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妮妮:在日本,官员说错话比做错事更严重?
【视频/潘妮妮】
【内容提要】
今天要讲的是日本政治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失言”。简单粗暴地直译就是“说错话”。最近日本法务大臣说错了话,成了现在日本国内最大的政治新闻,把统一教会的热度给压下去了。
说错话比做错事更严重?
之前我有期视频讲过,日本的死刑需要法务大臣最后签字批准,所以很多法务大臣对这个事情非常地抗拒。而11月9日的时候,时任日本法务大臣的叶梨康弘,在某个聚会上发牢骚,说我们法务部就是个边缘部门,选票和金钱都跟我们没关系,我这个法务大臣也就是早上起来给死刑判决书盖章,这种时候才会成为早间新闻的头条。
这句话被爆出来之后,当然立刻就引起了舆论和在野党的大批判。理由也很清楚,一个原因是日本国内舆论里要求废除死刑的力量比较活跃。最近正好还有一个电视剧,就讲一个女新闻主持人努力帮助一个被冤枉的死刑犯翻案的故事,主演是很多男生心目中曾经的女神长泽雅美。
资料图
另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国会最近还在讨论怎么处理统一教会的问题,法务部是主要的责任机构。在野党就说:和你们自民党这种不认真对待本职工作的人在一起,能治理好国家吗?因为舆论和在野党的批判很严重,所以这位法务大臣赶紧出来道歉,进行了所谓的“陈谢”。
我以前做过一期关于日本不同谢罪方式的视频。这个“陈谢”算是等级很高的了。不过看起来没有什么用处,毕竟在日本的政治里,说错话的后果可能比实际做错事还要严重。
“陈谢” 资料图
“失言”的三种情况
既然大家都知道“失言”的后果非常严重,为什么还是会不停地有人失言呢?这里其实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其实就是这位法务大臣的情况,可能他主观上是没有什么恶意,在他自己看来,自己可能只是在讲点笑话,缓和一下现场的气氛。但是由于很多政治家和官僚只是忙着选举和官场里的那些事情,脱离群众,脱离实践太久了,完全不会考虑到自己所谓的笑话会给群众造成什么样的负面情绪。
还有第二种情况,就是有些事情,其实大家都知道是存在的,是政治家在做的,但是做归做,你不公开讲出来,大家就当无事发生。但是非要讲出来,那大家不激烈反应一下,也不合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俄三防部队司令:美国承认其生物研究的“双重性质”
2022-11-27 09:10 俄罗斯之声 -
金正恩与试射洲际导弹工作人员合影
2022-11-27 08:53 朝鲜现状 -
美国新增感染4344例、死亡15例
2022-11-27 07:40 抗疫进行时 -
委内瑞拉政府与国内反对派签署阶段性和平协议
2022-11-27 07:39 -
卡塔尔想“报复”伦敦
2022-11-26 21:25 2022世界杯 -
“马克龙将告诉拜登:中国还是产业补贴,只能选一个”
2022-11-26 21:21 -
印度公开吐槽美方“大可不必…”
2022-11-26 21:16 -
“假朔尔茨”一句话,普京乐了
2022-11-26 21:08 -
韩资品牌灵感源自“东方二十四节气”?欧莱雅中国致歉
2022-11-26 20:49 -
面对美国封锁,古巴向中俄土寻求“突围”
2022-11-26 20:23 中国-拉美 -
“戴安娜”呼吁各大电影奖项取消性别区分
2022-11-26 16:50 -
泽连斯基罕见公开批评基辅市长
2022-11-26 15:58 乌克兰之殇 -
普京透露当前“首要任务”
2022-11-26 15:07 俄罗斯之声 -
“在国内不捡垃圾却跑国外捡得勤快,日本球迷演给谁看?”
2022-11-26 15:03 -
托卡耶夫宣誓就职哈萨克斯坦总统
2022-11-26 13:36 -
师徒、决裂、入狱、接班…马来新总理诞生记
2022-11-26 13:35 观察者头条 -
美军驻叙利亚基地遭火箭弹袭击
2022-11-26 12:19 -
“我们遭罪、美国获利”,欧盟官员发问:华盛顿还算盟友吗?
2022-11-26 11:47 欧洲乱局 -
无视美国警告,埃尔多安:没人可以教训土耳其
2022-11-26 10:50 -
无理打压!美国禁止华为中兴等5家中企在美销售设备
2022-11-26 09:27 华为
相关推荐 -
加纳总统当面表示:美国对华有这种困扰,我们没有 评论 43白俄回应: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北约一直这么干 评论 97沙特阿美接连重金在华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评论 394华春莹发问:何谓“开放市场”? 评论 235秦刚: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评论 144最新闻 Hot
-
五角大楼拉硅谷初创企业“参军”,又是针对中国?
-
沙特阿美接连重金在华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
赫什谈“北溪”决议流产:不算新闻,但这一赞成票很有意思
-
匈牙利批准芬兰加入北约
-
华春莹发问:何谓“开放市场”?
-
美国北达科他州一列火车脱轨,部分化学物质泄漏
-
德国大罢工前夜,蒙面人闯入朔尔茨所住公寓楼
-
瑞典军方:禁止在工作设备上使用TikTok
-
俄罗斯:不友好国家企业撤资,必须自愿缴钱
-
金正恩视察核武研究所,审阅核反击作战计划
-
“美国将下最后通牒”
-
迪士尼CEO宣布执行三轮裁员计划,共裁7000人
-
马里乌波尔警察局长汽车发生爆炸,当地官员:暗杀未遂
-
“北京在碰杯,台北在撤旗”
-
秦刚: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
乌克兰:收到了,@英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