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水昌:一个基层信访工作者的自白
关键字: 信访上访信访接待信访办信访工作基层信访工作者川沙新镇(撰文/孙丹)“这个工作真不是人干的。如果不学会自己减压,就会被压垮。”川沙新镇稳定办副主任兼信访接待室主任浦水昌坐在堆满各种材料的桌前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
当记者找到浦水昌的办公室,已是上午10点,浦水昌说:“一个早上我已经接待三批信访了,头疼,刚刚走的那个,他的诉求已经不是政策范围内能解决的了。”
浦水昌嘴里的那个“他”,一大早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来政府举报自己母亲虐待孙女,“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了,之前来是因为夫妻之间的家庭问题,这次换了理由。”据浦水昌介绍,这个男人几次三番的“上访”,其真正缘由是想要让政府给钱解决自己没钱生活以及超生等问题。
“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孩子,孩子现在正是价值观形成的时候,这样一闹,会给孩子留下很不好的印象,而且他们以后的生活和成长也是一个大问题。下午要开个会专题研究这个事情。”浦水昌告诉记者,他们其实也很为难,在信访工作中,不时会遇到一些政策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一些问题又会连带着后续其他问题的出现,所以一旦处理不妥当,留下的隐患将更棘手。
川沙新镇稳定办副主任兼信访接待室主任浦水昌
【一】
“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
这是浦水昌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他说,自己做信访工作以来,一直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方法处理各种繁琐的问题。毕竟,若不是到最难处,没有人愿意走到信访这一步,除非遇到“职业信访户”。
浦水昌的信访工作,一干就是八年。从最初到农村工作,后来成为村里的文艺骨干,浦水昌还担任过企业的厂长、经理,当过村支部书记、社区行政专委,乡工业总公司办公室主任,但当时的他未曾想到有朝一日会干信访。
2007年7月,浦水昌调任镇信访接待室主任。当时,原机场镇、川沙镇“撤二建一”,刚刚合并为川沙新镇不久,社会矛盾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开发建设的力度不断凸现,机场噪声、生态林土地流转等历史遗留矛盾尚未完全化解,机场二期等一批突出的社会矛盾又接踵而至。川沙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于信访工作,人们可能往往不太能理解其中的工作强度,很多人认为,信访工作就是听听牢骚,再把意见反馈上去。
其实不然。浦水昌说,很多时候,信访人员几乎扮演的就是“出气筒”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承受上访者发泄的怨气,开导他们并化怨解忧,还承担着维护社会安定的一部分职能。而在处理问题上,他们并没有直接的行政职能,必须将问题和解决方案汇总,交至各有权处理的部门并督促他们加紧办理。
信访部门,就是这样一个处于百姓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起着杠杆、纽带作用的部门。
【二】
也有人误解,认为信访工作只是简单地在办公室处理来信,或者和来访者谈谈心,其实,信访工作还要时常到事发现场或信访者家中走动,遇到棘手的事件,工作起来那叫一个没日没夜。也因此,信访工作者往往难以顾家。
川沙新镇信访接待室
2007年9月,浦水昌的母亲病危,当时正值机场二期矛盾高发期,在工作和老母亲之间,浦水昌只能先尽着工作,以致在母亲最需要儿子时,他无法陪伴在其身边,成了终身遗憾。
浦水昌的儿子结婚时,他原本打算公休几天为儿子筹备婚事,却因许多工作要处理而脱不开身,只能全部交给妻子和家人。
“还好,家里人都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我妻子现在退休后,在家全天候照顾我的起居生活。”
整天面对怨气冲天、情绪过激的访民,一方面要稳定情绪处理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抓紧时间将问题提交并督促解决,一天的时间被工作挤占得所剩无几。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浦水昌的高血压来得比同龄人要早。
“有一次在调解现场,血压一下升高,人根本动不了,只能躺在沙发上缓一缓。”
在这样的工作情况下,给自己解压成了必修课。
“妻子对我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把工作中的怨气带回家,但有时候很难做到。回家后,我会练练书法,平息情绪。有时会在饭前喝几口小酒,自己乐乐。”再看浦水昌
