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公民同招”新政,对楼市影响几何?
尤其2020年严格落实“民办摇号”,通过进入民办名校而免除进入家门口垫底水平公办学校的可能性被基本消除了,这立刻引发了很多中产阶层恐慌性抢购学区房。[全文]
-
“双十一”突然大举卖房,怎么回事?
阿里巴巴和易居共同成立“天猫好房”平台。百强房企中有60多位董事长、总裁级别的大佬前来站台。但其实各有算盘。[全文]
-
房地产周期真的消失了么?
2005至2015的11年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3次持续时长3-4年的完整周期,而2015年至今的房地产周期却打破历史规律,房地产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各线城市都出现分化。房地产周期真的消失了么?房地产周期消失后,整个房地产市场又以什么样的形式运行?[全文]
-
中国房地产为何过热?
现在中国老百姓自己拥有房产的比例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但抱怨也是最大的。中国房地产问题这么严重,实际上涉及中国政府曾有的一个错误概念,认为经济成长的动力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拉动消费。这其实是完全违背科学规律的。[全文]
-
基建投资“再发力”,楼市会受益吗
事实上,“高位平衡”就是当前管理层对楼市的基本态度。楼市在高位能够平衡,不仅能稳投资、稳预期,还能为经济转型、财税改革等腾出空间。棚改最后的“三年攻坚”、农村危房改造等都是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宝贵的增量,也是基建的一部分。[全文]
-
调控房价,不能只靠限购
目前,房地产限购正在不断强化,商品房供给在整个房产供给中的占比也在下降,一些城市还在通过限价政策将房价人为地设定在调控目标上。这些都是走回计划经济的征兆。没有了房地产市场,房价可能不再是问题,但房地产和住房的问题只会更加激化。[全文]
-
房地产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这是重庆的试验与思考
供不应求的城市应多供地多造房;供过于求的地方不应再批地。规划时就要以人均40平方米作为底数,最多上下浮动15%,不能由着开发商蛮干。政府也绝不能短视,只图短期GDP,否则就会弄一堆烂尾楼最终经济熄火。这是5月26日黄奇帆在复旦大学“中国大问题”讲堂的演讲。此文为作者修订的权威版。[全文]
-
还留在北京的,都是没有退路的
最近,被学区房逼离北京的爆文一篇接一篇,有人说是“阶级门票高涨”,有人说是“货币信仰裂痕”,还有人说是“政府用政策赶人”,大家说得都对。但我非常好奇的是,在这个城市里,还活着822万常住外来人口,他们为什么不跑呢?我们还是用数字说话吧。[全文]
-
征收房地产税 对房价影响有多大?
房地产税和房产税,一字之差,已经把部分媒体都搞晕了。日前,国家明确提出支持对房地产税进行探索创新。虽然还是个概念,但这一税种能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几大症结:70年使用期限的问题;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个人住宅的持有成本。一旦开征,对各地房价会有何影响?[全文]
-
2016楼市调控全纪实:今天你限购了吗?
二孩政策落地、首付门槛降低、去库存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使得2016年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史上政策大爆炸的一年;同时,由于部分城市房价高烧不退,20余个城市先后出台楼市调控政策,重启限购限贷。[全文]
-
房价越调越高,是把开发商定位错了
任志强说“我只为富人建房”。我认为他说的没有问题。事实上,我们把开发商的定位定错了,开发商为普通人盖房才导致了当前问题。1990年代曾发展良好的“住宅合作经济”在98年房改后偃旗息鼓,当前应重启这一改革思路,从而跳出“房价越调越高”的困境。[全文]
-
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场主流看错了什么
与市场主流解读不同,我们并不认为“稳增长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地位下降”。从会议全文看,稳增长依然非常重要。我们也不认为中国房地产投资会大幅下滑。在城镇化阶段,居民就是应当向大城市集中,这是各国的共同经验,是无法阻挡的社会发展规律。[全文]
-
楼市之辩:调控后北上广房价会跌?
16日,五位企业界、机构经济学家齐聚复旦热议房产新政,政府密集出台调控政策,备受瞩目的北上广及二线城市房价是涨是跌? 中国楼市究竟有没有泡沫?13年来,中国房地产在调控—上涨之间循环往复,有没有释放风险,又能促使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解决之道?讨论很精彩,进来看下吧。[全文]
-
房价这么高,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买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房价,似乎再合适不过。在高企的房价面前,不管是IT狗,还是金融狗,似乎都是刍狗。房价这么高,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买?或者换个角度问:这些人不买房的话,还能买什么?[全文]
-
苏州每平米房价四天跌9千?赶紧压压惊
今天,一则“苏州每平米房价四天跌9千”的消息刷爆了网络。房价四天跌9000,即暴跌41%,众多官方媒体竟然一致转发这样的消息,实属罕见。由于相关报道都未对数据进行解读,而采用了有标题党嫌疑的做法,令不少网友怀疑数据的真实性。只要稍微进行查证和分析,就能还原真相。[全文]
-
房价上涨 是因为货币超发?
