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潮观鱼:中国电影“已亏损十年”?业界巨头都在聊“如何省钱”
最后更新: 2025-06-17 23:21:34【文/新潮观鱼】
毫无疑问,2025年是中国电影非常困难的一年。开年春节档《哪吒2》创造百亿票房奇迹之后,院线陆续上映的电影票房普遍达不到预期。用《哪吒2》制片人、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话来说:“目前情况下,同样的影片在此刻上映,我们只能按照过去的40%~50%来预估票房。”
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来自上影集团、万达影业、光线传媒、大麦娱乐、华策影视等业界头部公司的高管,以及黄建新、李少红、文晏、董润年、陈茂贤、魏书钧等著名导演在圆桌环节并不回避“影视寒冬”的客观境况,并且从各自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度思考入手,表达了应对“寒冬”的自救策略——“节衣缩食”是当务之急,但从长远看,“改变运行机制”则是治本之策。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现场 新潮观鱼摄
拍摄、宣传、扶持新人,统统“降本增效”
作为给电影资金投入的影视公司,大佬们首先寻求的方案是我们很熟悉的“降本增效”——也许市场不需要那么多电影,拍电影不需要那么多钱。
“我们现在生产了太多的电影,而这些电影是观众不需要的,是跟其他的娱乐形式相比没有竞争力的,所以我们要减少电影的拍摄数量,提高电影的竞争力和必看性。”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说:“中国电影高峰期每年生产上千部,我看保留其中的一半,五六百部就可以完全满足需要。”
大麦娱乐总裁李捷也表示,今年制作成本必须要下降。李捷认为,市场的传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票房和制作成本不在一个周期,如今票房端下降了,制作成本随之下降是必然的。
“我们最近一些过会的项目,包括正在筹备的项目,它们制作成本、主创片酬以及其他成本依然沿用市场最好的那段时间的成本标准,这样下去会导致严峻的制作成本问题。”
不仅是制作,宣发成本也得砍:“最近我们也在讨论传统的路演、首映物料的有效性,甚至短视频到底对电影票房的转化有多大的作用?很多观众可能会去看短视频,但其实最终并没有买电影票。传统的手段不再有效,新的手段在哪里?”
“从我们的角度还是希望第一要做好电影的性价比,更加强调中小成本。”
作为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陪伴了很多青年导演孵化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其中不乏成功的经典案例。但她目前的烦恼是,现在的青年导演在“处女作”上花费太多了。
“我当年做煎饼侠的时候1200万拍一部电影,现在俨然1.2个亿好像都拍不了一部电影。随着那一批新力量导演的成功,导演们都有更高的追求,大家都在追求工业标准的拉升。这就意味着高投入,意味着内容周期变得更长,原来一年到18个月可以拍出一个电影,现在这批新力量导演都要在3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出一部电影。”
AI和虚拟拍摄也是影视公司追求降本增效的途径。李捷说,现在他们要求,在电影拍摄部分,虚拟拍摄的比例不能低于30%~40%,用以减少置景的成本。同时他也坦言,新技术的应用尚未能在短期内产生效果。
“外部资金枯竭”拉响警报,800亿票房中国电影才能不亏钱?
