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要任命“对华强硬”外长?捷克总统、总理陷入宪法之争
-
丁悦不愿再
(观察者网讯)围绕着新任外长的任命,捷克总统泽曼与新上任的总理彼得·菲亚拉(Petr Fiala)陷入了宪法之争。
据“政客”新闻网12月10日报道,捷克总统泽曼表示,总理菲亚拉提名外交部长扬·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不仅“学历低”、而且“成绩差”,没有资格上任。而利帕夫斯基此前在捷克政坛一直以对中国立场强硬闻名。
由于新任总理菲亚拉领导的执政联盟普遍具有亲近西方,反对中俄的政治倾向,这激化了与总统泽曼之间的矛盾。菲亚拉称,将在13日提交给宪法法院,而法院需要七周时间解决争端,这再次拖延了新政府的就职时间。
《政客》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1月28日报道,捷克总统泽曼在布拉格市郊的总统官邸内,任命中右翼反对党领导人彼得·菲亚拉(Petr Fiala)为新一届捷克政府总理。
菲亚拉现年57岁,是捷克中右翼政党公民民主党领导人。在今年10月初举行的捷克议会选举中,公民民主党等三个中右翼反对党组成的“一起联合”联盟(Together)获得27.78%的选票,以极其微弱的优势战胜时任总理巴比什领导的“不满公民行动党”(ANO)。
11月8日,“一起联合”联盟与获得15.6%选票的反对党联盟海盗党、市长联盟两党宣布达成协议,将组建联合政府。路透社指出,这五个政党联合组建的执政联盟将占据捷克下议院200个席位中的108个。
捷克新任总理菲亚拉获任命后举行记者会 图自澎湃影像
菲亚拉正式上任后,下一步理应是组建新一任政府,但菲亚拉和泽曼在外长的任命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泽曼对菲亚拉提名海盗党政客扬·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为外长大为不满,表示不会接受这一人选,但菲亚拉坚称不会改变任何内阁提名。
扬·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今年36岁,是信奉自由主义的海盗党成员,拥有明确的亲西方立场,曾承诺对俄罗斯和中国采取更强硬的路线,在捷克政坛以对中国立场强硬闻名。他曾任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副主席,也是反华组织“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成员,曾多次妄议新疆所谓人权问题,并且与台当局交往甚密,曾多次出席台当局举办的接待会等活动。
扬·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图自社交媒体
当地时间12月10日,泽曼通过发言人表示,利帕夫斯基没有足够上任资格,理由是 “资历低”。泽曼表示,利帕夫斯基只完成了一个学士学位,这比即将成立的联合政府中所有其他拟任部长都要低。
他特别批评了利帕夫斯基的学士学位论文,说考官给了他 “最差的分数”。
随后,捷克广播电台证实了泽曼的批评,该电台报道说,利帕夫斯基毕业于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国际研究所,毕业论文仅获得了最低的第3级。
总理菲亚拉则称,他将坚持对利帕夫斯基的任命,并表示将在13日与泽曼举行预定会议后,将此事提交给宪法法院。菲亚拉在推特上说:“宪法法院有必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有关任命政府新成员的权限问题。”
根据捷克政治体制,总理是捷克的政府首脑,由赢得捷克众议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提名,之后再由捷克总统任命。总统是公民直接选举的国家元首,有权任命总理及各个部长。但是,由于在制度上,行政机关需要向议会负责,因此捷克的总统仅被认为是国家的代表或只负责仪式,是“虚位元首”。但也有说法称,捷克总统的实权正在逐渐扩大。
两人在外交政策上的态度也呈现出了显著不同。总统泽曼以亲华著称,新上台的总理菲亚拉及其执政联盟则把重心倾向巩固该国在欧盟和北约中的“亲西方根基”。据路透社此前报道,该联盟将关注所谓的“以人权为基础的政策”,致力于向北约看齐提高捷克的国防开支,在2025年达到GDP的2%。他们还声称,出于所谓“安全考虑”,会在新建核电站的投标中排除俄罗斯和中国企业。
