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春莹讽刺对华“去风险化”:如同小溪偏要孤立长江黄河,终将干涸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3-06-01 23:27:31【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去风险化”,堪称近段时间部分西方政客挂在嘴边的热词。从七国集团(G7)峰会公报,再到布林肯等美国政府高官,似乎早已将此与中国经济议题挂钩。
5月31日晚,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推特发文,一针见血地指出——“去风险化实际上就是脱钩。”
华春莹发出灵魂拷问:“但想想看:他们试图孤立的国家,是一个占据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拥有超过5000年文明、作为世界140多个国家主要贸易伙伴、世界第一大外国投资目的地、世界第一大制造商和第一大电动汽车出口国......?”
“这就像几条溪流偏要绕过并孤立长江和黄河一般——它们最终只会干涸。”华春莹说。
“哪个市场对外国企业构成‘风险’?”
6月1日,华春莹又在推特上晒出一组对比图:一边是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美国听证会上面对长枪短炮,文字说明为所谓的“开放市场”;另一边是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上海受到热烈欢迎,配文则为所谓的“敌意市场”。
孰为风险,一目了然。
几个月来,在围堵、打压中企上劣迹斑斑的美西方政客,却屡屡一边喊着拒绝对华“脱钩”,一边又打着“去风险化”的幌子说事,将打压中国的企图粉饰得冠冕堂皇。
今年4月末,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就宣称,美国不打算与中国经济脱钩,但美欧领导人寻求对华贸易“去风险化”,比如美国要在关键技术领域设置所谓“小院子、高围栏”战略,对向中国出口的最先进半导体技术“量身定制”限制措施以维护国家安全,还辩称这“不是为了伤害中国”。
5月举行峰会后,G7国家又在联合公报中塞入“去风险化”、“经济胁迫”等针对中国的高频词汇,并再度辩称该政策“不是为了伤害中国,也不是为了阻碍中国的经济进步和发展”。
5月31日,布林肯在出席“美国一欧盟贸易和技术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后对记者老调重弹,宣称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
讽刺的是,就在西方政客不断鼓噪“中国风险”之际,外资巨头们却掀起了访华热潮。
3月下旬,太古集团执行总裁施铭伦,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施奈德,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高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开云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皮诺,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伯乐,康宁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魏文德以及宝洁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慕仁等多家外企高管密集访华。
就在本周,摩根大通、特斯拉、星巴克等国际金融集团和大企业的CEO纷纷云集中国,在各种场合表达对中国市场的渴望和信心。
5月31日,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计划于6月份到访中国大陆,
......
6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掷地有声:“要讨论去风险,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风险。”
毛宁指出,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各国企业提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同各国开展经贸科技投资合作。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这样的中国不是风险是机遇。”毛宁说,世界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搞阵营对抗、新冷战,是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地区动荡混乱,是将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是对外转嫁经济金融风险,周期性收割世界财富,国际社会应当警惕和共同防御的是这些风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波音CEO谈C919:三足鼎立也不是坏事,过度焦虑很愚蠢
2023-06-01 22:39 中国大飞机 -
台当局将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外交部回应
2023-06-01 21:18 台湾 -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2023-06-01 21:08 美国一梦 -
俄安全局:美国利用苹果手机监视多国驻俄外交官,包括中国
2023-06-01 20:10 美国一梦 -
“世纪审判迎来惊人结局!”,澳“兵王”输了
2023-06-01 19:01 -
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跌至44.8,连续11个月低于荣枯线
2023-06-01 18:52 欧洲乱局 -
美方以所谓涉毒品犯罪为由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我驻墨使馆声明
2023-06-01 18:35 -
北约秘书长:700名北约士兵进入科索沃,但……
2023-06-01 18:07 欧洲乱局 -
俄方辟谣:金砖峰会或改在中国举办的报道不实
2023-06-01 17:40 俄罗斯之声 -
欧盟正讨论制裁7家中企,我商务部回应
2023-06-01 17:19 中国外交 -
“美官员本想牵头美中共建一带一路,但错失一生最大政治良机”
2023-06-01 17:16 一带一路 -
印度5月日均进口俄油196万桶,沙特份额被“蚕食”
2023-06-01 16:53 印度惊奇 -
中印同意加快解决边界西段等有关问题
2023-06-01 16:31 -
“正考虑请中国主办”
2023-06-01 16:12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回应美防长涉华言论:大搞胁迫的是美国
2023-06-01 16:11 中国外交 -
美欧称将一同应对中国“非市场经济行为”和“虚假信息”?中方回应
2023-06-01 16:10 中国外交 -
马克龙:西方得改主意了
2023-06-01 15:58 乌克兰之殇 -
布林肯称对华聚焦“去风险”,毛宁驳斥
2023-06-01 15:53 中美关系 -
说到中国登月计划,他又泼脏水:我们要抢先,以防被“抢水”
2023-06-01 15:52 中美关系 -
中方是否参与在巴黎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外交部回应
2023-06-01 15:47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评论 9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评论 143停火协议最后一天,王毅:决不能让战火重燃 评论 141以色列已释放150人,“但又抓了133人” 评论 168朔尔茨誓言“尽快”解决预算危机,但没提供任何细节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这是以色列社区,我决定不开炮……而是用机枪射击!”
-
昔日“支持加强哈马斯”言论遭质疑,他这样辩解
-
波音737 MAX空难5年后,FAA终于宣布...
-
哈马斯向马斯克发出邀约:来加沙看看
-
俄高官又披露:美国发来非正式信函,说…
-
围绕供应链,中国开门办博览会,拜登却…
-
史无前例,“尹锡悦开猛药处方”
-
利用气候峰会东道主身份大卖油气?阿联酋回应
-
“商业和分歧可并存,英国正寻求中国汽车厂商投资”
-
阿联酋AI公司与中企合作,美官员炒作“安全威胁”
-
日本紧跟美国…
-
美国也否认
-
多方证实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
-
枪击巴勒斯坦裔学生的嫌犯被捕,受害者家属:原以为美国更安全
-
见面后,马斯克这样表态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有毒化学品,用于袭击亲俄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