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驻华使馆:韩媒报道不实,中国并未取消“反萨”措施
关键字: 韩国萨德文在寅中国旅游由于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导弹,中国赴韩旅客数量日益减少,韩媒则借此制造中国制裁韩国的舆论氛围。而自从文在寅上台后,部分韩媒再次自说自话地称“限韩令”有所松动。
不过,据环球时报5月24日援引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驻华大使馆相关人士22日表示,部分韩国媒体报道不实,中国对于韩国的“反制”措施仍未解除。
该驻华大使馆相关人士称,因文在寅政府上台和李海瓒特使访问北京等,韩中两国关系似乎营造出破冰的氛围,但中国对韩国萨德的“报复措施”迄今为止还尚未解除。
他说明称,“在韩国新政府上台后,我们时刻关注着中国是否解除萨德报复措施。结果显示,迄今为止还未看到中国解除或放开‘制裁措施’。据悉,部分媒体上报道的事例并非事实,或与新政府上台无关”。
文在寅 @视觉中国
据悉,韩国新政府上台后便向韩国驻华大使馆下达了时刻关注目前情况的指示,想要了解在新政府上台后,韩中关系出现改善征兆,是否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
他举例声称,“制裁”的标志——乐天玛特卖场仍未重启。他表示,“禁止乐天玛特卖场营业是中国对韩国部署萨德最重要的‘报复性措施’之一,若要解除这一措施,就需要重新接受消防检查等程序。但据我们了解,迄今为止几乎完全没有这一动向”。
除此之外,报道称,调查显示,旅游的相关规定也未出现变化。韩国驻华大使馆方面表示,“有传闻称,中国国家旅游局最近召开会议,下达解除团体旅游规定的指示,但最终被证实是子虚乌有”。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文在寅上台后,韩媒一直在营造中国政府将要松动所谓的对韩“制裁”。甚至称文在寅是韩国旅游消费业的“救星”,为韩国低迷的市场带去希望,更是希望“昔日盛况重现”。
韩国《每日经济》报道,自韩国决定部署萨德后便逐渐消失的中国团体观光客开始重新考虑韩国行。中国某医疗器械企业为多达9000名员工提供团体旅游奖励,在萨德事态严重化后,决定把旅游目的地改为泰国,最近其第一批先行4000名游客又重新开始协调是否赴韩国旅游,并联系韩国旅行社方面咨询报价。
而韩联社则声称,中国为反制“萨德”入韩而发布的“限韩令”“已满一年”,随着韩国新政府成立,韩国娱乐圈期待紧张的韩中关系得到缓解,“限韩令”出现松动。一些明星陆续接到了中方广告商的咨询。
中国游客减少,韩国流通业遭重创
据统计,通过韩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部的个人签证发放件数也在今年3月下旬降至每天200件左右,跌至谷底,之后开始逐渐呈增加势头,但依然尚未达到往年的五成水平。
海外网报道称,5月21日,韩国经济调查机构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书称,中国游客减少,韩国流通业受到的重创最为惨重。分析认为,流通业将遭受5.5-14.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8-916亿元)的损失。其中,化妆品和服装受损最为严重。
据韩国海洋水产部(以下简称海水部)17日消息,自2017年3月份以来,共有380班中国邮轮取消停靠韩国的计划。
韩联社报道,之前由中国出发,停靠济州、釜山、仁川等地,再赴日本后返回中国的航线深受欢迎,但近日不少邮轮旅客取消了旅游计划。
受此影响,韩国海水部预计难以达成今年吸引200万邮轮游客的目标。今年1至4月停靠韩国的国际邮轮共145班次(28万人次),少于去年的150班(34万人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曾多次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但并没有所谓的“限韩令”。中方对中韩之间的人文交流一直持积极态度,不过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是需要有民意基础的。
2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对于“中国旅行社是否恢复赴韩旅游项目”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对于正常的人员交往,我们是持积极开放态度的,同时我们也认为各方应共同努力为国与国之间正常的人员交往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 原标题:韩国驻华使馆:韩媒报道不实,中国并未取消“反萨”措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佳璐
-
欧洲小麦价格创新高,美国:印度请三思 评论 115财政部: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 评论 104欧盟还是没能禁运俄油,立陶宛先急了 评论 266俄军“护送”下,260名乌军撤离亚速钢铁厂 评论 576被美封锁60年,这个国家2岁小孩都打上了自产疫苗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西方决定改写规则,但中印不会当听话的哑巴”
-
欧洲小麦价格创新高,美国:印度请三思
-
“美英等对俄发动混合战,已成敌国”
-
“很抱歉这听这起来像世界末日,但不得不说…”
-
这时候,奥地利承诺保持“中立”
-
她忍不住吐槽:说要孤立俄罗斯,一群人却争相给普京打电话
-
北欧五国“抱团”,这三国向芬兰瑞典作出安保承诺
-
财政部: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
-
莫迪访问尼泊尔,“绕过”中企承建的新机场
-
“土耳其不同意,别劝”
-
阿内政部长罕见受访,承诺女孩教育很快将有“好消息”
-
欧盟还是没能禁运俄油,立陶宛先急了
-
俄军“护送”下,260名乌军撤离亚速钢铁厂
-
“澳政府已经失去太平洋岛国的信任”
-
俄乌冲突影响食材供应,英国3000家炸鱼薯条店或关闭
-
100万死亡病例如何得出?美媒:有2种统计方法,但都有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