看不到房价攀升背后的长期供需矛盾,而只是归结为货币信贷的增长,是一个危害巨大的错误判断。既然货币并非房价长期上涨的主因,就不难理解为何过去十年我国数轮的货币紧缩都无法改变地产价格的上涨趋势——短期内抑制地产需求,却为下一轮房价报复性反弹埋下了种子。[全文]
-
香港楼价又火了,李嘉诚们在助推?
香港楼市在大跌之后,今年夏秋以来,开始转暖,甚至到了市民见盘必抢的地步。连离开香港住宅市场四年的李嘉诚都回港拿地了,这背后是什么资本力量在推动?美联储加息频放鸽子,资金还在全球泛滥推动楼市?或者英国脱欧的影响,还是深港通带动内地资金南下?[全文]
-
老岳父说 房价是不能涨到天上去的!
泡沫本来就是个没有标准的概念,多少算泡沫,以及到什么程度算绝境,都不好说。泡沫这东西就像真爱,唯一能够确定它存在的东西就是它的摊牌。只有真不爱可以被确定,就像只有泡沫破裂可以证明泡沫存在过。但说到爱,还得看看老岳父……[全文]
-
房产税征收还有一个好处是……
房产税的缺失还是当前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矛盾的一大根源。我国地方政府热衷于规划大量的写字楼而不是住宅,因为规划写字楼意味着会吸引公司前来注册,也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税收,这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根本动力;如果规划住宅,只是一次性收取土地出让金或者二手房税费而已,反而要承担大量的教育、医疗等支出责任。[全文]
-
“地王”的黄昏
上海等地地王频现,舆论一片哗然。地价上涨确定无疑了,那未来房价将会走向何方?房价上涨能带动房屋销售,但难以带动库存去化。原因在于:房价上涨不仅刺激购房者出手,也刺激地产商不惜代价开工新项目。如果房价不能持续前些年的高速上涨,地王们的算盘很可能就要落空了。[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重拳之下,上海学区房“帝国”加速崩塌
-
深圳七部门出手,140万粉大V涉“教唆炒房”被查
-
住建部约谈5个城市政府,要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
涉嫌教唆炒房人骗取购房资格,大V“深房理”被调查
-
闪爆事故致6人死亡,龙净环保回应:要全面检查
-
信心是金,禹洲林龙安的多线突围
-
“狙击”学区房
-
集中供地还没入市,这两家央企已经“杀疯了”
-
财政部: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
Z世代的新租房阵地“闲鱼”,离被中介攻陷还远吗?
-
近十年负债率均超90%,冲千亿的鲁商发展能否逃出“低毛利魔咒”?
-
5家上市银行个人房贷超标!还有多家逼近红线
-
温州“用房留人”:外地迁入人员新购住房可享补助5万元
-
高速扩张之后,“白衣骑士”远洋业绩增速显“疲态”
-
“业绩造假”风波两年后,佳源国际千亿野心遥遥无期!
-
“三道红线”转绿,融信下一步解决“利润”大关
-
背靠“大树”外拓不足,中南服务IPO“受检”
-
万科毛利下滑,利润增速受计提损失影响
-
三道红线成功降至“绿档”,黄朝阳“裂变”中骏
-
佛山收紧公积金贷款,个人贷款最高额度由50万降为30万
-
-
· 中国房市 ·
-
“买手”孙宏斌谋变:今年处置资产会比较坚决
-
华润置地透露3月底将累计为商户免租超10亿
-
融创万科等8成房企销售双降,恒大“线上卖房”业绩翻倍
-
千万豪宅水泥一抠就掉,施工单位却说质量合格?
-
北京房租跌至近两年最低水平
-
男子买学区房女儿无法入学 打听情况后他肠子悔青
-
每平米23万!这套“老破小”房子双11拍卖被疯抢
-
13平米“学区瓦房”要卖35万?连门都没有…
-
又一座城市现“白菜价”房子:最低每平米仅100元
-
长租公寓不到两年“阵亡”16家,行业面临资金投入退潮
-
15000元一平买的房,嘿,没“门”!
-
这座城市“半价”就能买地铁附近新房?小心上当
-
这套13平的学区房卖了200万 权威人士:不一定能入学…
-
去年 44%提取公积金的人是为还房贷
-
5000万成交!曾流拍的杭州豪宅被神秘买家拿下
-
多个一二线城市房租下降,你感受到了吗?
-
央视调查鹤岗“白菜价”楼房,几万一套的真相是…
-
买二手房当婚房很掉价?
-
第三方检测自如三居均超标 只送来…
-
男子一口气买整层楼15套房 大面积敲墙吓坏邻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