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保罗病人”或成全球首例药物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导读“圣保罗病人”在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和烟酰胺(维生素B3)的联合治疗后,于2019年3月停止了所有的抗病毒治疗,此后,他的血液中未检测到HIV病毒,证明该治疗策略可将HIV从体内所有宿主细胞中清除。在此之前,全球已知的艾滋病治愈患者只有两名,他们都接受了用于癌症治疗手段中的骨髓移植。当地时间7月7日,在第23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临床研究人员Ricardo Diaz公布,他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和烟酰胺(维生素B3)联合治疗试验,其中,一位被称为“圣保罗病人”的36岁巴西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内HIV病毒被清除,已66周未复发。
“圣保罗病人”或成为世界上第三例艾滋病治愈病例,对此,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在线刊文表示,还未被确定证实。为最终确认其治愈恢复,还必须进行大量的检测。
7月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0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也指出,2019年有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约有170万新发感染者,是全球目标值的三倍多。在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万人无法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
在此之前,全球已知的艾滋病治愈患者只有两名。第一例为被称为“柏林病人”的蒂莫西·雷·布朗,第二例为2020年3月10日,刊登于《柳叶刀》研究的一名被称为“伦敦病人”的男子。相同的是,他们都接受了用于癌症治疗手段中的骨髓移植。但是,骨髓移植是一种昂贵而复杂的干预手段,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这使得它对目前38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来说是一种不太实际的治疗方法。
“圣保罗病人”在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和烟酰胺(维生素B3)的联合治疗后,于2019年3月停止了所有的抗病毒治疗,此后,他的血液中未检测到HIV病毒,证明该治疗策略可将HIV从体内所有宿主细胞中清除。
普遍情况下,大多数患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抑制艾滋病毒并在停止治疗后,病毒会在几周内迅速回到高水平。但这名圣保罗病人不仅没有反弹,而且他的HIV抗体也降到了极低的水平,这表示他可能已经清除了淋巴结和肠道中的感染细胞。
图中显示的艾滋病毒从细胞中萌芽,由于它的DNA可以隐匿在宿主染色体中数年,因此对治疗策略仍有顽固的抵抗力。图片来源:STEVE GSCHMEISSNER/Science Source
但是,未参与研究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HIV/AIDS临床医生Steven Deeks和研究负责人在内的一些人提醒,该病例成功的时间还不够长,也不够明确,不足以给他贴上治愈的标签。
Ricardo Diaz也表示,不确定病人是否被治愈,因为能够引发抗体的产生和其他免疫反应的HIV蛋白非常少。但他指出,自从该患者停止治疗以来,团队还没有对该男子的淋巴结或肠道进行病毒取样。其他有可能治愈艾滋病毒的病例也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但却只能看到病毒在长时间的消失后再次出现。
文章指出,艾滋病毒被证明是特别难以消灭的,因为这种病毒将其遗传物质编码在人类染色体上,并处于休眠状态,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而免疫系统通常会消灭外来入侵者。这些悄无声息的受感染细胞可能会存活下来,也许是无限期的,因为它们具有类似干细胞的特性,并且可以自我克隆。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几种方法来隐藏着HIV感染的细胞宿主暴露,但没有一种被证明是有效的。
- 原标题:“圣保罗病人”或成世界第三例艾滋患者治愈病例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首款“中国芯”内存条在深圳量产,可替代进口产品
2020-07-09 08:32 中国精造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5nm激光光刻研究获进展
2020-07-08 11:33 商业 -
德国电信继续加强与华为合作
2020-07-08 09:13 华为 -
华为在欧洲注册Mate V商标,或为折叠屏新机
2020-07-07 11:02 手机 -
OPPO参与英国首个5G SA网络搭建
2020-07-06 10:55 手机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02星
2020-07-05 08:14 航空航天 -
实战中受洗礼,危机里开新局——上海人工智能三年发展实录
2020-07-02 15:28 人工智能 -
“张衡一号”首次对Pc1地磁脉动实现了南北共轭观测
2020-07-02 06:15 -
北斗三号系统收官卫星有效载荷成功开通
2020-06-30 14:35 北斗照耀 -
国产高能离子注入机成功实现百万电子伏特高能离子加速
2020-06-29 06:29 IT新浪潮 -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试验正式启动
2020-06-23 21: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火箭专家揭秘北斗此前“发射前按下暂停键”原因
2020-06-23 11:19 北斗照耀 -
-
苹果宣布放弃英特尔,采用自研芯片
2020-06-23 08:17 大公司 -
欧洲将建“超级对撞机”?王贻芳:就看谁能抢先
2020-06-22 09:36 科技前沿 -
我国首套小功率霍尔电推进系统完成在轨测试
2020-06-22 06:17 航空航天 -
联通+电信VS移动+广电,5G从四足鼎立转向两极争霸?
2020-06-21 08:33 -
中兴澄清:专注于通信芯片设计,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2020-06-20 10:17 -
华春莹发推:美国应该搞非裔人权法案
2020-06-18 22:16 美国黑人血案 -
北斗三号一线专家回应推迟发射
2020-06-16 12:45 北斗照耀
相关推荐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评论 473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评论 184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评论 15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评论 154停火协议最后一天,王毅:决不能让战火重燃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美国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学汉语”
-
这国要改国旗:中间图案像向日葵,代表“善变和奴性”
-
他俩跑卡塔尔会面,谈停火和人质释放
-
泽连斯基被美媒评为“年度梦想家”
-
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
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
谋杀未遂?乌称情报总局局长夫人遭投毒,正接受治疗
-
驻日美军一鱼鹰旋翼机坠海 机上载有8人
-
没见到拜登,他跟沙利文谈了1个小时
-
拉夫罗夫决定参会,这三国联手抵制
-
“巴以冲突令美国年轻人政治觉醒,代际鸿沟正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