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元海:莫迪会听安倍的么?
关键字: 莫迪安倍安倍晋三日本印度中印关系中日关系印日制华联印制华印日合作龙象之间9月2日,印度新任总理那仁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日本所进行的上台后的外交首秀产生出了日印双边关系的一个新的阶段性成果——《有关日印全球化特殊战略伙伴关系东京宣言》。为了满足日方对外界加强日印强化合作的印象,这次的日印东京宣言被特意加上了“特殊”这个词。
从具体内容来看,宣言明确了日印两国在政治、外交和军事领域,建设战略伙伴关系的努力方向和步骤。双方确定,从今年起,日印双边首脑以及外交和防务部门的年度会晤将被制度化。不仅如此,以向印度出口US-2A水上反潜搜救飞机为代表的武器出口,以及日本参加印美年度印度洋军演的制度化也被确定了下来。
此外,印度政府承诺支持日本推行积极和平主义的努力,并呼应了日本政府所关心的“朝鲜导弹与核武器威胁”。在双边政治与防务关系之外,宣言着重规划了未来5年间日印双边经贸合作的前景,提出要在5年之内让赴印度投资的日本企业数量和对印直接投资翻一番,同时向印度提供500亿日元的政府贷款(ODA)和3.5万亿日元的融资。而印度则将尽快落实向日本出口稀土矿石。此外,宣言还提到日印双方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交流愿景。这也真实地反映了日印双方致力于共同深化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意愿。
尽管在经济合作上对日本有所需求,但是莫迪的政府和本人就安全问题上与日本“合作遏华”方面其实并无太多的动力。
无可否认的是,包括首相安倍在内的部分日本要员和媒体,不失时机地利用此次日印首脑会谈营造出一种“共同应对中国”的气氛。
据《产经新闻》披露,在9月1日举行的双边首脑会谈中,作为主人的安倍在和印度客人讨论双边防务合作时称:“亚洲两大民主国家日本和印度之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安倍热情洋溢地对未来的日印关系寄予了热切的期望,同时又旁敲侧击地提出“日印安保合作的目标是要牵制日益加强海上活动的中国”。
《产经新闻》9月2日题为“用基础设施来牵制中国”的评论文章称,安倍希望通过增加经济援助和投资,以及帮助建设基础设施的方法,团结印度,共同遏制在东南亚海域存在感不断增强的中国。
安倍晋三的“联印”构想并非是近期才萌发的新概念。就其源流而言,与同为“民主国家”的印度友好交往,自然极其符合他所服膺的外祖父岸信介的亚洲冷战意识形态。根据这种理念,同样与中国存在着边境问题等诸多争端的印度,简直就是日本与中国“共斗”的天然盟友。
早在2007年的第一个首相任期中,安倍就曾公开鼓吹“作为太平洋守护者的日本与作为印度洋守护者的印度”携手合作,在遏制中国的同时,实现亚洲边缘地带的繁荣昌盛。这也是安倍在重新上台执政以来所鼓吹和力推的 “自由与民主之弧”,即“中国包围网”之先声。
为了增加印度参加与日本安保合作的吸引力,安倍在今年5月底于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峰会上,就向当时的印度国大党政府抛出了举行“日美印”三边和“日美印澳”四边防务磋商的提议。
不过,安倍和《产经新闻》看上去难以抑制的“联印遏中”之热忱并没有得到莫迪的热情回应。尽管,印度总理用一句“日本在我国的亚洲外交中位居首位”回答了安倍的热情致辞,但在他访问日本的5天行程中,莫迪始终回避任何有关中国的话题。
外媒素来评价莫迪在外交方面是一个缺乏经验的新手。但是,诚如《印度时报》的一篇社论所指出,从“金砖四国峰会”以及访日来看,新总理展现出了“圆熟”的外交手腕。习近平主席在7月的“金砖四国巴西峰会”上向莫迪总理发出了访问的邀请,但他仍然选择日本作为外交访问的首个目的地。
对于出身印度人民党,且多年来以对华和对巴基斯坦强硬派面貌示人的莫迪来说,如果选择“潜在对手”中国作为首个出访目的地,显然会让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色彩浓厚的人民党新政府承担不必要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在大选中誓言提振印度经济、改善地方人民民生的莫迪政府(莫迪本人的声望正源自于其在治理古杰拉特邦时的经济发展业绩)也相当看重日本提供的融资与投资的机会。例如,日本投资兴建横贯印度西海岸的高速铁路,还有双方合作建设核电站等项目,都有助于莫迪兑现其对印度选民的承诺。
尽管在经济合作上对日本有所需求,但是莫迪政府及其本人,在就安全问题与日本“合作遏华”方面其实并无太多动力。从根本上说,印度自立国以来的根本战略目标始终定位在确立南亚次大陆的优势地位之上。与邻国巴基斯坦之间的战略竞争永远都是印度外交和军事战略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除了我们并非不能理解的“争强好胜”心理外,印度政府的真正诉求是谋取自己在南亚和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并得到北方邻国的承认。即便单纯从经贸关系的角度来说,日印贸易的规模远不及中印贸易(2013财年的数据为103亿美元对495亿美元)。
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地区大国,印度的对华外交当然有它自身的战略考量和诉求。据《印度时报》透露,莫迪将在此次访问日本之后,很快出访中国和美国,而访中的核心议题将是印度参与习近平主席近期倡导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事。《印度时报》的社论认为,无论此次关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会谈结果如何,都势必会触动美国的关心,或许会促使美国重新考虑加大印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言权的要求。诚如印度《外交官》杂志所指出的,以访日为契机,莫迪“向东看”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亚洲、美国乃至世界认真地对待印度。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倍和一部分日本人指望通过提供一些经济援助和过时的武器装备,来拉拢印度反对中国的算盘根本不切实际。而且,他为了政治目标,大举向印度投资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直以来,印度的投资环境素有“对外资不友好”的风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完善还要假以时日。尽管莫迪在首脑峰会上承诺将会在法制建设上为日本的投资创造好条件。但是,《读卖新闻》几篇谈及莫迪访日的文章却毫不客气地质疑了安倍向印度大规模注资所面临的风险。看来,日印合作的前景未必会像安倍在宣言中所强调的那样前途光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国会开支僵局难破,白宫通知员工做好“关门”准备 评论 32假期第一天,多地火车站开启“人从众”模式 评论 92对华征税有必要吗?朔尔茨这么回 评论 141“为抗衡中国,美国要在太平洋海底广铺光缆” 评论 150美国教授作证:中国绕过了我们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马来西亚总理:平衡东西方科技,华为将更有效参与5G建设
-
“为抗衡中国,美国要在太平洋海底广铺光缆”
-
“对华征税有必要吗?我不确信”
-
美国教授作证:中国绕过了我们
-
取消中企锂矿特许权?墨西哥矿业商会表态
-
与中国竞争?CIA捞情报有了AI新工具…
-
他回美国了,白宫:感谢中国
-
乌军方:瓦格纳集团成员已重返乌东前线作战
-
他终于道歉,“总理之路走到头了”?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
在黄岩岛拆中国的浮动屏障?菲律宾谎言被拆穿
-
俄外长:准备就乌克兰问题谈判,但要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
印度外长:加拿大有很多有组织犯罪分子,攻击印度被纵容
-
都想减少“对华依赖”?谈判遇挫,澳部长对欧盟警告上了…
-
俄罗斯再制裁23名英国公民,包括英国防参谋长
-
“我不会坐在那里听美国人说教,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