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最后更新: 2023-06-06 08:39:0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 编辑/冯雪】
6月2日至4日,第二十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举行。随着全球区域局势日趋紧张,中美两国在这场对话会上作出何种表态,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方拒绝了美方关于两国防长会面的请求,在开幕晚宴上,两国防长握手致意,但没有实质性交流。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3日发表演讲时称,中美军事领导层保持沟通渠道至关重要,握手“不能代替实质性的交流”。但他随后又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作出负面表态,还吹嘘美英澳军事联盟“三方安全伙伴关系”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对于美防长的言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景建峰中将表示,奥斯汀鼓吹“印太战略”意在继续巩固霸权地位,挑动集团对抗。他还送给美方三句话:“领导不是霸权,地位取决作为,行动胜于空谈。”
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4日作大会演讲时表示,中方愿与各方强化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区域安全合作健康发展,努力建设开放、包容、透明、平等的地区安全合作架构。李尚福还就南海问题、中美关系等阐述中方立场。他强调,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中美之间的“对话僵局”是如何形成的?美国一边呼吁沟通,一边却又损害中方利益的言行是出于何种逻辑?中方的表态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还有哪些国家领导人的发言值得关注?针对这些问题,观察者网连线了在香会现场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
观察者网:您能否先为我们介绍一下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会的情况?您在香会现场,感受到的中美双方及各国间的氛围如何?
陈东晓:今年是第二十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年份。再加上当前日益严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各方都比较重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和学者大约有600多人。特别是中美防长两场演讲,会场早早就已经坐满了。
对话会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和新加坡政府举办的,他们力求在议题方面保持更加平衡和多元的角度,涉及到欧洲和亚太关系、东盟引领的区域合作、乌克兰危机、军控、核扩散风险、网络和新技术等很多方面的话题。
我没有参加去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但就我了解,从整体上来看,尽管“局势紧张”仍是会议的主旋律,今年的氛围比去年稍微缓和一些。比如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的演讲,更多谈论了如何把区域国家纳入他们的“印太关系”当中。李尚福部长也发表了演讲,反响非常好,我周围的一些外方学者都给出了非常积极和正面的评价。
6月2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开幕晚宴上发表讲话 图自IISS网站
观察者网:对于中方而言,参与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有怎样的意义?
陈东晓:现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是趋于严峻的,美国渲染俄乌冲突的影响,利用地区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关注,用“步步为营”的方式围堵中国。所以中国需要积极开展与世界的对话。
对话会一方面是“讲”的舞台,我们要主动去讲。这是李尚福履新防长后首次参加香会,各方都对中方的表态很感兴趣。在演讲中,李尚福部长讲述了中国的安全观、安全政策以及区域合作政策,清晰地阐明了我们在中美关系,特别是台海等问题上的立场。
但另一方面,认真地“听”也很重要。李尚福部长就专门讲到,他是非常愿意来倾听和交流的,他还利用这个机会欢迎各方参加今年晚些时候的北京香山论坛。在我个人看来,这个信息非常重要,我们要更善于倾听各方的关切,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在政策表态、互动关系中有效地作出回应。
观察者网:中方已经拒绝了美国提出的防长会面请求,不过中美两国防长在对话会开幕晚宴上握手致意,双方没有展开实质性交流。这样的局面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双方的态度又向外界传达出怎样的信息?
陈东晓:这个话题也是大家在本届香会上特别关注的。国防部和外交部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已经很清楚了,对话不能没有原则,沟通不能没有底线。李尚福部长在现场回答学者提问时也讲到,对话需要相互尊重。如果没有相互尊重,没有平等的基础,我们怎么交流呢?
