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62期:谈谈战略思维
最后更新: 2020-07-12 13:28:03“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毛主席的战略思考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结果一仗定乾坤,换来后来70年的和平。”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这场疫情已经把中国推到世界最前台,西方世界此时此刻正处在最不自信的时候,他们对中国制度的成功、战疫的成功,惊恐万状,当然也是西方极端势力反华最歇斯底里、最没有底线的时候。”
6月22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62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健教授,围绕战略思维来展开讨论。观察者网整理节目内容,以飨读者。
张维为:
毛泽东主席早在1956年就说过,“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球籍”。当时毛主席考虑的主要是钢产量,中国的钢产量1993年超过了美国,中国制造业规模2010年超过了美国,中国经济总量根据购买力平价2014年超过了美国。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中国的现代化要分三步走,最终要让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并向全世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加优越。习近平主政后就提出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提出“两个一百年”的战略规划。
纵观这个世界,能够这样进行长远战略思考和规划的只有中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担当党”,而不是西方模式下的“选举政治党”,它以人民整体和长远的利益为依归,以民族复兴为使命,它是一个“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政党,领导着一个文明型国家,这是一个数千年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国家之叠合,它有“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文化传承。
这使我想到了1948年、1949年的毛泽东主席,那是一个风云突变的时刻,也是一个历史出现大转折的时刻,当时国内外很多人都希望国共能够“划江而治”,一是希望早日结束内战,二是担心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的干涉。但毛主席的思维方法是战略的、长线的、整体的,他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使命感。毛主席考虑的是“两个中国之命运”,是光明的中国还是黑暗的中国。1948年12月,毛主席在西柏坡会见了费孝通、雷洁琼等一批民主人士,给他们交了底,主席是这样说的: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果不是这样,搞什么划江而治,那将后患无穷。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分裂,再一次统一都要很长的时间,人民会付出好多倍的代价!事关举国长远大计,中国共产党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看得远一点,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
随后,毛主席在1949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扫除帝国主义的压迫。
但此时,苏联斯大林还是主张国共谈判,他在1949年1月中旬连发几封电报给毛主席,他说,“如果中国共产党拒绝与南京政府和谈的话,那么这样等于向世人宣布中国共产党主张继续进行内战”。毛主席拒绝了斯大林的呼吁,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令。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紧接着1950、1951年又发生了两桩大事:一是和平解放西藏,二是抗美援朝战争,这两桩事都为后来中国崛起奠定了基础。当时的情况是什么呢?印度1947年独立,美国、英国、印度一些人利用中国内战局面,策动西藏脱离中国。但毛主席深知帝国主义势力分裂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苦难,也深知西藏对中国极为特殊的重要地缘意义:我们的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向南亚的雅鲁藏布江和流向东南亚的澜沧江也发源于西藏。在毛主席的亲自部署下,还没有等美、英、印度等反应过来,西藏已于1951年5月和平解放,这使我们获得了更为完整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也使中国获得了极为宝贵的战略纵深。
1950年下半年,美国军事介入东北亚朝鲜半岛,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毛主席的战略思考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结果一仗定乾坤,换来后来70年的和平。这场战争也换来了世界很多国家对新中国的尊重,换来苏联对中国工业化的支持。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可以说帮助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这场战争打出了一个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的地缘政治格局。大家知道,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时,有一个美国、英国和苏联瓜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秘密协定”,这是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根据这个协议,苏联拥有在大连的“优先权益”以及在旅顺驻军权和中长铁路的使用权。但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的胜利,让苏联也看到中国的力量,苏联于1953年、1955年,先后将中东铁路及旅顺港交还给中国。总之,毛主席的一系列战略思考和斗争精神,为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民族复兴,为今天中国的崛起奠定了重要基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教育、医疗、就业……脱贫摘帽以后 如何一一保障落实?
2020-07-12 13:18 -
福建一新能源公司起火,百余名消防员抵达现场
2020-07-12 13:17 -
让创新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从“科教更加进步”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07-12 13:12 -
言谆意重 习近平谈古喻今寄语新时代青年
2020-07-12 13:11 -
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2020-07-12 11:25 极端天气 -
22年后,98年抗洪英雄再登龙王庙
2020-07-12 11:05 极端天气 -
河北省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2020-07-12 10:15 地震 -
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2020-07-12 10: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扬帆远航 习近平这样为海洋经济指明方向
2020-07-12 10:11 -
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这些话意蕴深远
2020-07-12 10:08 -
银保监会: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2020-07-12 10:06 中国经济 -
鄱阳县漫堤决口,近万人紧急转移
2020-07-12 09:56 极端天气 -
康希诺:正与多国沟通,或很快启动疫苗III期试验
2020-07-12 08: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新增7例确诊,均为境外输入
2020-07-12 08: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
2020-07-12 08:17 极端天气 -
江西多条江河湖泊水位突破历史极值
2020-07-12 08:17 极端天气 -
唐山地震前,电视里弹出了预警信息
2020-07-12 08:16 地震 -
上海昨日新增境外输入2例
2020-07-12 08: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关水位为何涨得这么快?
2020-07-12 07:34 极端天气 -
唐山发生5.1级地震,震级近五年来周边最大
2020-07-12 07:20 地震
相关推荐 -
史上首次,美国众议院投票罢免议长麦卡锡 评论 66美英又炒作“担忧”中国海外基建,这次是在秘鲁 评论 73自主装备首次测绘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 评论 50“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评论 136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
“印度要求加拿大,限期撤回2/3外交官”
-
马斯克发了个表情包,又激怒了乌克兰
-
欧盟外长会首次在乌克兰举行,波兰外长:不去
-
特朗普在纽约出庭,美最高法院表态
-
共和党议员提交罢免动议,他悬了?
-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