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星环科技朱珺辰:大数据和云原生技术融合,中国已经做到事实上的国际领先
最后更新: 2021-10-28 11:50:15【导读】 7日-10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星环科技也将以大会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会。在大数据时代,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怎么样了?在基础软件领域,我们又有哪些“硬气”的资本?日前,观察者网就此话题对星环科技联合创始人朱珺辰进行了专访。
【采访/观察者网 周毅 编辑/周远方】
“在大数据和云原生技术融合等方面,中国已经做到了事实上的国际领先,并能引领行业发展”,星环科技联合创始人朱珺辰表示,以星环科技提供的基础软件服务为基础,在金融、交通、政务、能源和安全等诸多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国产软件的自创、自建、自用、自有。
这不仅摆脱了对国外公司的依赖,将核心软件掌握在自己手里;也验证了国内自研软件生态和自研硬件生态的结合道路,是切实可行的。
与此同时,朱珺辰先生也向观察者网指出了业内存在的部分客观现状和问题,例如人才紧缺、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虹吸效应”过于强劲、大数据服务产能供给不足等。
星环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大数据基础软件的“独角兽”企业,也是上海抗疫功臣“随申码”的底层数据库系统及高并发数据服务提供商。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星环科技以大会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亮相。
图源星环科技
在大数据时代,中国软件行业发展得怎么样了?在基础软件领域,我们又有哪些“硬气”的资本?观察者网专访整理如下。
观察者网: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星环科技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场景?在哪些领域我们达到了国际水平,实现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
朱珺辰:我们现在主要专注于基础软件领域。星环科技最早从大数据相关产品开始发力,后面逐渐覆盖到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领域。目前,我们拥有非常庞大的客户群体。
我们聚焦分析型数据库场景,并为其提供配套支持。在容器和云原生的融合等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星环科技是最早通过TPC-DS基准测试的,也是最早把大数据和AI服务,以容器云的方式、云原生的技术,打造成大数据云产品的。
观察者网:国内其实也涌现了大批同行业企业。他们的发展方向大致是怎样的?大家存在哪些不同?
朱珺辰:在大数据平台原创性上,大家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
星环科技的大数据平台是基于分布式技术实现的。星环科技旗下数据库产品,基于分布式架构,得到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和产品实现。但有很多同行,它们的数据库是在传统的MPP数据库架构基础之上,进行优化和演进。在这一点上,大家还是存在差距的。
以数据库为例,我们引入了多模数据库的架构,并通过容器技术,实现了统一的资源管理调度、统一的存储管理、统一的计算引擎,以及统一的SQL编译引擎。各种产品数据,诸如图计算、搜索、批处理和交互分析,都可以基于上面的模态而存在,从而促成技术实现。
整体而言,一方面,这条技术路径可以让我们的产品形成一个整体,以多模数据库的形态,去应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另外一方面,我们的项目研发也会更加高效。以模块的形式,很多环节可以复用,并不需要重复“造轮子”。由此来看,大家在技术架构和演进框架上,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观察者网:国外竞品的发展情况如何?
朱珺辰:放眼国外,在大数据领域,诸如Cloudera这类国外公司,发展都比较早 。不过它们相对而言更侧重开源的控制权。Cloudera今年开始修改它的收费策略,要求所有的版本都需要付费。像国外的这种“免费午餐”,今后越来越难“吃”到了。
在我们喊出“大数据和云原生技术融合”,并产生了一些相关业务价值之后,Cloudera也沿着这条路线展开了引进和开发。按照其说法,他们在2019年开始尝试有关技术,并于今年上半年取得了初步成果。因此在技术方向上,我认为星环科技发挥了引领作用。
国外公有云的发展相对来讲是比较迅速的,其接受程度也更高。一些国外公司的发展模态是基于公有云,构建其配套的数据分析产品和相关工具栈。这是国外竞品的基本情况。
观察者网:国内外的发展状态,用“差距”来形容更恰当,还是用“差异”来形容更确切?
朱珺辰:我觉得在大数据领域,“差距”是谈不上的,国内的技术在某些领域更为领先。
在具体的技术实现上,国内外会存在不同。但在发展路径上,国内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在慢慢缩小。就大的发展方向而言,大数据技术是市场以及客户需求在推动的,因此在认知方面,大家的差异会不断趋同。况且在大数据领域,中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毅 
-
中兴通讯终端芯片自研率过半,3年内冲刺世界500强
2021-10-27 11:30 上市公司 -
1-9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4.7%,两年平均18.8%
2021-10-27 10:12 中国经济 -
美官员:美国想保住超级大国地位,这5项技术必须领先
2021-10-25 20:26 美国经济 -
上交所:将发布中证碳中和指数及相关ETF产品
2021-10-25 19:29 中国经济 -
美国公司谈在华成功秘诀:学中文、生产本地版本设备
2021-10-25 16:31 -
财政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
2021-10-25 11:39 -
储户28亿存款不知情下遭质押担保,渤海银行:已报案
2021-10-25 10:18 -
国内市占率不足15%,国产EDA如何破局?
2021-10-25 10:14 科技前沿 -
家乐福盒马斥山姆涉嫌“二选一”:供应商大量买回自己的货品
2021-10-25 09:36 大公司 -
从新央企组建到民营涌现,星辰大海我们来了!
2021-10-23 19:48 航空航天 -
基辛格:认识中国人民这50年,他们做出惊人贡献
2021-10-23 16:46 -
被美国“拉黑”后,华为中芯国际仍获上千亿美元出口许可
2021-10-22 17:24 上市公司 -
光刻机巨头EUV出货量创新高,材料短缺将拖累业绩
2021-10-21 17:35 上市公司 -
国家发改委:“打压民营经济”的曲解和杂音毫无根据
2021-10-21 12:39 -
恒大200亿港元股份交易告吹
2021-10-21 11:00 大公司 -
日媒再炒中国5G建设放缓,这次理由竟是“芯片用光”
2021-10-21 10:56 上市公司 -
前三季度人均收入:9省份高于全国平均,上海5.9万居首
2021-10-21 08:21 中国经济 -
限电、供应链危机倒逼企业转型,数字化是出路吗?
2021-10-20 20:17 数字化转型 -
易会满:必须深刻认识资本的“双重性”,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
2021-10-20 18:07 金融圈 -
种植牙集采,董事长亲自怼股民,“牙茅”怎么了?
2021-10-20 16:44 股市
相关推荐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评论 136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宇宙中最古老恒星遗迹 评论 183第一条去年通车,第二条今日开工,第三条计划投建 评论 148来了!2023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评论 2192023高考今日开考,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
主持人发表涉港台不当言论,全场响彻“China”
-
没完了!英国还盯着中企产摄像头,这次真要拆
-
扎哈罗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应,他们把一切归咎于俄罗斯
-
对华出口暴跌,韩国竟甩锅中国
-
来了!2023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
俄国防部公布“击毁豹二视频”但……
-
多家美媒密集放风:布林肯将在未来几周内访华
-
“美国事先知情”
-
布林肯访沙遭中东媒体“泼冷水”:再见美国,你好中国
-
美对华政策“两头挨批”,他叫屈:我们其实很努力
-
他也放风:“期待”有机会与中方同行交谈
-
普京听取汇报,俄方称水坝遭乌克兰蓄意破坏
-
亲历第20届“香会”,600位代表最关心什么?
-
“与中国‘脱钩’不可行,将付出巨大经济代价”
-
美媒已经开始害怕了:这样的AI假信息恐淹没明年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