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制裁了中国国防部长,到目前为止又迟迟不愿取消这个制裁,没有显示出美方在对话问题上应有的诚意。因此,中方拒绝会面是非常合理的。美方不愿意解除制裁,说明美国根本就没有想过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美方反复强调要与中国“保持沟通渠道”,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炒作,其实是想要抢占道义上的“优势”,营造“中方拒绝交流”的错误印象。
6月2日的开幕晚宴上,美国防长奥斯汀主动与中国防长李尚福握手 图自@CGTN记者团
建设性的对话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帮助减少误判,但“为了对话而对话”就意义不大了。如果美国只是想要给国内一个交代,展现自己“有能力与竞争对手对话”,不寻求通过对话解决中美之间的矛盾,反而继续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底线、鼓吹打压中国,那么这种对话不会有实质性效果。
所以我认为,中方拒绝会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批评美方缺乏尊重和诚意,二是质疑美方要求对话的真正意图。若美方真的寻求对话,他们应该要在政策上做出表率,充分认识到中国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的底线,这样才有对话的价值。
观察者网:美防长奥斯汀在3日的演讲中也谈到了中美两国军事领导层保持沟通渠道的重要性。但他积极“推销”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等针对中国的地区联盟,并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做出负面表态。美国这种一边呼吁沟通,一边却又损害中方利益的言行,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陈东晓:这也是中方不接受美方做法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这是美国一贯以来的策略,一方面,他们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不仅要与中国竞争,而且谋求“竞胜中国”。美国已经用上了除直接军事冲突之外的几乎所有手段,对华发起了“新冷战”。
6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演讲 图自法新社
另一方面,正如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美国需要至少10年时间进行“重塑”,包括在美国国内的投资建设、发展与别国的同盟关系等。因此美国不愿意在当下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尤其不希望因为意外或误判引发冲突。这当然是美国的如意算盘。但是美方在包括台海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却日益成为引发中美在台海冲突的主要根源。
在涉台问题上,中美之间的“动态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十年之前,美国政府更倾向于维持中美关系稳定、避免台海问题影响大局,那么当今美国政府的认知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他们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以台制华”成为了美对华战略的重要支点。
令人担忧的是,美方现在还没有看到中美关系紧张的根源,而是想象战术性的沟通本身就能为中美关系设立所谓“护栏”。现在的关键是重建中美关系的战略框架,包括重新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大框架之下。中方很早就强调,中美关系需要有一个指导原则和战略框架,而不仅仅是战术性的沟通。
标签 中美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中美外交官员在北京举行会谈
2023-06-06 08:14 中美关系 -
北约:500人增援部队已抵科索沃,必要时将继续增派
2023-06-06 08:00 欧洲乱局 -
沙特首所正式挂牌的孔子学院投入运转
2023-06-06 07:19 -
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举行开馆仪式
2023-06-06 07:06 中国外交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2023-06-05 23:16 观察者头条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2023-06-05 21:35 乌克兰之殇 -
王毅同法总统外事顾问通电话:中方对马克龙近期表态表示赞赏
2023-06-05 20:57 中国外交 -
伊朗外交部:伊朗驻沙特使领馆将于6日、7日重开
2023-06-05 19:27 -
俄罗斯从缅甸和印度回购俄制军事部件?
2023-06-05 19:12 乌克兰之殇 -
韩正会见泰国公主诗琳通并出席公主第50次访华庆祝活动
2023-06-05 16:48 -
新华社记者罕见发文感慨:中国记者苦印度签证久矣!
2023-06-05 16:20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2023-06-05 16:02 医学 -
美助理国务卿等官员访华,外交部介绍相关情况
2023-06-05 15:53 中国外交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2023-06-05 15:45 不列颠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2023-06-05 15:45 美国政治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2023-06-05 15:45 -
美军方称中国军舰“不安全靠近”美舰,外交部回应
2023-06-05 15:41 中国外交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2023-06-05 15:05 中美关系 -
日经225指数收盘价创近30年来新高
2023-06-05 14:53 日本 -
我大使:若日方执意对中日半导体合作设限,结果是中日双输、美国独赢
2023-06-05 13:46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史上首次,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遭投票罢免 评论 346美英又炒作“担忧”中国海外基建,这次是在秘鲁 评论 113自主装备首次测绘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 评论 53“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评论 140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评论 132最新闻 Hot
-
“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
“印度要求加拿大,限期撤回2/3外交官”
-
马斯克发了个表情包,又激怒了乌克兰
-
欧盟外长会首次在乌克兰举行,波兰外长:不去
-
特朗普在纽约出庭,美最高法院表态
-
共和党议员提交罢免动议,他悬了?
-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