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不少他的书法作品,其中一幅写着“宁静致远”。
“没办法,这个工作总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根本始料不及,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开导自己,不然肯定做不长久,会得抑郁症。”
浦水昌回忆说,在处理机场二期矛盾时,一位动迁户在动迁过程中漫天要价,因政府无法满足其无理要求,故对政府工作人员持敌视态度。一次,在与浦水昌约谈过程中,开始谈得好好的,突然就将一杯热水洒向他,完全猝不及防。
在浦水昌看来,问题没有解决,就意味着还要继续谈,保持好的情绪,只能靠自己纾解。
【三】
川沙新镇地域面积96.7平方公里,在上海称得上是一个大镇。
2007年,川沙信访办共接待5000余人次,来访信件1500多件。通过几年的努力,2013年,接待人数下降至3500余人,来访信件也下降了约25%。
“这和我们推广的信访理念有关,我们要求信访做到‘三有三必’:有诉必听,有听必疏,有疏必解。”
浦水昌告诉记者,光靠一个信访办很难及时发现角落里的问题,于是,他们尝试构建了一个立体的信访网络,在各个社区的街道办事处以及各大商场、农贸市场等人多的聚合点,设置信访办公处理平台,人们可以先到各个网点的信访处反映情况,这样便能在矛盾萌芽时,及时解决。主动下访接访、办好初信初访,也是近年来国家对信访工作提的要求。
同时,在网络上设置受理信访的平台,也成了新的信访方式,“这样能节省百姓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用跑到信访办,在家里就能反映问题,把问题解决了。”
近年来,川沙在老城改造中,遇到不少问题,都是出自经济快速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
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部分人的心理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致富心理。看到别人家拆迁发了,自己也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赚一笔。或者出现了‘职业上访户’,靠自己上访的经验来赚钱。其实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浦水昌表示,一些心理上不平衡造成的上访问题,无法在政策范围内解决,他们必须要更加耐心地进行开导和疏理。
面对迫于生活压力的来访者,如果实在无法从政策上寻求帮助,浦水昌会自己想办法帮助大家。“有时候,如果难度不大,只是需要三五百块的话,我会自己掏腰包来解决。”不过他也笑着说,“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我收入也不多,能帮一点是一点吧,可如果数目再大一点,就实在帮不了了。”
对于当下全国各地因信访而生出的很多事端和争议,浦水昌认为,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法制观念,严格守住法的底线。另一方面要培养每个人对法律的信任感和认同度,要相信通过正常的理性的信访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破除“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错误观念。
(文章原载于微信平台“纸牌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华商打赢诽谤官司,澳议会却还不甘心 评论 65中美磋商出现新情况,这三个细节信息量很大! 评论 134特朗普会见刘鹤现场:我要5G,不想封锁任何一家公司 评论 425最高法“卷宗丢失”调查结果公布 评论 326“嫦娥”之后,日本“隼鸟”再创历史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反对派强行“闯关”运物资 马杜罗:与哥伦比亚断交
-
环保组织派小学生请愿,85岁参议员正面刚
-
华商打赢诽谤官司,澳议会却还不甘心
-
亲自辟谣:绝不将白俄罗斯并入他国
-
他是一名美国市长,刚刚朝警方开枪
-
福州公安凌晨通报“见义勇为被拘”案
-
三星放“历史性”大招!3天后看华为的了
-
佩洛西动员整个众议院"抵御"特朗普
-
中兴离“自我救赎”不远了
-
刚被美国威胁“时日无多”,这国宣布接受台湾1亿美元贷款
-
高雄市民要求“关韩国瑜” 咋回事?
-
加入IS结婚3次想回家 美国:没门
-
韩政府:“撞脸”偶像应少出镜...
-
委内之后,美国又威胁尼加拉瓜政府“日子不多了”
-
绿媒编辑忘换账号 简体字留言骂蔡英文“丢脸”
-
“抗衡中美经济”欧洲重提政府干预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