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常务董事丁耘:中国已建规模最大5G,当前应聚焦网络体验
最后更新: 2020-10-15 21:12:07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 2020年10月14日,在ICT领袖论坛上,华为运营商BG总裁、常务董事丁耘发表了题为《共同打造最成功的5G》的主题演讲。
丁耘提到,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截止到当前全国已经建设60万座5G基站,5G用户已经超过1.5亿。但是与韩国、瑞士等5G部署较早的国家相比,中国的5G事业若要取得更大成功,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中国5G下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要从用户体验和商业闭环角度去打造最成功的5G。
什么是最成功的5G?
对运营商而言,打造最成功的5G,对运营商而言,在个人业务领域目标是实现商业闭环;在行业领域,则是面向新蓝海,孵化新能力,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具体来说:
面向个人业务,运营商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极致体验,升级消费互联网,让用户真正被5G业务吸引,促进人口红利叠加数据红利,实现商业闭环。
面向千行百业,则需要深入行业蓝海,孵化新能力底座、重构面向行业的运营平台和服务流程,把5G的行业业务打造成运营商新的增长引擎,真正助力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对产业而言,打造最成功的5G,对产业而言,站在更高的社会价值角度来看,打造最成功的5G,是要加速产业与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为数字经济夯实新型ICT底座,使能新基建。
运营商如何打造最成功的5G?
打造最成功的5G,从个人业务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实现商业闭环:一方面是开源,即通过创新的差异化应用来加速释放流量的红利;另外一方面则要节流,要从整体的角度对运营商的TCO进行优化;第三,要站在明天看现在,面向5G即将带来的账单风暴等潜在问题,及早升级目前的运营平台,提升数字化水平,提升运营的效率,具体来说:
首先,要做好5G用户迁移。5G网络部署的初期,用户体验存在差距,不可避免地存在"假、哑、差"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大数据平台和网络优化工具实现栅格级精度的问题区域识别,并基于专家经验库进行智能化体验问题定位,最大程度的改善5G用户的体验问题。
当前中国的5G用户已经过亿,然而,但有很多用户买了5G套餐,但使用的却并不是5G手机;另一方面,有5G手机的用户所在的区域可能没有5G的覆盖,整体来看,"机"、"网"、"套" 匹配度仍然不高。对此,运营商需要整合拉通来自计费,运营以及终端侧的数据进行深入洞察和精准营销,快速提升加速"机"、"网"、"套"的高度匹配程度。
华为运营商BG总裁、常务董事丁耘
第二,通过差异化的极致体验,让5G网络真正用起来。当有了足够多的5G用户之后,接下来的关键是要让业务真正的发生在5G网络之上,充分释放5G网络的流量红利。能够给用户带来差异化极致体验的应用包括视频、高清和交互,4K、8K、VR、AR、XR、自由视角、云游戏、全息等。
第三,通过网络提效和运营升级,最大化5G网络的价值。相比4G、5G的系统容量增长了增长数十倍,与之伴随的功耗增加对部分站点的供电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运营商需要通过综合的解决方案,在不影响整网性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的降低整个网络的总拥有成本,提升整网的效率,最大化发挥5G网络的价值。
比如,通过华为站点级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5G站点的极简部署,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站点、市电、线缆等周边设施改造成本,结合智能运维方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帮助客户实现5G TCO的 "三免三省"。
通过华为网络级的综合节能解决方案(PowerStar),采用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结合多维度的站点级节能方案,在保障KPI稳定的前提下,运营商可实现5G多频网络协同调度节能,可以实现为5G网络运行的提供深度节能。
要打造最成功的5G,除了做好联接以外,还需要关注计算。5G先行运营商的数据表明:5G带来了超过5倍的话单增长,5G新业务对计算和存储等IT资源的需求超越了摩尔定律。站在明天看今天,需要有意识的提前布局和升级目前的运营系统,才可能应对好即将到来的算力风暴。因此,运营商需要构筑新的数字底座,其特点是通用计算和高性能计算,通过高性能闪存和分布式低成本存储等IT资源进行异构部署,根据业务需求匹配不同的IT资源,实现不同IT能力的高效协同。而部署这样的系统,一定是基于一套融合各种能力的综合解决方案,如华为的FusionDC、预制一体化小型数据中心等,可以帮助运营商快速升级运营系统,解决运营IT能力现存缺口的的问题。
要打造最成功的5G,面向千行百业,运营商首先要对行业有深入认识,不同行业对5G的具体求是不同的。因此,发展5G行业应用,首先需要明确能力边界,夯实服务千行百业的能力底座,落地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积极推动生态建设,特别是应用生态的发展,具体来说:
第一、不同行业不同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不同的能力边界。从5G应用行业产业链全局来看,运营商可以提供网络服务,如果有云的能力,还可以选择5G+云的服务模式、在某些项目中,还可以做SI行业系统集成,承担行业解决方案集成商的角色。
