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盛:全球经济增长仍存大幅下行风险 触底前保持防御性
最后更新: 2020-03-23 16:31:08财联社(上海,黄君芝)讯,高盛(Goldman Sachs)日前发表最新研报表示,宏观市场已经消化了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就目前而言,保持防御姿态是恰当的。此外,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遭受冲击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仍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并预计经济增长还存在大幅下行风险。
过去几周的暴跌意味着,基于市场的周期性增速或风险偏好基准如今更明显地处于衰退水平。尽管一些资产的波动幅度与全球金融危机(GFC)期间颇为相似,但大多数资产则不然。然而,正如高盛所写的那样,鉴于全球各地正在实施越来越严厉的检疫措施,这似乎不是一种过度的市场反应。
高盛的最新预测显示,此次衰退可能比上世纪80年代初和全球金融危机更为严重。此外,全球经济遭受冲击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高盛及其他经济学家们均预计经济增长存在大幅下行风险。
高盛在三周前发表的全球市场评论中传达的两个核心信息是,在风险资产上保持谨慎和防御性,并根据政策回应直接确定仓位,尤其是前端利率。高盛认为,降息的影响力基本上已经耗尽,但鉴于每天公布的政策支持(包括资产购买、财政政策等),短期反弹可能随时发生。
但更持久的复苏呢?是什么推动市场在危机中复苏?高盛指出,尽管目前情况正在迅速恶化,但市场发现很难预料损失的幅度,因此尾部风险受到了沉重的压力。而拐点往往是指市场能够在真正的复苏显现之前就限制这些尾部风险,持续的复苏则可能需要尾部风险全部消退。
因此,高盛指出,市场在危机中触底的真正原因是,尾部风险的降低。简单而言,为了让市场能够从当前的危机中持续复苏,高盛认为,市场将需要限制目前正盛的尾部风险,并防止新的尾部风险浮出水面。而更广泛的挑战是,这场危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来源和速度。它并非是从金融体系开始,逐渐蔓延至实体经济的,而是从实体经济的突然停滞开始,逐步蔓延至金融市场。高盛认为,这种停滞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为了更好地预计市场将何时触底、何时复苏,高盛列举了6大条件以供参考,并指出,在这些条件尚未满足前,应保持防御立场。
1. 美国和欧洲的感染率曲线趋稳或趋平
虽然起初极其不情愿,但主要发达市场近期已经转向更严格的隔离和防疫措施。中国股市2月份的优异表现表明,即使没有明确迹象表明经济损害已经结束,市场也可能会对遏制措施开始奏效的迹象做出反应。除非我们看到感染率曲线趋稳或趋平,不然很难预计经济所遭受的冲击何时会结束,这也是我们理解冲击程度的最低条件。
2. 经济中断的深度及持续时间变得明朗
随着许多主要经济体现在正经历着更剧烈的动荡,经济损失的确切程度和时间高度不确定。我们要强调的是,在当前这一事件中,持续时间至关重要。如果供应中断像我们预期的那样严重,那么持续2个月和6个月的差异在经济层面是非常大的。我们目前的预测是,最新一轮供应中断对美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将在4月份达到峰值,届时美国的月度GDP将比正常水平低10%左右,此后将逐步复苏。但如果看不到我们正在触底的迹象,就很难预计低谷的深度或持续时间。
3. 足够大的全球刺激
市场触底的特点是数据企稳以及强烈的政策反应。如今,政策回应赶在了前面,全球各大央行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宽松政策。虽然他们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怀疑这些行动还不能满足所有需要。我们可能还需要对企业贷款、甚至州和地方财政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如果所需救助的规模大幅增加,并非所有政府都能轻松扩大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
4. 融资和流动性压力得到缓解
除了经济冲击之外,融资压力和流动性问题也成为焦点,增加了经济风险。虽然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大央行已经祭出各大工具以缓解压力,但高盛认为,除非央行扩大其作为“最后买家”的角色,否则许多固定收益市场可能仍会出现错位。
5. 主要资产被严重低估,头寸减少
即使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冲击即将结束,如果估值接近(或超过)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那么即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风险回报也可能颇具吸引力。过去几周,我们看到各种资产大幅贬值,而现在可能出现了一些超低估值的资产。但总体而言,我们尚未处于全球金融危机或超跌水平。当前的危机正迫使风险在多个层面上转移,因为投资者不仅要应对波动性和信贷风险的上升,还要应对许多传统的多元化资产未能提供真正的保护。
