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媒群嘲约翰逊COP26表现:他就像个小丑,想搞笑底下却没人笑
-
冯智源要学习一个
(观察者网讯)
“他像个小丑”,对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东道国首相——英国的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在会上的表现,英国《卫报》5日言简意赅地评论道。
报道援引多家欧洲主流媒体的话称,这并非是对约翰逊的偏见,而是“各国领导人也都这么想的”。文章还提到,尽管约翰逊在大会的讲台上“忍不住”想要表现滑稽的语言和动作以取悦大家,在抖完“包袱”后停下并试图等待设计好的笑声响起,但尴尬的是“笑声从未出现过”。
《卫报》称之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画面”——在重要的开幕式上,东道国首相(左二)未戴口罩“似乎睡着了”,显得“鹤立鸡群” 图自视觉中国
在上图中,坐在约翰逊右边的是被称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英国自然学家、同时也是BBC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大卫·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报道认为,在全世界120位领导人面前,约翰逊与艾登堡二人表现间有着“惊人的反差”。
“艾登堡是严肃且阴沉的。”报道援引他在会上的话——世界面临“绝望中的希望”,我们仍然可以避免灾难发生,本次大会也是“改写人类命运”的最后机会。“这是大会上最令人难忘的一句话,美国总统拜登也为他起立鼓掌。”
与艾登堡相对的是,“尽管约翰逊在其演讲中也有相对严肃的时候:他提到了我们对后代的责任。但总体而言,当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时代最紧迫的问题时,作为政治家的约翰逊却在试图运用滑稽的动作和语言来表演‘单口相声’(standup)。”
报道援引工党的评价称,约翰逊的演讲内容似乎是最后一刻才被“揉到一起”的。“他的调侃似乎与这个严肃场合极不相称”——在演说开场时,约翰逊借用詹姆斯·邦德电影作为隐喻,将当前的世界形势比作一颗“滴滴作响”的定时炸弹,而COP26大会必须是拆除那颗炸弹的开始。他称,“在现场,我们已经有一个拆弹小组”。
这番“幽默”却遭遇了“无情的冷场”(stony silence)。《卫报》辛辣地讽刺道,尽管约翰逊在抖完“包袱”后停下,试图等待设计好的笑声响起,但尴尬的是,“笑声从未出现过”。
“我的包袱咋没响呢” 图自“Great Britian News”
《卫报》援引西班牙《国家报》的话称,“约翰逊试图强调会议重要性的同时,却想‘谨慎地表达出乐观’(cautiously optimistic),因此无法避免地陷入了其一贯夸张的言辞模式中。”
也有人认为约翰逊的“幽默”未从翻译中体现出来。荷兰议员巴斯·艾克霍特(Bas Eickhout)称,“大家觉得,他(指约翰逊)有点像一个小丑。这虽是他的风格,但有些笑话仅是面向英国观众的。”
“法国媒体对此也不以为然,”报道援引法国《观点》杂志(Le Point)的话称,约翰逊沉浸在他“一贯的幽默”(usual humorous banter)中,“我们睁大眼睛,观察约翰逊‘自鸣得意的傻笑’(smirk),他的表情让人们想起一个老头在笑话讲他最拿手笑话时的样子。”
德国《明镜周刊》也讽刺称,“当需要运用奇怪比喻来强调所说的话时,约翰逊是有一套的。”
除了讽刺约翰逊“尬抖包袱”,《卫报》还批评约翰逊在气候和环保问题上的“言行不一”。报道援引英国工党主席安妮莉丝·多兹(Anneliese Dodds)的话称,约翰逊展现了“惊人的虚伪”——尽管COP26举办地格拉斯哥距离伦敦坐火车也只需四个半小时,但由于约翰逊“时间紧迫”,只好坐着印有“英国”字样的皇家私人飞机返回伦敦。
不过报道最后也援引环保人士的话称,希望世界上其他领导人也能听一下约翰逊的警告,意识到气候问题的严重性。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本月2日披露,尽管在台上口口声声说要减少碳排放,但欧盟高官们在台下却屡屡用碳排放巨大的私人飞机出行。报道还“点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她自2019年12月上任以来的34次公务旅行中,18次预定了有“空中出租车”之称的私人飞机出行。其中,距离最短的一次甚至不到50公里,耗时不到20分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冯智源 
-
西班牙外交大臣:中国是亚洲和全球事务中的决定性力量
2021-11-06 08:58 中国外交 -
白宫:未考虑重开中美总领事馆
2021-11-06 08:50 中美关系 -
德国绿党:联合组阁谈判进展不佳
2021-11-06 07:53 德意志 -
安理会:对埃塞北部军事冲突扩大加剧深表关切
2021-11-06 07:20 -
白宫:确诊助手未与拜登密接
2021-11-06 07:20 美国一梦 -
美国“言论自由”大旗,又倒一面
2021-11-05 22:36 外媒看中国 -
联合国:10月份全球粮食价格创10年来新高
2021-11-05 21:55 -
美国一大型疫苗生产商现质量问题,美政府“割席”
2021-11-05 21:52 美国一梦 -
俄罗斯一外交官上月在德死亡
2021-11-05 21:09 德意志 -
他提议:每年要向台湾提供20亿美元军援
2021-11-05 20:08 美国政治 -
解振华72岁高龄领军出征联合国气候峰会
2021-11-05 19:38 中美关系 -
狂欢后,印度首都从“毒气”中醒来
2021-11-05 19:35 印度惊奇 -
这也行?澳防长让法国把受伤感情放一边,专注应对中国
2021-11-05 18:48 -
易纲:中央银行可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1-11-05 17: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96岁马哈蒂尔或将再次参加大选
2021-11-05 17:20 -
缅北回流人员自述“高薪”背后:我的命不如狗
2021-11-05 17:16 -
德记者三问“会不会出兵保台”,美国务院继续打太极
2021-11-05 16:58 台湾 -
中美两国或宣布重开领事馆?外交部回应
2021-11-05 16:19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再次敦促美方详细说明情况
2021-11-05 16:18 中美关系 -
他批莫里森“撒谎成性”,澳防长回怼:回家带孙子去
2021-11-05 15:35
相关推荐 -
-
华春莹连发11推,逐条回击布林肯 评论 361美专家热评布林肯演讲:凸显“光会说不会做” 评论 146中方: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 282美记者正报道枪击案,突然…… 评论 221布林肯鼓吹以“反俄联盟”应对中国,又称避免新冷战 评论 301最新闻 Hot
-
美专家热评布林肯演讲:凸显“光会说不会做”
-
印度想当“世界药房”?先摆脱对中国原料的依赖
-
制裁俄罗斯,再来“蹭”限价油?匈牙利不干了
-
中方:我们拭目以待
-
人教社教材市场份额超50%,Pad定价超4000元…
-
斐济加入“印太经济框架”,英媒替美国兴奋了
-
都怪莫里森!他俩要“重建关系”
-
陆克文:亚太国家是有主权的,西方不该对它们大搞“说教”
-
“北约看来要把‘防线’移到南海”
-
美议员瞎操心:谷歌苹果要下架支持数字人民币APP
-
“‘印太经济框架’是政治框架,排除中国是错误的”
-
得州枪击案警方被指失职:给了嫌犯1小时,却在校外对家长出手
-
被英记者质问“为什么这种事只在你们国家发生”,他怒了
-
“我们与中国的贸易被削减到了原来的0.3%”
-
家庭生活成本飙升,英国将向油气公司征收25%“暴利税”
-
中俄动用否决权,日本跳出来加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