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诺效应”被证实:持续观察能锁定原子的空间位置
关键字: 量子芝诺效应芝诺效应著名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中描述了“哭泣天使”,人们只要看着这种像雕塑一样的外星生物,它们就无法移动。在量子世界,“心急水不开”(“A watched pot never boils”)这句谚语常被引用,看来这也许是真的。
《神秘博士》第3季中提到的外星生物哭泣天使(The Weeping Angels)
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Zeno)有一个悖论:一支在空中飞行的箭,其实是不动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每个时刻,这支箭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是不动的,所以一支飞行的箭等于千千万万个“不动”的组合。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理论物理学家就提出了在量子领域实现芝诺悖论的设想: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观测,会导致系统波函数的坍塌,如果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持续观察,那么这个量子系统就可能无法演化,停滞在一个状态,陷入到“飞矢不动”的状态。
虽然过去人们已经使用其他亚原子系统,比如“自旋”状态,证明了“芝诺效应”,但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10月2日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实验,首次证明原子真实的空间位置可以通过观察而被锁定。这个实验的成功为人们操控亚原子水平量子系统提供了新的方法,人们也有可能据此技术制造出新型高灵敏传感器。
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在真空室里冷却约10亿个铷原子,并利用激光束将这些原子暂停下来。在这种状态下铷原子会像它们在晶体物质中一样有序地排列起来。但即便在这样的低温下,这些原子依旧能在晶格中到处挖隧道。
原来,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一个粒子位置和速度是一对相互作用量,不能同时精确决定。而热力学理论也指出,一切分子,原子等粒子都处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中,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低,运动速度越慢,直到绝对零度下所有热运动停止。但绝对零度我们永远无法达到,“波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是目前能够达到的最低温度,只比绝对温度高0.000000001K,这时原子运动速度已经接近于零。那么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得很大,所以束缚在光晶格中原子很容易从一个晶格“穿越”到另一个晶格,这种 “隧道”效应,使原子可以在格子中随意运动。
研究人员们强调说他们只能通过观察来抑制量子隧道贯穿,也就是所谓的“量子芝诺效应”。
研究人员们通过原子单独的激光成像来观察它们。一个光学显微镜看不到单个的原子,但激光成像能让原子发出荧光,显微镜能够捕捉这种光束。当激光成像结束或者将光调暗,原子就能自由地隧穿。但随着激光束越来越亮、测量越来越频繁,原子隧穿开始急剧减少。
这个技术使人们可以精密控制原子与光晶格系统,整个系统对外界干扰非常灵敏,所以也可以据此开发非常灵敏的传感器,比如可以用这个传感器测量重力的细微变化。而地球表面重力的细微变化又可以用来定位地下矿藏。这个发现也将对实现量子计算机产生巨大的影响。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西方“言论自由”大旗,又倒一面 评论 109中国脱贫标准“低于全球标准”?全国政协回应 评论 141长沙警方还原货拉拉事件经过 评论 1367“球王”贝利接种中国疫苗:令人难忘的一天 评论 106缅甸警方释放511名抗议者 评论 186最新闻 Hot
-
西方“言论自由”大旗,又倒一面
-
“我们尝到了被中国主导的滋味”
-
为对抗中国,美国要借印度在亚洲搞“疫苗外交”
-
荷兰又有新冠检测站爆炸,警方称是蓄意袭击
-
华春莹:他们一次次推迟访问,因为不敢看
-
19年来首次!德舰也要来凑热闹
-
“中国疫苗风靡全球大部分地区”,美媒酸了
-
这次,BBC道歉了
-
“除中国之外的唯一”,土耳其这么解释
-
被问“美国是否应明确出手协防台湾?”他这么说
-
“中国忙着造专利、搞研发,美国却在混日子”
-
“美国深陷中东泥潭,中国会开心”
-
日学者:特朗普只谈钱,但拜登撮合日韩对抗中国却要“讲情怀”
-
钓鱼岛问题美方“嘴瓢”改口后,日防相:我懂的
-
美贸易报告:将用“所有可用工具”应对中国
-
“懂小姐”有了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