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少功:“文革”反思所相关的几个问题
关键字: 文革公平革命选举选举的公平性独裁马克思思想民粹【日前,观察者网先后刊载了韩少功所著《“文革”疑症及其前置条件》、及《“文革学”的三大泡沫》及《“文革”后的逆袭与重续》三篇文章,在读者中引发一定反响。本文中,韩少功先生延续了对当前的社会现象的关注,解构了“民主”、“革命”和“公平”的内涵,原载于《参阅文稿》,作者授权刊发。 】
“文革”渐渐远去,弥散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大潮汹涌之中。是全球化冲开了华夏国门,还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入场成就了全球化的升级版,一时说不大清楚。不管怎样,美国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相信:全球化的第一个时期(1870至1914年)让一个“大世界”变成了“中世界”,新一轮全球化(1989年以来)把“中世界”变成了“小世界”。岂止如此,数年之后他又惊叹:不是“小世界”,简直就是“迷你(极小)世界”[2]。
用农夫脚步和超音速客机分别丈量旅途,当然会有不同的地理学。远在数百或数千公里外的人,眼下通常是“低头族”操一只手机时真正的近邻。
一只手机可以把四面八方的坏消息浓缩成同屏现实。自蒸汽机时代远去,世界图景的清晰度重新降低。美国共和党在最富(如华尔街集团)和最穷的(特别是南部和西部的福音派平民)两极皆有可靠的票仓,使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遭遇难题。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内部的喋血相争,其激烈程度常超过对外冲突,也使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降低声调。大多社会理论都不再理直气壮。一种以金融、媒体、全球化、电子技术等为特征的新资本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对手的反抗。社会重建尚无草图,连腹稿也遥遥无期。在常见的情况里,西方左派党只是要加福利,右派党只是要减税,但捏着选票的男女既要福利又不想交税,相当于既要海吃又要减肥,既要多情又要贞洁,因此左、右派政府都注定短命,只能炒短线。像样的武装斗争更是没处找。新闻镜头里的枪手们脑袋扭得远远地胡乱射击,驾几辆皮卡冲来冲去,像是图一个热闹,业余得如同“文革”中的群众武斗。很多义士如果不是绝望地扔石头、烧轮胎、来一个殃及平民的人肉炸弹,把自己混同于恐怖主义,就只能像墨西哥的“副司令马科斯(Subcomandante Marcos)”那样,蒙面,戴墨镜,挂耳麦,讲几种流利外语,擅长使用儿童画和民谣,自称同性恋者和后冷战时代的共产党,还有“代表零(Delegado Cero)”一类禅语。但他披挂的子弹袋里全是假弹,手下的民族解放军扛上木刀木枪——这种“符号的战争”[3]果然使BBC记者和好莱坞影星热血,让革命的真人秀蹿红网络,与阴毛文化、镜头民主、普鲁斯特的哮喘、星巴克的后现代、芯片专制主义等话题同样劲道。但它对知识群体的心理自慰,显然多于对原住民的实惠。在静默无声的航母、无人机、纳米武器面前,这种符号的威猛更像是穷棒子再过一次万圣节。
墨西哥“副司令马科斯(Subcomandante Marcos)”
符号一掏一大把,满足了知识从业者们开讲座、发表论文、拿课题费、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的需要,差不多是教育和传媒产能过剩的必然结果。学术高产在很多人那里,就是想办法把一句写成一篇,再把一篇写成一本,但说法并不代表活法,口舌之学成为当下的心身之学。很多人批判消费主义的姿态往往成了消费主义的一部分。谁都在抗议,谁都是异类,谁都渴求爱,但团体情感和天下责任既已成为思想丑闻,社会的“原子化”只能使大家都“代表零”,是“C to C”的一片散沙。媒体被市场化劫持,高成本和求深度的作品不合时宜,“娱乐至死”才是吸金利器,让网虫们刷屏刷到手抽筋。但这个时代的难题多得前所未有。正如美国史学家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在近作《西方将主宰多久》[4]中描述的,气候变化将在2025年前使缺水人口从6亿上升到14亿,届时生态移民将是2008年的5倍。空中旅行的普及让病疫扩散得更快更广,世界卫生组织一再警告,新的全球性新型流行病,可能比1918年H1N1流感灭绝5000万人的后果更为严重。20个核国家中的一部分已陷入内部混乱。如此等等,无一不是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独自解决,因此地缘政治和东西方竞争已毫无意义,“废除地理”(莫里斯语)的时刻已经到来。
人类亟需一个世界政府以及新的世界观——但这一罗素和爱因斯坦的建议在很多人看来仍是疯话。政府与政府之间的无政府状态一如既往,联合国充其量是个世界级的周天子。世界币、世界税、世界警察、世界工会、世界财政转移支付……这些事务都无从想象;即便进入想象,也只是一些书生说说而已。
说完了,请为自己的咖啡埋单然后走人。
在这里,在本书结束之前,我们也只能挑几条略加讨论。
问题一:民主能否带来公平?
