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76集:中国北斗 创新前行
最后更新: 2021-09-16 08:21:12【导读】 2021年9月16日至17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长沙举行,将推介北斗产业发展成果,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北斗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许多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中国亮眼的科技名片。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总设计师林宝军,曾在《这就是中国》系列节目中解读北斗系统艰辛的发展历程。观察者网在峰会开幕之际,再刊本文,以飨读者。
“北斗的成功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它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复兴的史册。”
“我们这个团队是81个人,平均年龄31岁,用了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干了美国二十年要完成的技术跨越。”
“北斗人是如何做到能够一心一意奉献在北斗这样一份事业上面呢?”
2020年10月19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76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总设计师林宝军先生一起对北斗系统的意义进行解读。以下为观察者网根据节目内容整理的文字稿。
张维为:
今年(2020年)的7月31号上午,习近平主席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会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使我想起了1964年10月16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天傍晚,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3000余名演职人员,当时他们是集体照相,照完之后退场,主席和周总理轻轻地说:“要不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总理于是非常高兴地回到大厅,在扩音器前说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下午3点钟,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了!”顿时,全场欢声雷动,大家蹦呀,跳呀。总理告诫大家:“你们要小心,不要把地板跳塌了哟。”
总理要求大家暂时保几个小时的密,因为电台还没有正式广播,先不要随便传出去。然后周恩来总理充满激情地摇动手臂,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个形象永远定格在几代中国人的脑海中。
今天,随着中国全方位的崛起,我们欢呼跳跃式的庆祝比过去少了,因为大家对层出不穷的建设成就有点习以为常。但我还是要说,北斗的成功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的意义不亚于我们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复兴的史册。我们也想借此机会,向所有的北斗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包括今天到场的林宝军总设计师,你们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也借此机会向我们所有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大家知道,1990年夏天,海湾战争打响。当时美国的GPS定位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只有8颗卫星,但已经可以主宰整个战局了。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通过卫星准确定位与弹道导弹结合等一系列手段全面击溃了伊拉克军队。
随后,1993年7月23号,又发生了“银河号”事件。美国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当时,“银河号”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但美国局部关闭了该船所在海区的GPS服务系统,使“银河号”无法继续行驶。尽管中方强烈抗议,但美方坚持要检查船只。后来,中方建议由第三方与中方一起检查,最后是在沙特阿拉伯的达曼港,中国检查组与沙特代表团共同进行检查,而美国派遣的专家以沙特代表的技术顾问的身份也参与其中。对该船全部集装箱的检查证明,“银河号”没有美方指控的这些化学品。所以美国代表不得不签署否定其指控的检查报告。中国要求美方道歉并给予赔偿,但美国既不道歉,也不赔偿,显示了霸权主义的傲慢,当然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中国启动了北斗一号系统的建设。北斗首星的发射是2000年的10月,一个多月后,第二颗北斗卫星也被送入太空,中国成为美俄之后,第三个建成卫星导航的国家。2002年,欧盟发起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国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却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同时又以推动大中东地区民主化为由,发动了这场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据说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自己用精度1米的军用GPS系统,而给欧盟国家的只是精度10米的民用GPS系统,使欧盟觉得受了歧视,所以更加坚定了推进自己的伽利略计划的决心。
由于当时欧盟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中国也有自己的需求,所以双方签署了协议,联手开发伽利略系统,但是合作并不顺利。美国威胁称,如果中国利用伽利略系统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的话,美国将对伽利略系统进行干扰甚至攻击。于是,欧盟给中方的参与处处设限,连欧洲媒体都说“中国人感到被严重利用,甚至羞辱了”。2006年,中国退出了伽利略计划。
