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放弃“清零”后病例激增,李显龙发表全国讲话
(观察者网讯)昨天(9日)中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全国讲话,再谈新加坡必须改变曾经的“清零”策略,迈向与新冠共存。同日,美国彭博社发布文章“‘新冠清零’国家认清德尔塔变异毒株的现实”,文中着重举例新加坡的变化。
而截止9日,新加坡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并连续五天超过3000例。
视频截图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9日报道,李显龙发表讲话时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家所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疾病,全球对此没有太多的科学知识。随着新加坡对新冠了解加深,相应也调整了战略,应付不断改变的局势。
他说,新加坡最初的做法是预防民众感染病毒,在那个时候,“新冠清零”的策略是正确的。当时新加坡人口还未接种疫苗,大家对其都没有免疫力,因此感染后果非常严重。而当时病毒的传染力还没那么强,这些措施能有效地阻断病毒传播链。“我们的策略奏效,我们没有像许多国家一样,出现很多死亡病例。我国是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疫苗在对抗疫情方面起了关键作用,目前新加坡有约85%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种,是全世界新冠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李显龙说,全球和本地的数据显示,疫苗有效地大幅度减少染上重症的风险。新加坡高达98%的本土病例只有轻微或没有症状,仅2%感染重症。在这当中,只有0.2%病逝或住进加护病房接受治疗,其他的患者则需要输氧几天。“换句话说,在接种了疫苗之后,新冠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个危险的疾病。”
不过,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出现,改变了新加坡的情况。李显龙称,德尔塔的感染力强,并已在全球各地散播开来,即便所有人民都完成疫苗接种,新加坡也不可能通过封锁和安全管理措施来抵御这个变异病毒。而新加坡不能无限期地封城和关闭边境。“我们每一次收紧措施,企业会受到冲击、员工会失去工作、小孩也无法过正常的童年和校园生活。那些有亲人在国外和无法团聚的大家庭,必须分开更长一段时间。”
李显龙还说,这种情况不仅带来心理和情感压力,也让人感到精神疲惫,影响了新加坡人和其他民众。因此,新加坡在数个月前已认定“清零”策略不可行,并改变战略,过渡到“与新冠共存”。
而美国彭博社将这一变化总结成了,“新冠清零”国家认清德尔塔变异毒株的现实。文章称,新西兰放弃了努力,澳大利亚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然后渲染中国是唯一坚持“新冠清零”的国家。
报道截图
除此以外,美媒着重以新加坡为例称,这个国家遭遇了自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重振旗鼓,新加坡正在制定新战略,那就会承认“世界可能不得不无限期地与新冠共存,就像和流感(共存)一样”的“现实”。不过,新加坡公众对新防疫策略褒贬不一,尤其是在当地病例激增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开放边境是个好主意。
6月,曾被誉为亚洲“抗疫优等生”的新加坡高调宣布将不再追求“清零模式”。新加坡抗疫工作小组的卫生部长王乙康之后宣布,从8月10日起,该国将对完成接种疫苗人士,分四个阶段逐步开放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以迈向“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常态,而不接种疫苗的人将“处处受限”。
对于新加坡政府的做法,有新加坡专家警告说,若参考英国和以色列等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的情况,新加坡接下来应准备好应付每日数百起的新增病例。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士新表示,新加坡由于人口基数小,医疗设施相对完善,即便“走错了路还是可以回头,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另据新加坡卫生部官网数据,截至9日,新加坡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703例,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新加坡单日新增病例数已连续五天超过3000例。
李显龙则在全国讲话中说,就算新加坡通过收紧安全管理措施来减少病例,但只要放宽措施,病毒又会迅速传播。因为新加坡之前采取“清零”的策略,大多数的人口还未感染新冠,自然的免疫力不高,即使已接种疫苗,仍有感染的风险。因此,民众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会出现许多确诊病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新冠病毒- 责任编辑: 童黎 
-
俄外交部:人要走了,包还没还
2021-10-10 15:43 俄罗斯之声 -
钧正平:非常下作!望印媒今后一定要注重节操
2021-10-10 15:12 龙象之间 -
罗马乱了…示威者试图冲击意总理办公室
2021-10-10 14:18 -
1948年以来,捷克共产党首次未在国会取得席位
2021-10-10 13:41 -
这次中美通话,新闻稿很不同
2021-10-10 13:23 中美关系 -
黎巴嫩全国停电,或将持续数日
2021-10-10 10:47 能源战略 -
“诺奖又没有中国科学家,要以平常心看待”
2021-10-10 10:02 诺贝尔奖 -
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宣布辞职
2021-10-10 08:07 -
留学生入境洛杉矶遭限制自由、遣返,中方严正交涉
2021-10-10 08:01 海外华人 -
美国新增确诊34936例、死亡427例
2021-10-10 07:42 美国一梦 -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之女确诊
2021-10-09 23: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美化肥价格超2008年创历史新高,通胀“完美风暴”要来?
2021-10-09 22:57 -
法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他有个计划...
2021-10-09 22:44 法国见闻 -
帮造核潜艇还不够?美国将向澳出售12架“海鹰”
2021-10-09 21:59 -
津巴布韦一中资矿企发生爆炸,6名中国公民遇难
2021-10-09 21:50 海外华人 -
印媒炒作中国士兵“越线”被扣,与事实不符
2021-10-09 21:45 -
美外交人员在俄罗斯偷上瘾了?
2021-10-09 20:59 俄罗斯之声 -
阿塔:不会与美国合作打击“伊斯兰国”
2021-10-09 20:34 阿富汗 -
印度交通部长喊话特斯拉:不要在印度卖“中国制造”
2021-10-09 19:11 龙象之间 -
澳贸易部长:欧盟虽还在生气,但双方明年将敲定自贸协定
2021-10-09 19:09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我们在欧亚非交汇处,能帮中国”
-
奥地利外长欢迎拉夫罗夫:一起谈谈,西方不能怕
-
“美西方找不到他这样的人了,影子都没见到”
-
反华议员又搞事:除非中国交出TikTok算法,否则…
-
普京哀悼基辛格:睿智、务实且有远见的政治家
-
美司法部指控印度官员雇凶暗杀:杀手其实是美国卧底
-
“在中国发展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大众需要迎头赶上
-
基辛格逝世,官网悼文11处提到中国
-
“在国内卖2000,在美国卖6万,价格依然能打”
-
连续三年!“韩国第一名被中国夺走”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