电影成本的上升、票房的缩水,直接导致的危机就是投资枯竭的风险剧增。当投资电影很难获得收益时,外部资金就会知难而退。
“每年电影行业产生的整体亏损可能达到上百亿,甚至一二百亿,而且至少10年来整个行业都是在亏损,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的投入一定会中断。”王长田说:“现在很多影片、包括一些大片在拍摄的过程中资金链就断了,只能又开始融资,而这种现象我觉得以后可能会更普遍。”
李捷也提到了外部资金的重要性:“我们所有的行业的资金全部是在我们的市场内部行业在流转,没有大量的外部资金进入电影行业,可以这么说是若干个电影公司用自己的钱拍电影,结算完钱再继续投电影。”
《唐探1900》的拍摄地乐陵影视城 网络
由于当下电影市场有60%~70%的项目存在亏损的风险,导致了净资金的消耗率每年下降10%~20%。李捷担心,如果没有大量的观影人次作为支撑,投资方的资金和信心将会继续受到挫伤,外部资金的注入也就更加困难。
据统计,2024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为424.02亿元人民币,总观影人次为10.01亿,而中国电影票房的巅峰值为2019年的642.66亿元人民币。全中国2万家电影院、9万块银幕,票房要卖到多少钱,中国电影才能“扭亏为盈”?如果只靠电影票,资深导演、制片人黄建新给出的答案是惊人的“800亿”。
“算上卖饮料爆米花以及周边产品,卖到600亿到700亿影院才可以生存。”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那个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的老人陈彼得走了
2025-06-17 12:13 -
改编刘慈欣小说进展如何?《海上钢琴师》导演这样说
2025-06-16 17:18 新潮观鱼 -
“亚洲第一红毯”星光熠熠
2025-06-15 19:22 新潮观鱼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来了!6月的“魔都”为电影闪耀
2025-06-13 18:04 新潮观鱼 -
从“译意风”到“中国一歌”,这里藏着中国电影的秘密
2025-06-13 15:41 新潮观鱼 -
考古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辛德勇等多学者质疑
2025-06-09 12:09 考古 -
比春运票还难抢?《八旬老妪剿匪记》成上影节“最大黑马”
2025-06-06 15:26 新潮观鱼 -
六旬老人跳飞机,好莱坞个人英雄时代的最后一舞
2025-06-05 14:15 新潮观鱼 -
这届白玉兰也太难选了
2025-05-30 15:57 新潮观鱼 -
刘若英致歉
2025-05-27 10:56 -
热搜第一!叶童宣布终止
2025-05-25 10:05 -
《歌手2025》,还能打翻身仗吗?
2025-05-24 17:42 新潮观鱼 -
朱媛媛的离世,为何触动了普通人?
2025-05-23 14:16 新潮观鱼 -
“大民”悼念“云芳”
2025-05-21 15:02 -
女演员李凯馨前助理致歉,称“辱骂国人”录音为剪辑合成
2025-05-21 12:48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2025-05-20 07:33 -
台当局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别急…
2025-05-16 19:18 新潮观鱼 -
品牌破局还是自降身价,茅台需要明星代言吗?
2025-05-14 11:12 新潮观鱼 -
《水饺皇后》拍成这样,为什么可惜?
2025-05-08 14:15 新潮观鱼 -
对话“腰部”演员:与其等着被选,不如主动刷脸
2025-05-06 15:01 新潮观鱼
相关推荐 -
“把尊严和自由交给农场主,特朗普这是在搞奴隶制” 评论 21“颠覆!中国又一数据远超欧盟,几乎追平美国” 评论 72“越南这么做可能惹恼中国,值得吗?” 评论 120欧盟又“软”了,推迟反制美国关税 评论 152不顾一切制华,特朗普政府里的最大吹鼓手就是他 评论 7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让移民工人把自由交给农场主,这就是奴隶制”
-
拜登承认了,“特朗普也用过”
-
“很遗憾,这就是巴勒斯坦人的集中营”
-
伊朗外长已启程来华
-
特朗普硬是赖在C位…
-
特朗普又抱怨上:普京白天说话客气,晚上就把所有人炸个遍
-
“西方矿企墨守成规,中企做得更好”
-
“颠覆!中国又一数据远超欧盟,几乎追平美国”
-
“越南这么做可能惹恼中国,值得吗?”
-
“中美对欧洲的看法,倒是挺一致”
-
为对抗中国,美国人又想一招:旧手机、旧电脑…
-
“欧盟四大国过半受访者支持英国重新入欧,但…”
-
欧盟又“软”了,推迟反制美国关税
-
黄仁勋:中国军方才不会用美国芯片,人家有这能力
-
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发声,网友不买账
-
特朗普: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欧盟付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