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在碰杯,台北在撤旗”
(观察者网讯)“在北京,秦刚和雷纳在两国国旗前碰了碰香槟酒杯。而在台北,台湾外事官员们撤下了其前盟友的蓝白旗帜。”法新社26日报道中写道。
北京时间3月26日,洪都拉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晚些时候,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与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这是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与台湾“断交”的第九个国家。台当局则对此恼怒不已,指责大陆“对台打压与威胁”,有“断交部长”之称的民进党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还“控诉”洪都拉斯政府“罔顾台湾多年协助与情谊”。美国在派出特使斡旋无果后,只能发表声明,声称虽然洪都拉斯的行动是主权行动,但是“强烈鼓励所有国家扩大与台湾的交流”。
不过,洪都拉斯媒体显然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当地媒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随着中国在中美洲影响力的扩大,“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只是中美洲国家已经且正在作出的一连串改变中的一个。
3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和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在北京。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这只是一连串改变中的一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即日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并承诺不再同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不进行任何官方往来。
洪都拉斯“反潮流”(Contracorriente)新闻网站25日刊发新闻分析指出,随着中国大陆在中美洲的影响力的扩大,洪都拉斯政府已表示,希望能从大陆这个拥有14亿消费者的市场中获益。
报道称,哥伦比亚伊塞西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弗拉基米尔·鲁温斯基(Vladimir Rouvinski)表示,洪都拉斯宣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表明北京在该地区取得了进展。在他看来,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只是中美洲国家已经且正在作出的一连串改变中的一个。
鲁温斯基表示,多年来,作为拥有投资能力的合作伙伴,中国大陆一直在拉丁美洲扩大影响力,而不仅仅是在中美洲。他认为,就经济关系而言,相比台湾,大陆是“一个大得多的市场”。
安德烈斯·贝略基金会负责人、中国问题专家帕西法尔·德索拉(Parsifal D'Sola)则指出,今后中国大陆公司在洪都拉斯的参与度将会增加,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他同时敦促洪都拉斯政府尽快制定有关贸易战略,以在大陆市场竞争。
德索拉还表示,与中国拉近距离并不直接意味着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结盟,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不是一个专注于输出其模式或倾向于同某种类型政府交往的国家,中国同美国打交道的方式与同古巴、委内瑞拉和德国打交道的方式相同。
无独有偶,西班牙《阿贝赛报》本月20日也刊文称,在此次建交中,总体上经济实用主义占了上风,而意识形态因素的分量较轻。
文章称,与中美洲邻国的情况类似,台湾从洪都拉斯进口的商品价值超过了中国大陆,洪都拉斯与台湾的贸易关系甚至存在顺差。然而,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关系更具决定性——洪都拉斯从中国大陆的商品进口额比台湾高约20倍。洪都拉斯和其他中美洲国家都希望,外交转向能够转化为中国对中美洲产品的购买。
“中洪建交表明世界已经不再是单极”
法新社指出,洪都拉斯是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上台后,与台湾“断交”的第九个国家。如今,台当局将只剩下13个所谓“邦交国”,分别为瑙鲁、帕劳、图瓦卢、马绍尔群岛、伯利兹、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危地马拉、海地、巴拉圭、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斯威士兰、梵蒂冈。
德索拉认为,洪都拉斯与台当局“断交”很可能将“鼓励”其他仍然承认台湾的中美洲国家,即伯利兹和危地马拉最终转向大陆。换言之,洪都拉斯很可能将能成为继续推动“一个中国”原则的一大外交平台。
另一方面,有台媒则认为,洪都拉斯的决定,等于宣告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衰退。“美国阻止不了洪都拉斯转向”,台湾“今日新闻网”26日在报道中提到,近日传出同洪都拉斯“邦交”生变以来,台湾仍不断努力,连美国总统拜登都派出特使前往洪都拉斯斡旋,但是不见洪都拉斯回头。
报道提到,中国大陆与拉美(除墨西哥外)的贸易额2018年就已超越美国。自2017年起,大陆在拉美国家推广“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共同兴建发电厂、港口、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强化与拉美国家的联结。
为了减少美洲国家与大陆经贸往来,拜登在去年第九届美洲峰会提出“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计划。但峰会未邀请古巴、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等三个与美国“唱反调”的国家出席,引发部分国家不满,而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国元首拒绝与会,等于美国重塑领导地位受到挑战。
