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点在哪?知识传播也要供给侧改革
过去国内经济学界在探讨四十年改革历程的主流观点往往都集中在产权改革这个方向上,谈论最多的话题是资本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问题。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能够给继续改革的方向带来新的思路——知识传播上的供给侧改革。[全文]
-
GDP之外,还有一个经济指标需要特别关注
目前国内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紧缩过度造成的断崖式下跌风险,在紧缩大背景下适度宽松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措施。 表面看,每个季度的GDP波动都是0.1到0.2个百分点,但是和其他经济数据结合起来看,往往可以看到更深一层的问题。 [全文]
-
作为交易员,我喜欢学习粟裕兵法
兵法是一种处于高度对抗状态下,急需灵活反应,判断胜于认知,行动胜于言语的思维方式。行动者的所有认知,都是“知之”加“不知”,千疮百孔,充满怀疑、猜测、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朝好了讲是“艺术”,朝坏了讲是“赌博”,特别不像“科学”。 [全文]
-
2018年四只黑天鹅:美股 欧元 比特币 还有……
对于2018年与1987年也许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其实,真正类似的地方只有一个:股价上涨太多太久,或者太快。如果美中经贸关系在2018年持续紧张,那么历史的暗示就会发生心理感应。如果广泛产生了类似感应,成为市场普遍情绪,那么就有可能成为触发因素。[全文]
-
认识中国经济转型,不应只看GDP
过去,人们认为凭借对GDP相关数据的掌握就能基本了解一个经济体的表现如何。如今,这样的办法已经不再可行,对于像中国这样庞大、多元且正迅速发展变化的经济体而言就更是如此。简单的平均数据已经无法体现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再平衡成果。[全文]
-
中国成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离美国还有多远?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得到的投资份额和绝对数额都呈现了下降的苗头。而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制造业利润占投资比重和美国相比差距开始缩小,逼迫中国必须向产业链高端爬升。[全文]
-
中国外汇储备跌破三万亿,有何玄机
中国2017年1月份的外汇储备,6年以来第一次跌落于心理上非常重要的3万亿美元的水平线。外汇储备的增损本是正常现象,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类似问题。它的下降其实只是一个表象,问题的真正核心是导致资金流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全文]
-
2017国际资本换方向?中国迎来“金融大考”
当前国际资本市场仍然和四十年前一样,建立在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基础之上。新一轮美元升值周期大约始于2011年底,一直持续至今。美联储于去年12月再次加息,多重因素会导致诸多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和企业债务风险加大,今年将会是国际资本流动的转折点。[全文]
-
汽车销量大增,宏观经济开始向好?
2016年9月,乘用车市场继续呈良好表现,环比增长25.95%,同比增长28.94%。这样的数据非常亮眼,值得肯定,同时GDP增长率也“趋稳”。两个还算不错的消息叠在一起,它们是否有某种关联呢?[全文]
-
中国人为何对经济越来越焦虑?
国外智库、媒体及一些敌对势力时常释放出一些崩溃论、停滞论与阴谋论的声音,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干扰国内社会的情绪,转移了民众对经济转暖积极面的注意力,变相提升了社会的经济悲观主义预期,也间接助推了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的中期压力。[全文]
-
要担心的不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全球增长陷阱
在当今世界,波及到每个经济体的全球性“增长陷阱”正在变得日益严峻,这就是金融危机深层化发展带来的复苏乏力,并且在2016年进入了更严峻的新阶段。造成每一个经济体增长放缓的原因,最多的是“输入型”经济风险,比如国际金融危机、战乱、金融制裁、他国经济不稳定。[全文]
-
这是去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今天公布的《2015年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同比增长7.4%,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全文]
-
内地和香港贸易中,藏了多少猫腻?
12月内地从香港进口暴增64.5%,但香港统计的数据是,向内地出口仅增0.9%;12月内地对香港出口高达460亿美元,但按香港的统计,香港从内地进口仅为237亿美元。理论上,不论是进出口额还是增长率,香港和内地的统计数据都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全文]
-
下一场全球经济危机正在向我们走来
按照危机由边缘向中心,由债券向股市发展的历史模式,笔者认为下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将会在一年左右发生。经济周期是社会规律,必然会发生,只是时间问题。如何应对这个危机?我个人认为可以聚焦在三点:美元,美国国债,美股。[全文]
-
挖掘机指数告诉你中国经济冷热
“压路机市场回暖!起重机开机率复苏!水泥搅拌站施工率还在下行……”在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数据中心的巨大屏幕上,混凝土、挖掘、吊装、路面、港口、桩工等20余万台工程机械的大数据实时铺展出来,一张实时反映经济活力的指数地图震撼跃然眼前。[全文]
-
卫报预警: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危机逼近
尽管泡沫破灭的威胁正在变得越来越现实,但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大危险还不在这里。最可怕的,其实是经济风险正在与地缘政治日益纠结缠绕在一起,直至成为一个谁也解不开的死结。只有睁眼瞎程度可以和2008年前的经济学家们相提并论的政治家才会忽视,甚至无视这一危险。[全文]
-
中美打喷嚏,世界经济怎么办?
过去有句话讲,美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这句话依然正确,只是现在还要加一句:中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世界已经没有大型经济体准备且愿意让放贷和支出全速增长了。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全球需求可能会更加疲软。政策、思考事情都必须适应这一现实。[全文]
-
嘉能可案有多危险:你差点再遇全球危机
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刚过去的一周是平淡无奇的。但事实上,我们刚和一个类似雷曼兄弟事件的严重危机擦肩而过,整个世界的商品市场差点就此崩溃。[全文]
-
7%背后有什么?
二季度GDP增速7%,对股市会有何影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缩。二季度有明显改善,虽然还处在通缩区间,但已经开始触底回升。工业用电量从5月份的下降0.6%转为增长0.7%,显示工业领域面临的下行压力稍有缓解。[全文]
-
7%是中国经济的“底”吗?
目前我们经济的那个“底”还是没有探着。我们做过测算,这个底大概在6%-7%之间,而且会在今明两年触到。今年定的增长目标是7%,我想经过努力以后,我们应该还是能够比较接近或者争取能够达到的,中国经济反转的前景是可以预期的。[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统计局:月入2000-5000元为中等收入群体
-
12月制造业PMI低于临界点,服务业重回高景气区间
-
退市长油1月重回A股!还在坐牢的徐翔大赚近500%
-
3年来首次负增长!11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1.8%
-
“内裤经济学”靠谱吗?
-
血色一周!道指创金融危机来最差单周表现 纳指跌入熊市
-
强生被指几十年知情不报爽身粉致癌 股价创16年最大跌幅
-
11月CPI同比上涨2.2%,PPI涨2.7%
-
国际化再提速,标普道琼斯宣布明年9月纳入部分A股
-
中国11月制造业PMI跌至荣枯线
-
10月制造业PMI回落至50.2,创两年多来新低
-
周末不休息,国务院金融委释放哪些最新信号?
-
人民日报刊文: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
澳现悬浮议会 澳元贬值幅度与新兴市场肩并肩
-
9月CPI同比上涨2.5% 鲜菜鲜果涨幅均超10%
-
10分钟涨7%,土耳其汇率得救了
-
印尼盾跌至98年以来最低 中国使馆:勿携大量外币出入
-
什么叫“债务陷阱”?IMF在阿根廷现场直播
-
7月经济数据最大亮点:房地产投资增速重回两位数
-
土耳其里拉崩盘 特朗普宣布关税翻倍
-
-
· 经济晴雨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