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细则公布
(观察者网讯)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21日发布了《芯片与科学法》中所谓“护栏”措施细则,对获得美国资金的半导体制造商的在华业务施加严格限制。有韩媒22日在报道中指出,这是为了“惩罚”在中国投资的国际公司。
去年8月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拟以直接资助、联邦贷款和贷款担保的形式发放500亿美元,在美国本土建立半导体研究和制造能力。与此同时,该法案也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接受补助的企业在其他国家使用这些资金,并严格限制企业今后10年内在中国等“受关注国家”的半导体制造投资,禁止进行部分联合研究、技术授权等。
美国商务部21日的一份声明说,该部当天发布的“拟议规则制定通知”提供了更多与上述所谓“护栏”措施相关的细节。报道称,《芯片与科学法》将禁止获得美国资金的半导体制造商在中国将先进技术的产量扩大逾5%,禁止将传统技术的产量扩大逾10%,以及将半导体制造商对中国先进产能投资的支出上限设定为10万美元。
彭博社报道截图
声明宣称,如果取得补助款的企业从事违反这些限制的交易,美国商务部有权收回全部的奖励金。这些细则有60天的公众意见征求期。
彭博社称,新的限制规则如果通过,将给头部企业台积电、三星电子和英特尔公司施加更大的压力,它们都在中国开展相关业务。《朝鲜日报》22日称,这是为了“惩罚”在中国投资的国际公司。
不过,一位熟悉该规则的官员对彭博社指出,虽然拟议的规则限制了制造扩张,但如果接受美国资金的公司从美商务部处取得必要的出口管制许可证,则仍可以对现有设施进行技术升级,以生产更先进的半导体。
韩国方面对《芯片与科学法》有关细则持谨慎乐观态度。据韩联社22日报道,韩方认为细则不影响韩企在华生产运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下称“产业部”)指出,因技术升级带来的单位芯片面积存储容量增加不被视为产能增长,企业可借此进一步提升产能。《东亚日报》称,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半导体企业表示,已经避免了最坏的情况。
但韩联社22日也指出,尽管现在暂时“躲过”,但美国对华遏制仍在紧锣密鼓进行,且有关许可内容和标准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发展而变化,“在至今为止给韩企带来巨大期待的中国市场,‘机会之窗’将越来越小”。韩国产业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安德根本月8日访美时对记者公开表示,政府对《芯片与科学法》细则存在担忧,如要求提供过多的信息、对在华业务的过度限制等。
据悉,负责《芯片与科学法》之行落地的美方官员拟从周二(21日)起访问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韩产业部表示,政府将继续与业界开展沟通,缜密分析细则的内容,并基于分析结果在60天的征求意见期内与美方继续进行协商。三星和海力士也称,将缜密研讨美方公布的细则,为今后制定应对计划。英特尔没有立即回应寻求评论的请求。
《外交学者》《福布斯》杂志等日前纷纷撰文指出,美国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战争”已再度升级。在日本,尼康和东京电子因此承压;在荷兰,大部分压力落在全球唯一的EUV(极紫外线)和DUV(深紫外线)光刻机生产商阿斯麦公司肩上。
日媒此前报道称,有关出口管制或将对日本企业造成打击。相关企业已感受到寒意,有日本相关制造商表示:“即使自己公司的装置不在管制之列,如果中国的设备投资减速,也将间接受到打击。”去年11月,在美国单独提出加强对华出口管制后,东京电子将2022财年合并财报的销售额预期下调了2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该公司高管称存在中国客户“推迟购买设备的风险”,而美方加强管制可能会导致影响升级。
在2022年,阿斯麦公司1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阿斯麦首席执行官温宁克今年1月接受彭博社专访时也指出,美国出口管制可能反而会促使中国成功研发出可与阿斯麦匹敌的光刻机工艺技术。“如果他们不能得到这些机器,他们就会自己研发这些机器。这需要时间,但最终他们会达到目标。”他说,“你越给他们(中国人)施加压力,他们越有可能加倍努力。”
针对美国商务部发布的《芯片与科学法》“护栏”规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3月22日的记者会上也重申了中方的原则立场。他指出,美方所谓“护栏”是彻头彻尾的科技封锁和保护主义行径。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甚至不惜牺牲盟友利益,胁迫一些国家围堵遏制中国,人为推动产业脱钩断链,严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阻碍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