我记得去年我们《这就是中国》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有观众问起西方老是不理解中国怎么办,我说不要太介意,我举了一个例子,我说我刚刚去过德国,谈“一带一路”倡议,当时与会的一些西方学者横挑鼻子竖挑眼,我说,你们要汲取中欧伽利略项目合作失败的教训,中国不会等你们的。当时我记得我们主持人何婕补充说,我们可是高铁,说开就开走了。
2006年我们退出伽利略计划后不久,北斗就遭遇了一场大考,就是原子钟。卫星在太空定位主要用时间来计算空间,卫星的原子钟决定了测距精度。原来有一家瑞士公司承诺出口原子钟,但要求它必须用在欧洲伽利略系统上。在北斗转成独立研发之后,瑞士公司就终止了合作,所以原子钟也只能由中国自己来制造。北斗团队的科技工作者在无数日日夜夜的奋斗之后,最终研发成功,其精度为30万年仅误差1秒,部分指标甚至超越了GPS和伽利略系统。
接着,北斗又遇到另一个重大考验,就是如何与地面站接通的问题。大家知道,美国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军事基地,所以它可以很容易地在世界许多地方建立地面站,而中国无法这么做。为此,北斗团队发明了让卫星互联的星间链路,英文叫crosslink。只要有一颗卫星在中国领空,其它卫星便能通过它,联系到国内地面站,从而实现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
以遥感卫星为例。遥感卫星对全球的地面进行测绘时,一般只有卫星经过国土境内时,才能将其收集到的图片信息传回地面,而通过这个星链,遥感卫星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
我这里讲一个让我颇有感触的例子。1985年7月,我陪同国家主席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访问加拿大时,在渥太华参观了一个叫Dipix的遥感卫星技术公司。公司总裁为我们详细地、非常专业地介绍了他们遥感卫星图像处理技术。我们的李先念主席听完之后,说,我想你讲得很好,但我基本没有听懂。周围人都笑了。他接着说,不过没有关系,我们代表团的李鹏副总理能够听懂,我让他提几个问题。随后李鹏副总理就问了几个问题,我记得他问了遥感卫星技术在加拿大减灾防灾应用的情况。后来李鹏副总理说,你们的技术确实很先进,不少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我之所以感叹,就是在过去的三十来年中,中国技术的进步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中国今天已经拥有世界最庞大的遥感卫星群,超过美国、俄罗斯之和,我国能够通过卫星观察整个地球的表面,包括美国的航空母舰在哪里游弋。今年中国的汛情非常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在全国的防汛减灾工作中,我们的北斗综合减灾项目,利用我们北斗的终端移动4G+多网络融合的通信系统,以及我们的遥感卫星群,为有关部门提供实时的灾区灾情的信息,有效地帮助了我们的防汛工作。不仅防洪,北斗也助力了这次伟大的抗疫。比如,北斗高精度的测量火线驰援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北斗的全国道路货运车辆监督和服务平台,持续推送和防疫有关道路运行的信息等等,保证了防疫救援物资的一路畅通。
- 原标题:中国北斗 创新前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南通通报城管拎摔老人:行拘15日,罚1千元
2021-09-16 07:59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1例:福建福州人,重点人群核酸中发现
2021-09-16 07: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四川泸县6.0级地震已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2021-09-16 04:41 地震 -
“莆田的少年很坚强!”
2021-09-15 23: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朝阳临时封控区域已解封
2021-09-15 22: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台风灿都重新加强还“蓦然回首”…
2021-09-15 22:19 -
港府:7名区议员宣誓无效,区议员资格被取消
2021-09-15 20:49 香港 -
中央网信办:不得利用任何形式诱导点击、诱导下载
2021-09-15 20:33 -
河北男子将孩子从29楼扔下,已与警方对峙10小时
2021-09-15 19:20 -
蔡英文民调因BNT回升,岛内媒体人痛斥:这有天理吗?
2021-09-15 18:50 -
莆田新增33例确诊详情:16人为学生,最小3岁
2021-09-15 18: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央行:南向通年度总额度5000亿元
2021-09-15 17:21 香港 -
北京朝阳区出现疑似病例,部分楼区暂时封闭
2021-09-15 17: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今天,赵立坚现场展示一张漫画
2021-09-15 17:03 美国一梦 -
乱港分子企图在台“组织化”,扬言要走进校园“进行培力”
2021-09-15 17:00 香港 -
任正非谈为什么还要拼命研究6G
2021-09-15 16:40 -
“中国空间站自然用中文”
2021-09-15 16:38 航空航天 -
民警盗用嫌疑人微信消费,一审被判三年零三个月
2021-09-15 16:20 扫黑除恶 -
-
相关推荐 -
“很不幸,东盟正被迫陷入对中国的‘经济冷战’” 评论 108驻韩大使邢海明:赌中国输的人今后一定会后悔 评论 283三部门就惩治网暴公开征求意见,这些情况应从重处罚! 评论 427美媒称中国要在古巴建间谍基地 美国古巴同时辟谣 评论 277中国代表质问三国:岂有此理! 评论 219最新闻 Hot
-
三部门就惩治网暴公开征求意见,这些情况应从重处罚!
-
布林肯在沙特称:没让任何人在中美间选边站,但是…
-
欧盟达成“历史性”协议,违者按人头罚款15.4万以“充公”
-
为向国会要钱,美助理防长炒作“中国核威胁”
-
“澳将先接收两艘美军现役核潜艇,然后购买一艘新潜艇”
-
“沙特脸上笑嘻嘻,私下曾威胁让美国‘大出血’”
-
亚裔考生“美国高考”几乎拿下满分,被六大名校拒之门外
-
拒绝被引渡到美国,阿桑奇在英发起“最后一搏”
-
美英签署“大西洋宣言”,妄称“中国占西方便宜”
-
到底邀不邀请中国?
-
又盯上中国无人机了
-
德国果然成了欧元区的“害群之马”
-
继众议院后,美参议院也要给中国戴“发达国家”帽子?
-
美媒称中国要在古巴建间谍基地 美国古巴同时辟谣
-
朔尔茨:我们决心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但…
-
特朗普又要被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