第二、要构筑好端到端的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能力和服务流程。
孵化5G行业应用的网络能力,如上行大带宽、稳定的时延,端到端的切片能力,更重要的是SLA服务保障,建设。构筑5G面向行业的运营能力,基于面向5G行业应用,封装规建维优的能力,构筑面向行业的5G敏捷运营能力,包括C+、N+、企业自运营等能力,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专业的运营服务,打通销售、建设、维护的业务断点,优化流程与组织。
第三、合理的商业模式可以加速5G行业应用的规模商用发展。
运营商在积极的探索5G使能千行百业的商业模式中已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中国移动推出的5G专网和BAF两种商业模式就是很有价值的尝试。
随着运营商对5G行业应用的建设从联接扩展到联接+计算,再到SLA的切片,其相应的商业模式也会逐渐从直销模式,逐渐过渡到主动集成与被集成相结合的价值分成模式。最终,5G行业应用的商业模式会随着运营商角色的选择向多路径、可闭环、多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统一标准,发展生态。
5G行业应用发展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事情,更需要全产业链"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将电信行业与其他行业相融合,形成行业标准,这样才能加速5G行业应用的发展。
截至今年7月底,市场上已出现有364款5G商用终端设备。除了完善硬件生态,软件应用生态更需要全社会、全行业的共同参与,携手共创5G行业应用的生态繁荣生态。
对于5G的未来发展,我们一贯拥有坚定的信念。信念,在我们包括运营商、行业伙伴、设备和终端厂家及华为等各方面等共同努力下,全产业链创新,全产业链共赢正在加速实现,我们不仅仅能够把中国的5G建成规模最大的5G,而且要把中国的5G打造成最成功的5G,5G事业必然迎来一个美好的十年!
- 责任编辑: 吕栋 
-
大规模推进5G带来能耗翻倍,如何解决?
2020-10-15 09:50 5G -
中国计算化学奠基人刘若庄院士逝世
2020-10-09 14:37 -
AMD或收购赛灵思,交易价值超300亿美元
2020-10-09 12:59 大公司 -
“天问一号”将脱离地球轨道 向火星轨道靠拢
2020-10-07 19:43 航空航天 -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德美三位科学家获奖
2020-10-06 18:15 诺贝尔奖 -
白宫幕僚长:特朗普可能今天就能返回白宫
2020-10-05 20:53 -
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研发完成
2020-09-28 09:16 核电 -
报告: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超核电
2020-09-27 16:10 能源战略 -
一箭双星!长四乙一周内再起飞
2020-09-27 13:01 航空航天 -
二季度智能手机均价涨10%,中国5G手机出货量大增
2020-09-27 12:06 手机 -
“基建狂魔”再添利器!国产最大盾构机下线
2020-09-27 10:08 超级工程 -
“中科院解决卡脖子问题”靠不靠谱?
2020-09-26 08:19 -
科技部:我国已有4个新冠疫苗进入三期试验,进展顺利
2020-09-25 16: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继华为小米之后,OPPO也要造电视
2020-09-24 18:09 TMT观察 -
打造行业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
2020-09-24 12:26 华为 -
目前,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
2020-09-24 10:47 北斗照耀 -
华为轮值董事长:美国打压影响仍在评估,求生存是主线
2020-09-23 09:51 华为 -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重复使用箭上产品
2020-09-22 19:53 航空航天 -
华为联合英特尔发布新款服务器
2020-09-22 17:07 华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某组合动力发动机首飞成功
2020-09-22 09:21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美国海军为啥落后中国?“看看这艘军舰,就明白了” 评论 84特朗普再回应:不想跟中国发生战争 评论 315美媒惊呼:美国高校,这么快就跪了?! 评论 199“耗资230亿美元挑战中国制造,仅四年就凉了…” 评论 190“中美博弈胜负取决于四点,中国都占优”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台“友邦”也急了:美国不打钱,我怎么拆华为设备?
-
特朗普:正在讨论割地
-
美国海军为啥落后中国?“看看这艘军舰,就明白了”
-
不装了?以色列防长威胁“永久占领”加沙
-
英国国王要美国加入英联邦?特朗普回应
-
特朗普再回应:不想跟中国发生战争
-
特朗普官宣第六代机,紧盯中国
-
对华关系,欧盟还在挣扎:很吸引人,但…
-
美方:乌克兰同意举行总统选举
-
美媒惊呼:美国高校,这么快就跪了?!
-
“半场就开香槟的美国油气业,现在却直挠头”
-
在这个问题上,“无论美国做什么,欧洲都必须与中国合作”
-
网易云音乐致歉
-
为了造更多坦克,欧盟想找回“钢铁初心”
-
美国靠不住了,北约急得给“差生”加作业
-
“耗资230亿美元挑战中国制造,仅四年就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