汪文斌说,我们对此坚决反对,已多次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中方将继续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只会增强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为维护一己霸权之私绑架国际正常经贸科技合作终将作茧自缚。我们希望各方从自身长远利益和公平公正市场原则出发,恪守国际经贸规则,同中方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各方共同利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半导体- 责任编辑: 杨蓉 
-
法国退休改革抗议不断,中使领馆发布安全提醒
2023-03-23 13:25 法国见闻 -
泰国驻华大使馆:泰国高度重视中国游客旅游质量与安全
2023-03-23 13:10 -
“鼓吹澳对华开战之人,犹如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
2023-03-23 11:53 -
耶伦再表态:不考虑对美国所有银行存款提供“一揽子保险”
2023-03-23 11:33 -
“又新学什么中文了?”俄石油公司总裁:元,好多元!
2023-03-23 11:30 -
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依法跟踪监视并警告驱离
2023-03-23 11:21 中美关系 -
谁炮制了“亲乌集团”?赫什点名CIA
2023-03-23 10:24 乌克兰之殇 -
“不止瑞信,瑞士本身也岌岌可危”
2023-03-23 10:09 欧洲乱局 -
个别媒体炒作中方干预加联邦大选,我领馆:子虚乌有
2023-03-23 09:16 中国外交 -
银行危机本可避免?英国央行:早警告过美国监管方
2023-03-23 09:14 美国经济 -
“3·19”案后,我使馆再发紧急提醒
2023-03-23 09:10 -
挪威政府限制公共部门使用TikTok,我使馆回应
2023-03-23 09:07 中国外交 -
中方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言:那些诬蔑中国的国家最应该做的是…
2023-03-23 08:59 -
耿爽:在此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负起责任
2023-03-23 08:34 巴以恩仇录 -
269票赞成37票反对,瑞典议会批准瑞典加入北约
2023-03-23 07:52 -
秦刚:中俄关系是光明坦荡的君子之交
2023-03-23 07:41 观察者头条 -
阿根廷宣布重返南美洲国家联盟
2023-03-23 06:58 -
马克龙首次回应:我也不喜欢延迟退休改革,但没办法
2023-03-22 22:54 法国见闻 -
中方是否支持他领导世行?外交部回应
2023-03-22 22:01 美国政治 -
华春莹发推反问:美国是认真的吗?
2023-03-22 21:38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评论 124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宇宙中最古老恒星遗迹 评论 168第一条去年通车,第二条今日开工,第三条计划投建 评论 146来了!2023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评论 2192023高考今日开考,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
主持人发表涉港台不当言论,全场响彻“China”
-
没完了!英国还盯着中企产摄像头,这次真要拆
-
扎哈罗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应,他们把一切归咎于俄罗斯
-
对华出口暴跌,韩国竟甩锅中国
-
来了!2023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
俄国防部公布“击毁豹二视频”但……
-
多家美媒密集放风:布林肯将在未来几周内访华
-
“美国事先知情”
-
布林肯访沙遭中东媒体“泼冷水”:再见美国,你好中国
-
美对华政策“两头挨批”,他叫屈:我们其实很努力
-
他也放风:“期待”有机会与中方同行交谈
-
普京听取汇报,俄方称水坝遭乌克兰蓄意破坏
-
亲历第20届“香会”,600位代表最关心什么?
-
“与中国‘脱钩’不可行,将付出巨大经济代价”
-
美媒已经开始害怕了:这样的AI假信息恐淹没明年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