报道认为,台湾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萨尔瓦多、巴拿马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等“邦交国”的减少,也凸显美国在自家“后院”的影响力越加缩小。“如今连洪都拉斯都转向北京,等于宣告美中在中美洲的角力中,美国又遭遇挫败。”
目前,中国是洪都拉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洪贸易额为15.89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5.6亿美元,进口2923.9万美元。根据美国普查局数据,2022年美国向洪都拉斯的出口额为81.334亿美元,进口额为60.73亿美元。
洪都拉斯经济和社会学家胡里奥·劳达雷斯(Julio Raudales)日前接受洪都拉斯《评论报》采访时表示,与中方建交是总统卡斯特罗在考虑地缘政治议题后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这是在评估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后作出的决定。他同时提醒说,要警惕之后“与美国关系等方面的代价”。
“台湾日益被孤立”,美联社26日报道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胜利之际,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局势正在加剧,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评论报》本月15日的两篇报道也指出,中国作为一个新大国的崛起对全球南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正走在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道路上,这让欧美公司紧张起来,其对于全球力量平衡以及美国的全球霸权而言影响是巨大的。
宪法专家华金·梅希亚·里韦拉(Joaquín Mejía Rivera)表示,中国大陆与洪都拉斯建交表明世界不再是单极,因此各国应该也有权利与所有大国保持关系,不忽视任何一个大国。对于洪都拉斯来说,则必须在与美国的关系和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国际关系专家罗迪尔·里韦拉·罗迪尔(Rodil Rivera Rodil)也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他还指出,这是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成功让8亿人摆脱贫困的国家,这是值得被复制的经验。
《评论报》记者佩德罗·莫拉桑(Pedro Morazán)则特别在其撰写的《中国是中美洲的救星吗?》一文中提到,中国“赶超”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努力。文章认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朝着实现“赶超”这一目标迈出一大步。
他表示,中国“现在可以在所有技术领域挑战美国垄断,从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再到量子计算、机器生产”,这对拉丁美洲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为它甚至尚且无法“赶超”亚洲国家。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文章引用了这句名言,进一步指出对于像中美洲国家这样的小经济体来说,与中国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与此同时,也应仔细思考如何找到两国经贸往来中的共同利益,避免冲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马里乌波尔警察局长汽车发生爆炸,当地官员:暗杀未遂
2023-03-28 10:31 乌克兰之殇 -
迪士尼CEO宣布执行三轮裁员计划,共裁7000人
2023-03-28 10:25 -
金正恩视察核武研究所,审阅核反击作战计划
2023-03-28 10:13 朝鲜现状 -
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2023-03-28 10:07 美国一梦 -
洪都拉斯:限台当局30天内撤出
2023-03-28 09:59 中国-拉美 -
德国大罢工前夜,蒙面人闯入朔尔茨所住公寓楼
2023-03-28 09:40 德意志 -
美国又一起校园枪案致6死:凶手为跨性别者,拜登下令降半旗
2023-03-28 09:33 美国一梦 -
瑞典军方:禁止在工作设备上使用TikTok
2023-03-28 09:22 -
美国北达科他州一列火车脱轨,部分化学物质泄漏
2023-03-28 09:18 美国一梦 -
与美石油巨头陷长期争端后,乍得将油气资产国有化
2023-03-28 08:37 非洲之窗 -
秦刚: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2023-03-28 08:11 观察者头条 -
“北溪”事件决议:0票反对但未通过,中方表态
2023-03-28 08:08 -
乌克兰:收到了,@英美德
2023-03-28 07:36 乌克兰之殇 -
内塔尼亚胡服软
2023-03-28 07:21 -
韩正会见洪都拉斯外长雷纳
2023-03-27 22:27 中国外交 -
中方关闭一美企北京办事处拘留5名中国籍员工?外交部回应
2023-03-27 21:57 -
“俄可能就‘北溪’管道爆炸索赔”
2023-03-27 21:32 俄罗斯之声 -
“内塔尼亚胡或同意叫停司法改革”
2023-03-27 21:30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枪击暴力事件频发,中使馆发布提醒
2023-03-27 17:58 美国一梦 -
阿临时政府称击毙极端组织“呼罗珊省”二号头目
2023-03-27 17:09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评论 229欧盟贸易专员将访华,“预计讨论电车反补贴调查问题” 评论 105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186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88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