选举通常被视为民主的核心,那么得从这里说起。
A,“相对多数”制——多个候选人中获相对多数票者胜,其弱点是选票较为分散时,获胜者并不被大多数投票者认可。
B,“绝对多数”制——胜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为此可逐步淘汰获票最少的候选人,其弱点是很多投票者被迫一再变更选择,民意可能出现较大扭曲。
C,“多轮对决”制——候选人都进行一对一的竞争,以帮助投票者强化认知和慎重选择,其弱点是可能陷入儿童们石头、剪刀、布的循环困境,选出的不是最优,或选不出最优,形成无效的“怪圈”(数学家查尔斯·道奇森语)。
D,“排序积分”制——即一张选票可投给几位候选人,依排序计算不同分值,如同商业活动中的评星,得星或积分最多者胜。这种选举中几乎没有废票,全面照顾了民意,但弱点是主要候选人被反对派策略性地过低压分后,平庸的候选人倒可能胜出。
……
还有其它一些选举模式,如“比例代表”制(西欧国家议会选举大多采用此法)、“赞成投票”制(13世纪的罗马教廷、美国数学学会、联合国安理会选举秘书长时采用此法)等[5]。一种“砍头削尾”的滤票方法(扣除若干最高分和最低分),意在过滤掉偏激和私情的因素,也常在商业、学术、文艺、体育等专业活动中采用。
一些数学家告诉我们,不用太复杂的数学模型,便可测出候选人A¹、B¹、C¹、D¹可在上述A、B、C、D四种选举规则下分别获胜。换句话说,同样“公正”的选举,可能结果完全不同,N个民主模式互为克星,此民主可以是彼民主的地狱。按大区还是小区选,在选举过程中是否允许公布消息,是否允许媒体造势,也会严重改变选情。也许,正是积多年选举经验,18世纪法国数学家孔多塞(Condorcet)早就看出了这种“表决悖论”。美国前经济学会会长肯尼斯•阿罗(Kenneth J.Arrow),日后诺贝尔经济科学奖的得主,在1951年经严密的数学推理后认定,随着候选人和选民的增加,“程序民主”必将越来越远离“实质民主”,不可能产生民主的结果——这一著名的“不可能定理”曾令人震惊[6],并得到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肯定[7]。
有关数学分析在此从略,有兴趣的读者可去翻书。
投票者们也许不必被泛函分析和高维拓扑学一类吓晕。世上没有完美的选举,不意味着没有选举更好,不意味我们就应回过头去欢呼独裁。威权主义者的坏消息是,集权制同样经不起数学测算,而且比前者更显得支离破碎,每一个环节都飘忽和脆弱,更像对各级强人的好心肠一再下注博彩,难有可靠的操作规范。两相比较,广义的民主,简约和通俗说法下的民主,仍有通向善政良治的更大概率。如果中国古人在写票不易(文盲太多)、投票不易(交通不便)、计票不易(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情况下,尚能创造谤木、揭贴、谏官、集议、封驳等“土民主”,给集权制注入民意的活血,那么在互联网和高速公路广泛普及的今天,民意采集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已获水到渠成之势——这是说可能性。如果说晚清能臣干吏并不少见,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郑观应、袁世凯、郭嵩焘、左宗棠、詹天佑等就其总体质量而言,要历练有历练,要学养有学养,甚至操守不输后人,但仍未能挽王朝于倾颓,可见“走向共和”的制度脱胎换骨无可回避——这是说必要性。不客气地说,在一个承诺社会主义的国家,民主是一条及格线,是现代社会的成人礼,共和国的基础制度和核心制度。民主政治如果未能成为普遍的活力,普遍的秩序,普遍的尊严,普遍的生活方式,一个国家再多GDP也就是一个暴发户,十个指头都戴上了金戒指,把拉菲酒当矿泉水喝,把冬虫夏草当口香糖嚼,能吓得旁人笑脸相迎或左右闪避,却无法赢来真正的信任。要说这种暴发户治家兴业能长盛不衰,那肯定也是一个神剧。
实践大于书本。随便找几个庸官或贪官,那怕是博士出身的,七八个话题走下来,最让他们神色不安的,肯定是去接受一下民主选举或民主测评——这一类观察感受总是比数学更靠谱。太多的事实证明,很多官爷对付集权制已轻车熟路,哪怕对付锄庸拔贪的猛药也有足够的耐药性。他们能使“咨询”“调研”“协商”“民主整风”一类,变成热热闹闹的过场和摆设。稍稍动一下脑筋,他们也能小心地编织人脉(应对考察),频繁换岗(经营资历),虚功实做(伪造政绩),豪言悦众(笼络民心),接上“天线”(打通捷径)……他们做这些有的是时间和机灵劲儿,其精深功夫总是使真正的贤才边缘化,更严密和更苛刻的选任制也会变形走样。多年来,组织人事部门没少劳累,但诸多闯过了千挑万选的“好干部”“公仆模范”“杰出人才”一转眼就涉案下狱,已为人们见多不怪。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约翰逊发表辞职声明,仍将留任首相 评论 57约翰逊同意辞职 评论 420拜登取消对华关税,只有“3700亿中的100亿”? 评论 41946人辞职!约翰逊把“逼宫”的大臣给开了 评论 344这会是压垮约翰逊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回绝苏格兰第二次独立公投,约翰逊:俄乌冲突和新冠更重要
-
NASA:恢复通信了,失联原因还在找
-
拜登取消对华关税,只有“3700亿中的100亿”?
-
“我们想重建美中关系”
-
相当于1个香港!他成美国头号大地主
-
里根号航空母舰6月下旬将访问越南
-
520亿美元芯片法案拖2年,多家巨头:投资要缩了
-
赚720亿还嫌少?李嘉诚成了英国通胀大赢家
-
“我伸出橄榄枝,接下来就看中国”
-
美方这话说得很直白了:就是要压中国一头
-
“有钱侄子”来帮拜登搞“美式反腐”,他自己都笑了
-
昨天24例阳性都与这有关,上海:已立案
-
NASA:月球计划相关卫星失联了
-
荷兰农民开拖拉机示威,警察“瞄准射击”
-
近1400亿元!外媒:俄罗斯将对国营天然气巨头征收暴利税
-
涉嫌洗钱?中国厂商vivo在印度44个地点遭突击搜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