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国善于妖魔化敌人
关键字: 中美竞争修昔底德陷阱格雷厄姆•艾莉森导读据参考消息10月9日报道,哈佛大学知名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认为,随着贸易战继续发酵,美国会有更多普通民众感受到失业、物价上升等问题带来的痛感,而美国政府则会选择将矛盾输出,让中国“背锅”。在艾利森看来,美国人非常善于 “妖魔化敌人”。在贸易战愈演愈烈、中美关系充满变数之际,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美国哈佛大学知名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他表示,两国当下间虽“噪音”萦耳,但仍应理性应对,维持“有约束”的竞争关系,避免局面滑向失控。
艾利森现年78岁,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曾在克林顿政府出任助理国防部长。他曾在去年出版的《注定一战:中美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一书中深度剖析“修昔底德陷阱”理论,他在书中详述过去500年间发生在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间的权力更迭,列举的16个案例中共有12个引发战争,仅4次幸免。不过,对于未来中美是否能避免一战,艾利森态度谨慎,并未在书中作出预判。
格雷厄姆·艾利森 图自youtube“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账号
美没有能力真正遏制中国
不断加码的关税争端、日益严苛的外国投资审查、在台湾与南海等问题上“小动作”不断……自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在对华关系中表现出的“敌意”日益直白,背后动因则被解读为对中国的防范、对抗乃至遏制心态升级。
这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已然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的提出人艾利森并不这么看。
艾利森表示,中国领导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 “修昔底德陷阱”的存在,并显示出乐于从历史案例里汲取经验教训,避免悲剧重演的意愿。这对于管控中美分歧、避免关系失控十分重要。他很欣赏中国领导人的做法。
但艾利森也提出,特朗普治下这届美国政府的“特殊性”会令中美间开展有效对话“难上加难”。他说,特朗普本人不可预测性强、政策朝令夕改,中国应对起来或许会感到“想谈都摸不出门道”。这一点实应引起双方注意。毕竟,很多时候矛盾的激化都是从双方误判而起。
采访中,记者提出,如果因循“修昔底德陷阱”概念,守成大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游戏规则限制新兴大国发展,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似乎在反其道而行之。对此,艾利森表示赞同。他承认,美国当下采取“收缩”政策,从诸多国际组织中退出,反倒使中国成为众人依赖的对象,成为二战后由美国一手创建的国际体系的支撑者。
对此,艾利森的解释是,本届美国政府的“特殊”行为,主要是特朗普将“逢奥巴马必反”的原则贯彻得十分彻底,“尽管每届新总统上台都会试图抹去上一任的‘政绩’,但特朗普在这一点上几乎做到了极致”。
艾利森说,当特朗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等国际组织与协约后,世界把目光与期待转向了中国。他认为,中国最初或许并不想即时成为世界的领跑者,但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令中国加快了向国际舞台中心靠近的步伐,并以更加“积极进取”的态度展现自我。
艾利森说,他赞赏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现在中国要做的是为这个理念填充更加翔实的内容。他认为,中国需要考虑如何在不改变核心诉求的同时,调整行为模式以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
对于舆论中关于美国遏制中国的说法,艾利森斥之为“噪音”。在他看来,不论是在经济发展或是南海等军事问题上,美国实际上已没有能力真正做到遏制中国。
- 原标题:中美需进行“有约束”的竞争——专访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莉森
- 责任编辑:王恺雯
- 最后更新: 2018-10-09 13:29:54
-
她罕见宣布政治立场 特朗普:好感度-25%
2018-10-09 12:58 特朗普 -
乌克兰军火库凌晨爆炸 上万人疏散
2018-10-09 12:45 -
女记者遭奸杀弃尸 生前曾报道欧盟腐败案
2018-10-09 11:44 欧洲乱局 -
逃到德国的难民刚要被遣返,意大利直接拒了
2018-10-09 11:31 欧洲乱局 -
印度允许女性进神庙引贵族抗议,官方反手派了600女警
2018-10-09 11:01 印度惊奇 -
美对华出口下滑 俄:我们来填补缺口
2018-10-09 10:48 中俄关系 -
因为一篇报道 用户20亿的它要凉了
2018-10-09 10:10 -
变卦!印度:11月继续进口伊朗石油,考虑卢比支付
2018-10-09 09:52 伊朗局势 -
“避税天堂”不再保密 瑞士共享200万账户信息
2018-10-09 08:15 -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什么来头?
2018-10-09 08:03 诺贝尔奖 -
美媒:联合国大会有些代表团一半成员是特工
2018-10-09 06:37 美国泄密事件 -
-
游客南非遭大象袭击 仍坚持用手机记录全程
2018-10-08 21:06 观网看片 -
“你觉得还需要中国作回应吗?”
2018-10-08 19:27 观察者头条 -
杜特尔特现身香港疑为求医 曾暗示可能患上癌症
2018-10-08 19:05 -
伊朗为挽救协议通过争议法案 议员称别无选择
2018-10-08 17:50 伊朗局势 -
蓬佩奥表态:美国没有全面遏制中国的政策
2018-10-08 17:11 中美关系 -
普京66岁了,这么多年都收到了哪些礼物?
2018-10-08 17:05 普京 -
诺奖或被撤?昂山素季回应:不在乎
2018-10-08 16:55 观网看片 -
马哈蒂尔谈长寿:多读、多写、多和前总理吵架
2018-10-08 16:35
相关推荐 -
朔尔茨誓言“尽快”解决,但... 评论 5“中国车企2年半就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要以此为目标” 评论 129围绕供应链,中国开门办博览会,拜登却… 评论 178“商业和分歧可并存,英国正寻求中国汽车厂商投资” 评论 217多方证实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 评论 38最新闻 Hot
-
俄高官又披露:美国发来非正式信函,说…
-
围绕供应链,中国开门办博览会,拜登却…
-
史无前例,“尹锡悦开猛药处方”
-
利用气候峰会东道主身份大卖油气?阿联酋回应
-
“商业和分歧可并存,英国正寻求中国汽车厂商投资”
-
阿联酋AI公司与中企合作,美官员炒作“安全威胁”
-
日本紧跟美国…
-
美国也否认
-
多方证实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
-
枪击巴勒斯坦裔学生的嫌犯被捕,受害者家属:原以为美国更安全
-
见面后,马斯克这样表态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有毒化学品,用于袭击亲俄官员”
-
希腊总理来英国当面声索被盗文物,苏纳克“玩消失”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再次停运
-
“若土耳其不打击,美国将不得不采取行动”
-
法教师遭斩首3年后,6名青少年受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