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知名记者西摩·赫什:世界在前进,美国就此掉队却一无所知
-
张菁娟zhangjingjuan@guancha.cn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据瑞士《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报道,调查美国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美国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正在向前发展,但美国人跟不上了。
“美国掉队了。”赫什解释说,沙特现在用人民币出售石油,每个人都对伊朗和叙利亚,对“邪恶轴心”变得更友好。
“邪恶轴心”是美国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于2002年1月在他的国情咨文中所发表的看法,意指“赞助恐怖主义的政权”,其中明确指出的国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和朝鲜。
《新苏黎世报》报道截图
报道称,赫什认为,世界在向前发展,但美国人不再是这一运动的一部分。
当被问及是否对此表示担心时,这位美国记者回应称,“这太棒了。我喜欢一切事物自由移动的样子。”
但他同时表示,这很疯狂,因为美国已经失去了很多影响力。
“这个世界不再看重我们了。但我们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赫什称,美国并没有注意到其全球影响力的下降。
上周,第51届亚洲清算联盟(ACU)峰会受到广泛关注,该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去美元化”和减少各国对包括美元在内的主要货币的依赖。
经讨论,该联盟计划一个月内推出可与SWIFT系统相媲美的系统,以涵盖成员国之间清算货币交易的一切需求。
“去美元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彭博社近日的一篇报道援引数据分析称,如今美元在全球各国政府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大约为58%。这比2001年时的73%有了明显下降,而上世纪70年代末,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还高达85%。
有舆论认为,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中东国家同美元加速“解绑”对美元地位的冲击显得尤为明显。原因在于,维护美元霸权的重要基石“石油美元”体系被撼动。
西摩·赫什 图源:视觉中国
现年86岁的普利策奖得主、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此前曾多次发布针对“北溪”管道的相关调查。
去年9月26日至28日,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遭到4处破坏并造成泄露。截至目前,参与调查的各方均认为管道泄漏“是蓄意破坏”,其中瑞典安全局在事故现场发现炸药痕迹。但对于可能的幕后黑手,至今仍众说纷纭。
丹麦、瑞典和德国正分别开始对此进行独立调查。俄罗斯方面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今年2月8日,赫什在其个人网站发布题为《美国是如何毁掉北溪管道的》调查报告,指“北溪”天然气管道系由美国和挪威军方在拜登的授意下策划炸毁,但西方政府和媒体却对此保持“诡异的沉默”。
在德国媒体抛出“租用游艇”说后,赫什4月初再度发文表示,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德国联邦情报局把这一“故事”植入美国和德国媒体,意在转移视线。他认为,根据德国媒体所述,用这么小的“仙女座”号游艇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过于荒谬”。
他援引一名专家的说法指出,租游艇需要通过专业的租赁机构、联系游艇的所有者,或者通过获得海事部门资格认证的船长,他们无法如此随意用假护照轻松租到游艇。此外,赫什援引的专家还质疑,这艘游艇是怎么找到“北溪”管道的?因为这艘游艇只带了两名潜水员,每次只能潜水15分钟,即便搜索一平方英里的海域,也需要4年的时间。
赫什表示,美国和德国媒体同时放出这样的报道,甩锅给所谓“亲乌克兰团体”,在细节和荒谬程度上近乎一致,他们的内容都是中情局提供的。“通过编造这样的故事,美国中情局又在玩他们的老把戏,这个故事肯定在秘密策划破坏管道之初就编出来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摩根大通CEO时隔4年访华,“凸显美企在中国的努力”
2023-05-30 22:01 -
发射前这一举动引外媒热议:展现了中国的自信
2023-05-30 21:48 航空航天 -
莫斯科遭遇无人机袭击后,绍伊古表态:尽可能最严厉回应
2023-05-30 21:45 乌克兰之殇 -
越南交通部长:希望学习中国铁路发展经验
2023-05-30 21:39 中国外交 -
武契奇召见美英法德意大使:给你们孩子讲讲道理!
2023-05-30 19:34 -
“不会攻击俄罗斯领土,争取建立正常关系”
2023-05-30 19:18 乌克兰之殇 -
“是否继续对华加征关税?拜登政府正复审”
2023-05-30 19:08 中美关系 -
马来西亚称“中国船只涉非法打捞二战沉船”,外交部回应
2023-05-30 18:17 南海局势 -
香会期间,日美澳菲拟举行四国防长首次会谈
2023-05-30 17:19 -
美国想在这份公报中增加对华强硬措辞,被欧盟外交官删了
2023-05-30 17:14 -
“俄和北约爆发战争是最糟糕情况,但这并非不可能发生”
2023-05-30 16:34 欧洲乱局 -
俄国防部:乌军无人机对莫斯科发动恐袭,已被全部击中
2023-05-30 16:11 乌克兰之殇 -
波兰要立法“消除俄罗斯影响”,反对派抨击:政治打压
2023-05-30 15:33 -
“中美两军对话面临困难的原因,美方是清楚的”
2023-05-30 15:31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回应马斯克访华:乐见外企在华投资兴业
2023-05-30 15:31 -
“中国脱贫是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已学了对口帮扶…
2023-05-30 13:57 观察者头条 -
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 数栋建筑轻微受损
2023-05-30 13:43 -
欧盟外长:对今夏结束冲突不乐观,俄罗斯仍在争取胜利
2023-05-30 13:33 乌克兰之殇 -
北约才敦促科索沃收手,自己却与塞族起冲突
2023-05-30 11:18 欧洲乱局 -
泽连斯基:已确定反攻日期
2023-05-30 10:28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香港在国家认同上‘欠的债’,现在要两手抓补回来” 评论 104统计局点名:有市县领导尚未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 评论 216习近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评论 51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评论 549最新闻 Hot
-
“香港在国家认同上‘欠的债’,现在要两手抓补回来”
-
罕见!伊朗同沙特商讨加强军事关系
-
美国首个TikTok州禁令,没得逞
-
统计局点名:有市县领导尚未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
-
布林肯三访以色列“罕见训斥”,被内塔尼亚胡当面“泼冷水”?
-
美国迫使沙特撤资AI企业,为“防中国”?
-
拜登终于发声明:我们经常意见严重不合,但…
-
美议员竟又盯上这家中企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美国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学汉语”
-
他再次驳斥BBC:虚假、不真实,请给予我们尊重
-
委内瑞拉将就并入争议地区举行公投,巴西罕见提高戒备
-
停火延长之际,哈马斯在耶路撒冷枪击:回应以军袭击西岸
-
俄罗斯把他们定为“极端分子”
-
“我们在欧亚非交汇处,能帮中国”
-
他让一些国家如临大敌?奥外长:欢迎,西方不能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