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最后更新: 2023-06-01 21:35:56【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5月30日至31日,为期两天的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瑞典吕勒奥举行。继七国集团(G7)在日本广岛举行领导人峰会后,美国又打算在经贸等多领域拉拢欧洲对中国采取“联合行动”,老调重弹部分“对华关切”。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会议上称,高层官员在此次会议上讨论的议题包括人工智能(AI)和绿色供应链等问题,也将重点讨论欧洲和美国应该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他还称,美欧的对华政策立场“趋于一致”。
然而,彭博社、“政客新闻网”欧洲版等多家媒体根据早已掌握的公报讨论细节,指出尽管美方想要使用对华强硬措辞,但欧盟却设法避免在其中单独提及中国,哪怕之后美方仍添加反复针对中国的表述,也还是被欧洲官员删除。事实上,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非常反对各种针对中国经济做法的提法。
六名参与会谈的外交官员披露,在会议开始前,谈判代表们就对会议最终公报中有关中国的细节问题上争论不休,陷入内部争吵。
彭博社认为,美国想联手欧盟对华采取“更具对抗性的态度”,但欧盟与美国步调不一。同时,对于此前那份极力炒作涉华内容的G7声明,美国将其视为一个“下限”,而大多数欧盟国家则感到不安,认为这是一个“上限”,不应再拉高涉华炒作的调门。
彭博社报道截图
要员尽到,但双方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TTC起源于2021年6月的美国-欧盟峰会期间,美国总统拜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宣布成立TTC,宣称要“通过增加跨大西洋贸易和对新兴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投资”,加强美欧在技术和工业方面的领导地位。
此次TTC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以及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等美欧双方重要官员都前来参加。
彭博社指出,此次会议总体较为顺利,但当美国派出三名重要的内阁部长级官员前往瑞典会见欧盟高级官员时,美欧双方都没有得到各自想要的结果。在试图为限制中国技术发展设立机制方面,美国并未得到欧盟的更大支持,而欧盟则希望美国在制定制定清洁技术领域的共同标准和其他贸易便利化措施方面加快步伐。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以及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出席TTC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新闻发布会
报道称,特别是在美国表明想联手对中国采取“更具对抗性的态度”的磋商中,欧盟与美国并不同频,双方仍难以达成一致。美方希望欧方同意共同尝试建议一种新机制,以“筛选”对中国等地的对外投资,但双方所达成的公报内容,却基本没有提及中国。
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中国在会议很多私下讨论中都是“背景”,但欧盟设法避免在正式公报中单独提及中国。
美国想展现团结,但事与愿违
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会议结束后表示,这是美欧双方“最富有成效和最丰富的对话之一”,双方就几项具体计划达成一致,包括为电动重型卡车制定兆瓦级充电站的共同国际标准,并探讨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制定可能的国际标准。
“美国和欧洲的对华政策立场趋于一致,欧盟最近发表的声明与美国的政策十分吻合。”而在对华政策部分,美媒《华尔街日报》是这样援引布林肯的话报道的。
当地时间5月30日,布林肯也在记者面前公开提及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今年4月18日的对华表述,称她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表达出美国的政策”。冯德莱恩此前表示,欧洲需要一个“连贯的、独特的”对华战略,即欧洲需降低对华依赖、降低对华关系中一些“重要且敏感领域”的风险,但这叫做“避险”,而非“脱钩”。
冯德莱恩4月18日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尽管美国官员极力想展现出美欧的团结,但当他们想在公报中传达更明确针对中国的信号时,欧盟却似乎有意撇清完全追随美国立场的措辞。
彭博社就援引熟悉公报文本讨论的知情人士称,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内部会议上反对各种针对中国经济做法的提法。此前的公报草案声称,“中国的竞争是恶性的且违背市场规则,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而更新后的草案中,则删除了特别提及中国的内容。
此外,美国还想拉拢欧盟国家一起指责中国和俄罗斯采取的所谓“经济胁迫”手段,而更新后的版本虽然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并未提及中俄两国的名字。
彭博社还称,在对外投资管制方面,有一些欧盟国家还对此次公报措辞比G7广岛峰会的声明更强硬而感到不安。知情人士说,美国将G7声明视为一个“下限”,而对于大多数欧盟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上限”。
