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存在这四大问题……
目前我国约有8400万平台灵活就业者,占劳动力的10%。如果大量年轻人转向灵活就业,大量人员离开社保体系,谁来养目前的这些老年人?到时候社保基金的赤字一定越来越大,整个系统的抚养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全文]
-
“新冠经验几乎为零”,农村疫情怎么样了?
刚开始的设备只有一个体温表、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我自己买了一台氧气机,黄石市卫健委给配了一台氧气机,一共有两台氧气机,其他就没有了。[全文]
-
未来,中国人能靠“个人养老金”养老吗?
在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特征凸显、人口红利渐行渐远的背景下,你我要不要顺势入局?[全文]
-
专访留在乌克兰的中国人:“战争第一个杀死的就是真相”
俄乌陷入实际战争状态已有超过半年之久,双方军事行动仍然未见胜负端倪;随着12月临近,东欧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冷的冬季雪风之中。观察者网专访身在乌克兰中部地区的中国公民李博,通过他的现实生活,描述在战争地区挣扎于炮火之外的平民命运。[全文]
-
为什么养老机构那么难做?
对于护工来说是“计件工资”:其照顾老人的数量决定了其工资提成;对于机构管理者来说是“计时工资”:他们只需按时上下班参与管理即可;对于老板则是“总体利润激励”:如何利益最大化。在这三种激励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些张力,也会因此对院民照料产生一些影响。[全文]
-
集体养老机制与个体生育选择
延长缴纳养老金年龄,等价于抵消生育率下降导致的养老金缺口,同时也涉及财富的公平分配。假设两个人按照相同的标准缴交养老金,你不会认为一个缴交40年的人和一个缴交30年的人,退休后领取一样的养老金是公平的吧。[全文]
-
让老人住车库,是子女不孝吗?
虽然现实中确实存在出于各种原因以各种方式被子代弃养而被动独居的老人,但用孝道沦落、伦理危机等道德色彩浓厚的框架去理解老人独居现象,不仅解释力缺乏,而且有失偏颇。其实,不仅年轻人希望和需要独居空间,老人同样也有这个需求。[全文]
-
如何认识中国人口的现状及未来?要抛弃几个幻想
我认为中国今天应该抛弃幻想,不要以为现在人口流动趋势出现任何意义上的逆转,改革要下决心,比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国范围内探索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投资、做好收缩城市和农村的减量规划。[全文]
-
人口老龄化带来冲击,养老金会亏空吗?
现在中央政府已经开始补贴养老金和医疗,这源于地区养老金的不均衡。虽然有些贫困地区养老金有亏空,但南方一些省市养老金相对富余。未来全国统筹起来,集中调度,可以保证养老金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有亏空。 [全文]
-
如何缓解人口困局?眼下有个“一石数鸟”的办法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整盘大棋。单独地去看生育率下降、农民工进城、提升教育、老龄化等问题,都找不到良好解决办法;只有综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全面的方案。而方案的根本,是深化与城市化进程相关的制度改革,如市民化、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等等。[全文]
-
为什么印军总是财大气粗买买买?
近几年,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舆论界普遍存在一种奇怪说法——虽然中国军费多、装备先进,但几十年没打过仗,已没什么战争经验;而印军拥有丰富的边境战斗与反恐维稳经验,这些中国都无法比拟……[全文]
-
除了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还有什么填法?
按照国外的反垄断实践结果,国内对垄断企业加以监管和限制的时候,针对垄断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也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特殊的征税或者分红机制,起码将部分垄断利润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转移支付,这样可以补偿一些面对垄断处于弱势的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并补充全社会的养老保障需要。[全文]
-
这三方面决定了美国疫情的走向
《纽约时报》发文控诉美国前期防疫不利,点出CDC、FDA和HHS三名老大的错误——面对中国发出的警告,没有一个人表示出必须毫不犹豫防御的紧迫性,相反,不断等待检测剂研制,不断限制检测人群,让各大医疗机构难以部署诊断测试。医疗系统官员只是“灯塔国”内部相争的一个缩影。[全文]
-
谁在从美国引起公愤的医疗账单中获利?
