”。
针对亚美尼亚政治人士指责“俄罗斯将纳卡地区交给阿塞拜疆”的说辞,拉夫罗夫回应说:“这种指责是荒谬的。”他补充道,希望亚美尼亚能够维持与俄罗斯的关系,而非同“那些国外趁虚而入的人”结盟。
俄罗斯外交官、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讲师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对卫星通讯社表示,帕希尼扬将矛头指向俄方的做法,表明其“背叛了俄罗斯维和人员”。
扎哈罗夫说,帕希尼扬希望西方国家(主要是法国和美国)在亚美尼亚反对阿塞拜疆的斗争中提供帮助。但帕希尼扬本人却多次证实,亚美尼亚正式承认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的组成部分,这也在亚阿领导人签署的文件中有所规定。
“然而,为了避免亚美尼亚人民的愤怒和批评,帕希尼扬决定指责俄罗斯及其维和人员,但俄方人员一直在救助亚美尼亚难民,并试图说服阿塞拜疆对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民众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扎哈罗夫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越南要借西方开发稀土,挑战中国?
2023-09-25 13:24 能源战略 -
免签第一天,泰国总理到机场迎接
2023-09-25 12:06 中国游客 -
“中国人很聪明,现在向他们卖车变得有点困难”
2023-09-25 11:25 德意志 -
美国关切后,印度被迫推迟?
2023-09-25 09:45 印度惊奇 -
科索沃发生冲突致4死,武契奇: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2023-09-25 09:24 -
他宣布再次参选,曾称不允许执政党“右转”
2023-09-25 08:53 拉美左翼 -
马克龙表态撤军,尼日尔:基于相互尊重的时代开始了
2023-09-25 08:34 非洲之窗 -
马克龙:将召回驻尼日尔大使,年底前完成撤军
2023-09-25 06:49 非洲之窗 -
“美国试图插手,委内瑞拉谴责”
2023-09-24 21:52 -
“俄军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2023-09-24 18:10 俄罗斯之声 -
“日本免费发放滞销海鲜给学校供餐”
2023-09-24 17:30 福岛核泄漏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2023-09-24 16:27 -
美外交官认了!“是五眼联盟...”
2023-09-24 14:36 -
第六次中欧海洋综合管理高级别对话举行
2023-09-24 14:17 -
13年来首次!美联储将裁员约三百人,激进加息致自身受影响
2023-09-24 14:13 美国经济 -
“不该对乌开出空头支票,除非...”
2023-09-24 12:18 美国政治 -
俄外长拉夫罗夫下月访朝
2023-09-24 11:29 -
继领导“沙皇狼队”后,罗戈津被任命为俄占扎波罗热上院议员
2023-09-24 10:57 俄罗斯之声 -
美被曝正讨论对越军售:含F-16战机,“或将激怒中国”
2023-09-24 09:40 -
我海军在仁爱礁附近海域救助1名菲律宾受伤渔民
2023-09-24 09:28 南海局势
相关推荐 -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评论 120美国投下唯一反对票,中方:极大的失望 评论 417世界如此混乱,出路在哪里?他们提到同一个词 评论 129“全球首艘”,在沪交付! 评论 117最新闻 Hot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巴总理: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
“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
伊朗宣布“发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
“请安理会行动…”以色列:辞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