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次创纪录!长征火箭去年连续成功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关键字: 中国航天长三乙中星卫星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10日消息,此次发射的我国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中星6C”卫星和用于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发射、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0次飞行,自此,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
郭文彬 摄影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300次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至2007年6月1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用时37年,年均发射2.7次;再至2014年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长征火箭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年均发射13.3次;今天,长征火箭完成第三个100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时间,年均发射23.5次。每个100次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不仅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而且反映出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了我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从1970年首飞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有17型基础级火箭和5型上面级投入使用,成功将506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能力,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知名、在国际高科技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多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力支撑保障了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加快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长征火箭300次发射的成功率约为96%。与前50次发射相比,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且趋于稳定。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共将225颗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高达97%,居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独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在近20年世界各国航天发射史中,是连续成功发射次数最高的一年,创造了世界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站在300次发射的新起点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基础能力提升等措施,不断做强做大“长征”品牌,构建“技术先进、成本优化、产品可靠、测发一流”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满足国内外各种卫星发射需求,实现中国航天的高质量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目前,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正在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且进展顺利;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已进入试样阶段,将承担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重型运载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论证全面开展,预计于2030年左右首飞。
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我国运载火箭水平将再次实现新跨越。与此同时,中国航天进出空间和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速度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第一次发射到第100次发射用了37年,从第100次发射到第200次发射用了7年,从第200次发射到第300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时间,中国速度令世界震撼。
其中,三次“逢百”节点,两次都花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并不是偶然。翻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记录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1984年1月29日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以来,西昌累计放飞“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27枚,约占300次的43%,是我国目前执行发射任务最多的航天发射中心。
特别是2013至今的5年多时间,实施航天发射48次,占该中心35年来发射总量的37.5%,用辉煌战绩见证中国速度。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实现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2-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5次以上的重要跃升,完全具备执行高密度任务的发射能力。
(文丨余建斌)
- 原标题:300次!中国长征火箭再创发射新纪录
- 责任编辑:连政
- 最后更新: 2019-03-10 08:39:41
-
以阿尔卡特的名义:TCL奔向高端5G手机
2019-03-09 19:17 手机 -
曾学忠辞职 不再担任紫光股份任何职务
2019-03-08 23:31 -
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投产
2019-03-08 23:10 -
科技部部长:中国已进入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方阵
2019-03-08 20:57 科技前沿 -
韩国急于实现“5G全球第一”业界人士:拔苗助长
2019-03-08 15:58 -
华为三星达成和解 专利纠纷落下帷幕
2019-03-08 15:08 华为 -
深入浅出解析5G核心黑科技之边缘计算
2019-03-08 11:52 -
一文让你看懂三星第五代V-NAND技术
2019-03-08 10:53 -
2019年NAND与DRAM市场依然被韩国企业控制
2019-03-08 10:22 -
小米产品总监王腾详解小米9的散热方案
2019-03-08 10:20 -
中兴折叠屏智能机专利曝光 采用翻盖设计
2019-03-08 10:05 手机 -
联想常程手持Z6 Pro现身华为总部:合作合作
2019-03-08 09:56 手机 -
中兴折叠屏智能手机专利曝光类似翻盖机
2019-03-08 09:51 -
苹果一半美国员工没大学学历 库克却引以为傲
2019-03-07 21:54 苹果新“品” -
孔雀浪+升降前摄 vivo X27确认3月19日发布
2019-03-07 17:18 手机 -
小米成立AIoT战略委员会
2019-03-07 17:17 商业 -
华为5G产品线总裁:5G领先同行至少12个月到18个月
2019-03-07 17:11 华为 -
祸害阿里云宕机3小时的IO HANG究竟是什么?
2019-03-07 16:26 产业万象 -
国家科技的引擎:军工巨头的权力密码
2019-03-07 13:39 -
5G谈“风暴”可能为之尚早,芯片厂商之间的拉锯战是热身赛
2019-03-07 13:35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史上首次,美国众议院投票罢免议长麦卡锡 评论 66美英又炒作“担忧”中国海外基建,这次是在秘鲁 评论 73自主装备首次测绘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 评论 50“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评论 136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
“印度要求加拿大,限期撤回2/3外交官”
-
马斯克发了个表情包,又激怒了乌克兰
-
欧盟外长会首次在乌克兰举行,波兰外长:不去
-
特朗普在纽约出庭,美最高法院表态
-
共和党议员提交罢免动议,他悬了?
-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