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外长:“双面间谍”案的毒剂叫毕兹,俄罗斯从没有生产过
关键字: 双面间谍案毒剂叫毕兹毕兹 双面间谍【编译/观察者网 陆雨聆】12日,联合国禁化武组织(OPCW)发布公告,“双面间谍”中毒案里神经毒剂的成分终于被鉴定出来了。不过,负责分析的实验室提交的报告却“惜字如金”,并未提及造成斯克里帕尔父女昏迷的毒剂究竟“姓甚名谁”。
俄罗斯人最终通过秘密渠道得知,涉案毒剂是一种名为“毕兹”的军用失能剂。这下,案件或将迎来反转。因为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于今日(15日)表示,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前苏联,都从未生产过这款毒剂。反而在英美等北约国家的军队里,曾经把它当化学武器使用过。
【视频/观察者网 刘琳】据卫报报道,英国一个多月来始终坚称,俄方用来袭击斯克里帕尔父女的物质是“A-234”。这是一种在前苏联时期研制的军用级神经毒剂,属于“诺维乔克”(Novichok)系列。其制造方法,自然也在后来的俄罗斯手中。
但俄罗斯对此予以否认,称他们没有开发相关物质的计划。
据了解,其实英国自己也掌握“A-234”的技术工艺。“诺维乔克”的研发者之一列昂尼德∙林克(Leonid Rink)曾在上月20日表示,英国迟迟不肯向俄罗斯提供涉案毒剂的样本,就是因为凭样本很容易便能分析出,毒剂不是在俄罗斯境内制造的。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图
不过,伦敦方面后来还是给禁化武组织提供了一份样品。该组织在12日发布公告称,瑞士一家化学实验室已经完成了相关分析,并会把结果上呈给他们。但报告中只提及了毒剂的构成成分,而没有其他相关信息。
这却难不倒俄罗斯人。14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公开声称,俄方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得知了调查的细节。结果显示,斯克里帕尔父女的中毒症状并不像是“诺维乔克”,反倒是符合失能性毒剂“毕兹”(BZ)的特征。
俄外长拉夫罗夫 图源:RBTH
(观察者网注:毕兹,化学式为二苯乙醇酸-3-喹咛环酯,是一种无味的军事失能剂。它可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用合适的液体配方可经皮肤吸收使人中毒。一般在投放30分钟至60分钟后会毒性发作,效果持续4天左右。中毒者的主要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1997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正式认定其为化学武器,并禁止各国使用。)
拉夫罗夫介绍称,这个“毕兹”,和俄罗斯的关系就不大了。他表示,从前苏联到俄罗斯,从来都没有生产过“毕兹”。最先开发和使用这款毒剂的国家,正是英国和美国。后来,技术也传播到了其他的北约国家中。
举个对中国人不陌生的例子。据了解,美军在越战中就曾多次使用“毕兹”,并把它称作“仁慈的武器”。许多越军官兵在中毒失能后,又被美军用刺刀近距离杀死。
拉夫罗夫说,他早就对英国的“A-234”说表示怀疑。因为大量摄入“A-234”的人会直接死亡,根本活不到现在。而且伦敦方面采集样本时,距案发已经过了两周有余。“A-234”是一种具有高挥发性的毒气,几乎是不可能在现场找到残留物的。
而斯克里帕尔父女的康复过程,也符合“毕兹”中毒的情况。拉夫罗夫称,俄方非常不解,为什么瑞士专家在报告里只字不提“毕兹”这类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字眼。他们会就此向禁化武组织提出质疑。
据镜报消息,俄罗斯驻英国大使亚历山大·雅科文科(Alexander Yakovenko)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上周,他还曾呼吁中国和印度也加入到案件的调查中。13日,他又公开声称,英政府对证据做了手脚,销毁了对英方不利的部分,使整个“双面间谍”案都缺乏透明度。
截至目前,英国尚未做出任何官方回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陆雨聆
- 最后更新: 2018-04-16 13:33:16
-
普京:再袭击叙利亚会导致世界性的混乱
2018-04-16 11:06 凉战 -
彭斯称古巴带头搞“独裁” 遭呛:炸叙利亚,你还有理啦
2018-04-15 15:21 拉美左翼 -
叙代表花半小时怒斥美英法:骗子、搅屎棍、伪君子
2018-04-15 14:45 叙利亚内战 -
“古巴导弹危机时能给出证据,为何现在不能?”
2018-04-15 13:02 凉战 -
71枚导弹被拦截?俄方晒清单,美国全否认
2018-04-14 22:55 叙利亚内战 -
美俄会冲突吗?特朗普试了一把“鼻血战术”
2018-04-14 18:29 凉战 -
美媒:美国在拉美的真空让中国人“乘虚而入”
2018-04-14 17:52 特朗普 -
联合国秘书长:冷战回来了
2018-04-14 15:15 凉战 -
巧了,今天是叙化武调查第一天
2018-04-14 15:13 -
美国刚说动手前没通知俄罗斯,法国就拆台
2018-04-14 14:44 -
俄方:叙化武攻击导演是英国,演员是…
2018-04-14 14:31 俄罗斯之声 -
美方:首轮打击完成 规模比去年大
2018-04-14 10:33 叙利亚内战 -
叙首都传来爆炸声 叙军击落13枚导弹
2018-04-14 09:31 -
美英法突然开打叙利亚 叙军奋起反击
2018-04-14 09:12 叙利亚内战 -
美商务部长要拉美别与中国贸易,拉美企业家有话要说
2018-04-13 23:00 中国-拉美 -
叙利亚化武袭击有证据吗?美防长:没有
2018-04-13 17:40 叙利亚内战 -
印度遭轮奸少女自焚维权 涉案议员:低种姓搞事
2018-04-13 17:24 印度强奸案 -
18名女子指控性丑闻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负责人辞职
2018-04-13 15:59 诺贝尔奖 -
特朗普:不骗你,真的在跟中国谈判
2018-04-13 12:16 中美关系 -
日本火速回应:欢迎美国重返TPP,但特朗普这个人…
2018-04-13 12:09 争议TPP
相关推荐 -
菲外长这波暗讽,说到本质了! 评论 90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 评论 40“十四五”草案为何没设GDP具体目标?发改委解读 评论 33全国工商联:“催生”政策效果不明显,建议奖补惠利 评论 355致敬!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集体揭晓 评论 56最新闻 Hot
-
菲外长这波暗讽,说到本质了!
-
“解放军战机7分钟到台北”,台媒又紧张了
-
“中国在5G领域领先美国10倍,现在是国家紧急状态”
-
“光进铜退”的背后,我国光纤用户93%的渗透率只是开始
-
美酝酿对俄发动“秘密网络攻击”,还扯上中国
-
“《纽约时报》在撒谎”?
-
“见这段视频疯传大陆,我只有一个想法:完了”
-
美媒:在非优势不敌中俄,美国要设法成为“首选伙伴”
-
“这次,中国外长态度强硬”
-
美国“挺凤梨”,自己人都吐槽
-
王毅:今天的外国记者,可以学学他
-
“一张499美元的中国警察照片,就是这么来的”
-
“希望更多学子报考集成电路专业”
-
世卫评估中国疫苗至今还没有结果,高福回应
-
可爱“小鹿头”背后,原来有这么多故事
-
“小火苗你饿了吗?喂你吃个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