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前CEO炒作:美国需要日韩来对抗中国
-
刘骞这里一片空白
(观察者网讯)美国要想赢,就必须要与日本、韩国等盟友建立强大的伙伴关系。近日,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再次渲染科技领域的“中国威胁论”。
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网站9日报道,埃里克·施密特在接受该网站线上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部分领域即将赶上美国,速度比他之前预想的要快得多。他表示“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美国应当与日本、韩国及欧洲盟友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关系。
施密特于2018年卸任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 的执行主席,于2019年被提名为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主席,为美国总统和国会提供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建议。
该委员会3月发布的一份最终报告警告说,“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未来10年内,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将被中国取代。并且美国将在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时变得更加脆弱,这些威胁可能是国家行为,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图自路透社
施密特认为,要想赢得与中国的科技竞赛,美国必须在人工智能、半导体、能源、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战略性领域”保持主导地位。因此,他说:“我们需要与日本的研究人员、日本大学、日本政府保持更紧密关系。对于韩国也是一样,还有欧洲。”
为了与日本方面保持交流,施密特建议在华盛顿创建一个协调小组,在东京也组建一个类似的小组,然后在其他伙伴国家,都这么安排。他说:“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内部能有一组负责协调的人,他们能够把我们的观点分享给政府要员,同时也可以确保大学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企业之间能够分享信息,促使合作更加便利。”
不过,施密特也强调,北京与华盛顿的关系不应该是纯粹的竞争关系。那种把中国当做敌人,拒绝与之进行贸易和合作的“简单信念”是错误的。
施密特把中美的这种关系描述为“竞争性伙伴关系”(Rivalry Partnership),并认为两国可以在卫生保健、气候变化等非战略性领域开展潜在的合作。他说:“这是一场竞争,但是我们也与他们在很多事情上是事实上的伙伴,你必须得判断一下这些事项‘是不是战略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埃里克·施密特此前频繁就中美科技议题发声,极力渲染美国在科技领域与中国对抗的“紧迫态势”。
去年10月15日,他在一场视频会议上声称,美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在人工智能领域击败中国,以应对来自中国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
今年2月23日,在美国国会参院一场听证会上,施密特声称中国在科技领域对美国的威胁“是非常非常真实的”。美国在人工智能上对于中国的领先程度只有一两年,而非五年十年,而在人脸识别等技术上,中国更是遥遥领先。
今年3月7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采访时,他再度渲染“中国威胁”论,多次强调“国家紧急状态”(national emergency)一词,声称中国目前在5G领域10倍领先于美国,美国甚至可能“已经输掉了这一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骞 
-
“美国这个州迈出了第一步”
2021-07-10 14:44 美国一梦 -
拜登任命新驻印大使,英媒第一反应又是中国
2021-07-10 13:55 美国政治 -
暴露了:美国实力远超中国,关系才稳定…
2021-07-10 13:47 中美关系 -
“匈总理叫我求助中国,要赶紧”
2021-07-10 13:38 -
海地任命参议长为临时总统,否决总理职权
2021-07-10 12:21 -
-
海地请求美国出兵,白宫:NO
2021-07-10 10:50 -
美国公寓倒塌已致79死,除一宠物猫外搜救人员未发现幸存者
2021-07-10 10:15 美国一梦 -
中方反问美方:黑山想修高速,咋不帮忙?
2021-07-10 09:30 中国外交 -
孟晚舟案法官不同意引入新证据,但情况起了变化
2021-07-10 09:19 华为 -
“慰安妇”受害者主题展览在日被迫中止,中方回应
2021-07-10 08:22 “慰安妇” -
严重关切!中国驻越使馆提出交涉
2021-07-10 08:08 -
她再飚中文:撸起袖子加油干
2021-07-10 08:03 中俄关系 -
基辛格:1971年中美“破冰”有个前提,今天依然有效
2021-07-10 07:38 中美关系 -
-
孟晚舟案件法官未同意引入新证据的申请
2021-07-10 07:30 -
美国新增确诊23847例、死亡344例
2021-07-10 07: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4国:西方将人权作为“专利”,是殖民主义思想沉渣余孽
2021-07-10 07:25 -
澳籍记者成蕾相关案件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外交部回应
2021-07-09 22:30 -
汪文斌:在国际道义与一己私利之间,美国总选择后者
2021-07-09 22:30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
统计局:4月疫情对经济冲击较大,长期向好基本面没变 评论 384上海:16个区中已有15个区社会面清零 评论 39瑞典紧随芬兰宣布申请“入约”:不是针对俄罗斯 评论 529美国10死枪击案背后,白人至上主义阴谋论浮出水面 评论 380芬兰正式决定申请加入北约 评论 737最新闻 Hot
-
统计局:4月疫情对经济冲击较大,长期向好基本面没变
-
海关“军援”全是豪车,乌民众喊话普京:炸这里,我给你坐标
-
印度禁小麦出口,“全球最大进口国”:禁令不适用于我们
-
尽管土耳其“使脸色”,北约对芬兰瑞典加入“有信心”
-
被乌大使羞辱后,德国总理:不是事
-
梅德韦杰夫:G7在直接干涉中国事务
-
美国婴儿奶粉为何短缺?美媒:毒奶粉、行业垄断、市场萎靡
-
俄议员:下一个对波兰“去纳粹化”
-
摊牌了?美民主党众院领袖:我们“正处在战争中”
-
土耳其称未关闭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大门,提出关键条件
-
“即使达成伊核协议,伊朗也永远不会与俄在石油市场竞争”
-
“冲着中国来的,拜登没敢当东盟面谴责俄罗斯”
-
G7威胁中国:挺乌弃俄
-
挑衅!美议员怂恿拜登下周窜访台湾
-
俄罗斯“断电”芬兰
-
亚洲杯将易地举办,原定明年在中国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