在6月1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就向发言人毛宁提问称;“美国和欧盟表示将共同应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行为和虚假信息,特别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毛宁回应指出,中国是虚假信息的受害者,也高度关注非市场经济行为。美欧如果关心这个问题,建议从自身做起,先停止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搞单边制裁、长臂管辖,停止推行歧视性差异化的产业扶持政策,停止恶意打压别国企业。面对世界经济日益下行的压力,美欧作为主要经济体应当切实承担起责任、发挥积极作用,营造一个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
删了加,加了删…美欧为公报涉华措辞争论不休
事实上,不止彭博社一家媒体掌握了会议公报的讨论细节,包括跟踪报道欧盟事务的“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此前在会议未召开之前也有过披露。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报道截图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认为,会议在中国问题上的分歧,将重新点燃欧盟同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化。据其事先掌握的会议公报草案,美国极力希望其盟友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敦促欧盟签署承诺,谴责中国所谓的“反竞争”和“有害的非市场政策”等做法。
但是,欧盟委员会方面却发现自己“进退两难”。以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在内的一些人,准备对华强硬,将中国视为“地缘政治和经济威胁”,但包括法国等一些重量级欧盟成员国,不愿意同重要贸易伙伴中国“交恶”,还有一些国家,对美国的对华高压政策感到愤怒,认为此举让美国企业比欧洲企业更加从中受益。
报道援引六名参与会谈的外交官员披露,在TTC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开始前,谈判代表们对会议最终公报中有关中国的细节问题上争论不休,陷入内部争吵。
欧方起初在公报草案中限制“中国”的出现频次,并以所谓“非市场经济体”暗指中国,希望显示出欧盟压倒美国赢得了这一谈判。美国随后则在其中反复提及“中国”并使用对华强硬措辞,这一措辞后来又被欧方官员删除,同时也让美方官员倍感失望。
“欧盟其实不愿意制定‘反华政策’。”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贸易专家艾米丽·本森(Emily Benson)说:“美国人倾向于认为,欧洲正在支持他们的对华政策,所以我不知道是否会认同我的这种说法。”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台当局将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外交部回应
2023-06-01 21:18 台湾 -
俄安全局:美国用这招监视外国驻俄外交官
2023-06-01 20:10 美国一梦 -
“世纪审判迎来惊人结局!”,澳“兵王”输了
2023-06-01 19:01 -
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跌至44.8,连续11个月低于荣枯线
2023-06-01 18:52 欧洲乱局 -
美方以所谓涉毒品犯罪为由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我驻墨使馆声明
2023-06-01 18:35 -
北约秘书长:700名北约士兵进入科索沃,但……
2023-06-01 18:07 欧洲乱局 -
俄方辟谣:金砖峰会或改在中国举办的报道不实
2023-06-01 17:40 俄罗斯之声 -
欧盟正讨论制裁7家中企,我商务部回应
2023-06-01 17:19 中国外交 -
“美官员本想牵头美中共建一带一路,但错失一生最大政治良机”
2023-06-01 17:16 一带一路 -
印度5月日均进口俄油196万桶,沙特份额被“蚕食”
2023-06-01 16:53 印度惊奇 -
中印同意加快解决边界西段等有关问题
2023-06-01 16:31 -
“正考虑请中国主办”
2023-06-01 16:12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回应美防长涉华言论:大搞胁迫的是美国
2023-06-01 16:11 中国外交 -
美欧称将一同应对中国“非市场经济行为”和“虚假信息”?中方回应
2023-06-01 16:10 中国外交 -
马克龙:西方得改主意了
2023-06-01 15:58 乌克兰之殇 -
布林肯称对华聚焦“去风险”,毛宁驳斥
2023-06-01 15:53 中美关系 -
说到中国登月计划,他又泼脏水:我们要抢先,以防被“抢水”
2023-06-01 15:52 中美关系 -
中方是否参与在巴黎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外交部回应
2023-06-01 15:47 乌克兰之殇 -
路透、彭博、华尔街日报记者禁止参会!他的主意?
2023-06-01 15:47 -
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再次推迟发射
2023-06-01 15:26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亚运会首金!中国赛艇队姑娘夺冠 评论 8开幕式总导演:我们选择的点火方式是充满自信的表达 评论 29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59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106“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