6. 其他尾部风险未加剧
这场危机持续的时间越长,其他尾部风险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就越大。新冠病毒大流行引起的经济活动收缩不同于典型的经济衰退,至少从理论上讲,其复苏速度应该会更快,除非经济收缩和市场反应导致其它因素崩溃。这是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尤为需要关注的问题:美元进一步飙升、更低的油价及其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以及政治因素及其对主权债券利差和融资的溢出效应。
总而言之,高盛强调,本次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性质截然不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银行和金融体系处于冲击的中心,其影响波及到实体经济。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冲击存在于实体经济,其影响波及整个市场和金融体系,各国央行可能更有能力保护金融体系,而不能在短期内填补整个经济的收入损失。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的“灵丹妙药”是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所没有的,即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临床治疗。它们不仅可以减轻卫生系统的压力,而且最终,一种可靠的疫苗将明显对病毒和市场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外,各国应对失业激增的能力也可能各不相同。而政策回应的力度和有效性、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和央行职责的不同限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影响,可能会导致最终结果超出市场迄今能够预测的程度。
标签 高盛- 原标题:高盛:全球经济增长仍存大幅下行风险 触底前保持防御性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中信证券去年人均薪酬福利77万 8名高管年薪超900万
2020-03-23 16:10 -
【地评线】大河网评:疫情之下,数字经济催生“三新”迸发
2020-03-23 15: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恒大“踩线”完成销售目标,新能源业务“处于投入期”
2020-03-23 13:30 上市公司 -
TCL首夺电视LCD出货量第一,折叠屏订单仍逊于京东方
2020-03-23 12:44 上市公司 -
荔枝网评:在复工复产的“田野”上追赶春光
2020-03-22 20:41 -
国家外汇局:跨境资金流动稳定 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2020-03-22 16: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科技部推出九大“硬核”举措
2020-03-22 16: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证监会:境外市场的剧烈波动对我国市场影响是可控的、有限的
2020-03-22 16:03 -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金融支持复工复产措施正在产生显著成效
2020-03-22 16:01 -
国资委:中央企业用好金融“工具箱”激活产业链上下游
2020-03-22 11: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股再大跌,道指跌逾900点
2020-03-21 07:53 美国经济 -
在战“疫”中推动我国法治建设
2020-03-20 21: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蓝帆医疗称已收到美法英等国订单
2020-03-20 16:41 上市公司 -
美股熔断时,“哄抢”沃尔玛
2020-03-20 14:15 上市公司 -
视觉中国恢复正常运营,整改百日市值蒸发超30亿
2020-03-20 11:16 上市公司 -
中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驰援海外 13家上市公司在列
2020-03-20 09:31 上市公司 -
微涨1%,道指重回20000点
2020-03-20 07:35 美国经济 -
美联储与九国央行建立临时美元互换机制
2020-03-19 23:04 美国经济 -
证监会批准开展液化石油气期货及期权交易
2020-03-19 21:47 投资 -
美联储压箱底的工具还有什么?
2020-03-19 20:24 美国经济
相关推荐 -
涉多个知名品牌!翻新卫生巾、纸尿裤竟被二次销售 评论 87“争夺软实力确有挑战,但中国产品表现堪称惊艳” 评论 35颠覆国本?特朗普“擅闯”司法部 评论 151“商飞进军越南,更进一步” 评论 73警惕!G7声明竟未提“一个中国” 评论 578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