一位有心脏病的患者被急救车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患者在抢救成功后收到了医院开出的一张10万美元的高额账单,他的心脏受到了更大的打击,因为那家医院没有进入这位患者所购买的医疗保险的报销目录。[全文]
-
美国养老金不宜投资中国股市?恐怕逃不过真香定律
假设6000亿美元的养老金里有10%的资金配置到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中,那么最后投资到A股市场中的资金就是6000亿*10%*3.39%,约20.34亿美元,即142亿人民币。这样的规模,说实话也仅仅可能只是北向资金一天的规模而已。[全文]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是制造恐慌还是现实?
近期,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养老保险这一关乎民生的问题上。根据这份《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都在哀叹:我的养老金呢?!但我们仔细研究这份报告,结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全文]
-
弥补当前社保制度的短板,不该忘了前30年的经验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路径不同,新中国在经济发展起步的阶段,就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超越了西方国家“先发展市场经济、再建立社会保障”的路径,避免了经济发展早期巨大的社会成本,走出了一条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人力资源水平的大幅度跃升。[全文]
-
老百姓会和周围人比较,政府怎么做才能满足?
政府说:“我为人民做了那么多好事,人民还不支持我吗?”但人民、百姓未必这样认为,而是说:“周围人比我得到的更多”。如果党和政府只讲,因为我帮老百姓做了啥,就应该得到支持,老百姓会认为做得还不够,甚至默认应该这么做,导致党和政府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全文]
-
“停药、停用耗材”背后,是谁在绑架患者
医改深化势在必行。“停药”和“停用耗材”是既得利益集团抗拒医改造成的矛盾表面化。个别人片面强调困难,强调“神药”不可或缺,散布恐慌情绪,是在绑架群众对抗改革。[全文]
-
10%国资股权充社保,不是随时变现填坑
每当党和政府采取具体措施,或改革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或加深加宽养老资金池,国内外总有人反应迅速,立即联起手来极力唱衰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次“不得不变卖国资说”就是这样的恶例。[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九部门:鼓励退役军人、退休干部等回乡定居
-
国家医保局: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
-
上海今年退休人员和城乡居保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
-
国家医保局:去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3712.65亿元
-
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女性终身不育率升至5.16%
-
抗议退休改革,法国示威者冲进LVMH集团总部:没钱就从这拿
-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公布,39种药品集采成功
-
连续40年出生人口超百万,广东如何“最敢生”?
-
“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否纳入医保?国家医保局回应
-
国家医保局:不得随意限制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
-
时隔5年,多项老龄工作重归民政部,意味着什么?
-
代表建议:将重阳节纳入法定节假日
-
超六成低龄老人想再就业,会抢大龄青年饭碗吗?
-
为提高周转率,患者15天必须出院?国家医保局回复
-
贺丹委员:政策不能只盯着二孩和三孩,一孩太重要了
-
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如何报名学习?
-
“讨论门诊共济改革政策时,至少一半专家建议直接取消个人账户”
-
低龄老人就业难:58岁清华毕业找不到超5000元工作
-
60岁分拣员凌晨在岗位猝死,涉事分公司参保人数为0
-
社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不缴了?权威解答来了
-
-
· 养老与社保 ·
“社保”全称“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障”,是国家为百姓应对社会风险建立的保障机制,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现代社会保险由俾斯麦建于19世纪的德国。我国的社保起步比较晚,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国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养老保险覆盖面不足、不同人群之间的保障差距、未富先老等等,这些都是未来中国的民生问题焦点。
-
五问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缩水”的钱去哪儿了?谁将从中获益?
-
“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将发布?多地人社部门回应
-
医保改革后个人账户划入少了,吃亏了?武汉回应争议
-
连年缴费又未享受医保,能否减少个人缴费?国家医保局回应
-
国家医保局:逐步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退休人员可领“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假的
-
“退休人员今年1月份不认证停发养老金”?别信!
-
全国统筹首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跨省调剂2440亿
-
城市居民预计养老总支出平均83.64万元
-
农民60岁领100多元养老金,专家建议与城镇职工退休工资增速相一致
-
银保监会:明年1月起在北京等10省市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
最高奖励20万!明年起施行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
个人养老储蓄发行目的是什么?收益情况如何?
-
证监会:个人养老金账户和投资的相关准备工作已就绪
-
两部门:今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
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
民政部: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过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超70%
-
每年1.2万元限额,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优惠来了
-
中国县域人口密度榜:27地每平方公里超千人,石狮超越北上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