因为官员任命,捷克首次陷入宪法争端。此前,泽曼曾两次拒绝前总理巴比什的官员提名,但巴比什接受了。“政客”称,菲亚拉之所以强硬,是因为他的五党联合执政联盟在拥有200个席位的众议院中占有108个席位,处于多位。
分析人士称,宪法法院可能需要七周的时间来解决这一争端,而大多数人预测届时将作出不利于泽曼的裁决。此次争端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进一步推迟新一届政府的就职。在大选两个月后,新政府仍在等待就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丁悦 
-
美举办“民主峰会”,外交部:美国不是什么“民主灯塔”
2021-12-11 10:39 -
中尼复交后怕洪都拉斯“变卦”,美国掏出钱包
2021-12-11 10:15 台湾 -
致242死636伤,巴西近50年死伤最多火灾事故案宣判
2021-12-11 09:28 疑案追踪 -
变本加厉,美众院外委会主席计划下月窜访台湾
2021-12-11 09:23 中美关系 -
美对柬实施武器禁运,洪森:销毁美制装备或丢到仓库去
2021-12-11 08:56 -
美国新增确诊159225例、死亡2237例
2021-12-11 07: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芬兰将购买64架F-35战斗机
2021-12-11 07:43 -
中国国防部向印方表达同情和慰问
2021-12-11 07:27 龙象之间 -
日本日立和法国阿尔斯通拿下英国高铁20亿英镑订单
2021-12-10 22:17 -
英国高等法院允许美国引渡阿桑奇
2021-12-10 21:36 不列颠 -
希拉里首度公开2016年大选胜选演讲稿,边读边哽咽
2021-12-10 21:25 美国一梦 -
中尼复交,商务部表态
2021-12-10 20:40 中国外交 -
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将被引渡美国
2021-12-10 20:28 -
美政客还没闹够:奥运赞助商给拜登拖后腿
2021-12-10 20:04 北京冬奥会 -
罗冠聪不过是美国的“提线木偶”
2021-12-10 18:20 -
美国制裁白俄罗斯,砸了立陶宛的脚
2021-12-10 16:28 -
汪文斌:台湾“友邦”迟早都同中国建交或复交
2021-12-10 16:16 中国外交 -
外交部:中尼复交是政治决策,不是交易筹码
2021-12-10 15:57 中国外交 -
“美国计划明年推动强大的亚洲经济框架,会限制对华出口”
2021-12-10 15:48 美国经济 -
“美国早就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什么权力阻拦别的国家?”
2021-12-10 14:13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
美专家热评布林肯演讲:凸显“光会说不会做” 评论 36中方: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 258美记者正报道枪击案,突然…… 评论 213布林肯鼓吹以“反俄联盟”应对中国,又称避免新冷战 评论 299美方讨论对台“战略模糊”,秦刚:浪费时间 评论 256最新闻 Hot
-
美专家热评布林肯演讲:凸显“光会说不会做”
-
印度想当“世界药房”?先摆脱对中国原料的依赖
-
制裁俄罗斯,再来“蹭”限价油?匈牙利不干了
-
中方:我们拭目以待
-
人教社教材市场份额超50%,Pad定价超4000元…
-
斐济加入“印太经济框架”,英媒替美国兴奋了
-
都怪莫里森!他俩要“重建关系”
-
陆克文:亚太国家是有主权的,西方不该对它们大搞“说教”
-
“北约看来要把‘防线’移到南海”
-
美议员瞎操心:谷歌苹果要下架支持数字人民币APP
-
“‘印太经济框架’是政治框架,排除中国是错误的”
-
得州枪击案警方被指失职:给了嫌犯1小时,却在校外对家长出手
-
被英记者质问“为什么这种事只在你们国家发生”,他怒了
-
“我们与中国的贸易被削减到了原来的0.3%”
-
家庭生活成本飙升,英国将向油气公司征收25%“暴利税”
-
中俄动用否决权,日本跳出来加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