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精是如何在中国失宠的?
关键字: 味精莲花味精健康鸡精本文来自界面新闻,文 | 杨立赟,编辑 | 牙韩翔。
为了迎合健康饮食风潮,杭州西湖边的老牌酒店望湖宾馆决定不在餐厅里使用味精。
且不说顾客吃不吃得惯,一开始,最不能接受的是厨师。他们甚至不会做菜了。“厨师们用惯了味精有了依赖,离开了这种调味品,连烧菜都没有了手感。”望湖宾馆的厨师长方星对界面新闻说。
相对于定时定量的西餐烹饪,中餐的调味中常常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少许”。这种“少许”就是一种经验累积,一道菜里放多少味精、盐、糖、酱油,从来不是靠称重,而是厨师的感觉。少了这“少许”味精,他们不得不重新研究用多少调味品重新做好一道菜。
从咨询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来看,在整个中国,味精正在被越来越的人无情抛弃。过去5年,味精的消耗量从2013年的114.6万顿下降到2017年的92.2万吨。未来5年,还将继续持续下降态势,预计在2022年降至78.9万吨。
莲花味精在过去成为中国人厨房的必备品
二十多年前,1990年代,无人不食味精。
黑白电视里每天都在播放“莲花味精,味道无可替代”的广告语。所提及的河南莲花味精,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河南省周口地区味精厂,后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它曾在中国人依赖味精让一日三餐满足挑剔味蕾的时代中,一度实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成为中国最大的味精生产商。中国也在1992年成为这个星球上使用味精最多的国家。
或许是为了甩掉味精“不健康”的帽子,莲花味精从2015年底更名为“莲花健康”,业务涉足智慧农业和创新金融等领域。但它的业绩每况愈下,财报体现为一年赚一年亏的状况——这是上市公司为避免被退市在财报上的惯用手法。
10月30日,莲花健康发布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净利润为-9944.59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02.6%。这种颓势没有被扭转过。2015年至2017年,莲花健康的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6524.74万元、-1.03亿元。亏损的同时,债台高筑——上述三年期间,公司资产负债率从99.5%升至105.9%。
健康饮食的趋势正在把曾经大行其道的食品大公司弄得狼狈不堪。麦当劳、可口可乐与亿滋等公司都正在减少糖与脂肪在其产品当中的含量,来避免被亿万级规模的消费市场摒弃。而味精生产商,则在这股风潮中显得更加被动。
成也味精,败也味精。味精没有变,只是人们对味精的态度不再一样。
一
相比从公元前1046年中国西周时代就开始制作的糖,以及从公元前6050年新石器时代开始被提炼的盐,味精这种调味品实在是太年轻了,至今也才110年的历史。
味精制造的是“鲜味”。人类为了认知这种味道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1908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池田菊苗注意到,鲣鱼和海带的鱼汤均具有一种特别的滋味,与甜味、咸味、酸味和苦味很不一样。在此之前,古代罗马就已经有人使用鱼露来获得这种味道;厨师Auguste Escoffier在巴黎开设的那间昂贵的革新餐厅,也曾以这种味道名声大噪。
但只有池田菊苗把这种味道以化学的方式提炼出来——采用水提取和结晶的方法,从海带中分离出谷氨酸,而谷氨酸的盐称为谷氨酸盐,兼且易于结晶。池田教授他发现正是谷氨酸盐能令海带鱼汤变得美味可口,于是他讲这种物质研发成调味品。
池田教授教授还给这种味道起了一个名字,用umai(うまい,美味)与mi(味,味道)组合形成,叫做Umami(うま味),指“令人愉快且美味可口的味道,鲜味。”
早期的味精广告
1909年,日本铃木兄弟开始了商业化生产谷氨酸盐,起名“味之素”(日语:味の素)。味之素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是一种奢侈品,从日本传到中国,广受欢迎。
原本研究火柴原料的上海化学工程师吴蕴初,在1922年研究出“味之素”的成分,创造出成本低廉的制造方法。翌年,他得到上海酱业巨商张逸云的支持,创建了天厨味精厂,生产 “佛手牌”味精。后来,这种味精制造技术还获得美、英、法等国的专利。
天厨味精问世后,尤其是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抵制日货的政治环境为中国本土生产的味精打开了市场,形成与日货“味之素”抗衡的局面,其后远销南洋。天厨味精厂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冠生园天厨食品有限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仍然是味精、鸡精调味料和复合调味料。
味精在当时是奢侈品。
不到一斤的天厨味精在当时售价为7元,而一个普通家庭的月生活费也只不过几十元。在上海这样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味精也不常见。只有过年期间,大单位发放的“过年票”之中,味精才和家禽、粉丝、糖年糕一起出现。而味精厂逢年过节还给员工发味精,这被当成一种体面的礼品,可见这种白色结晶体在当年的地位。
但是两本著名的食谱,《菜谱集锦》和《中国名菜谱》中,介绍了中国各地的著名菜品,各种山珍海味之中,唯独只有一个共同点,原料表里经常出现“味精少许”几个字。
1962年上海市的味精票
味精从高级餐厅和稀有品进入百姓家庭,是从味精开始大规模量产开始的。
1976年后,西湖、莲花、菱花几大味精厂的前身相继成立,国内也出现了无数乡镇味精小企业。不仅味精厂生产味精,连乳品厂这类八杆子打不着的工厂,也生产味精。中国家庭的厨房里,代表新式调味品的味精,和经过数千年沉淀的糖、盐、酱油站在了一起。1992年,中国成为世界味精生产的第一大国。
根据信息咨询公司IHS的数据,2014年全球共消费320万吨谷氨酸盐,中国的消费量就达到176万吨,占总量的55%。中国人平均每天食用味精量约为57毫克每千克体重——大概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吃掉一小勺的味精。这个数字是西方国家的10倍。
味精无处不在。
各类调味品和小吃零食等包装食品的热销也依赖于鲜味的提升。鲜味剂也广泛用于液体调料,特鲜酱油、粉末调料、肉类加工、鱼类加工、饮食业等行业。以酱油为例,除了袋装的湖羊酱油,因为成本低廉而没有放置谷氨酸钠,以及100多元的高级酿造酱油里面没有谷氨酸钠,中间段的大多数产品中,都有这种成分。
2002至2010年,味精生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1%。
二
有趣的是,人们一边吃味精,一边怕味精。
中国民间一直存在各种恐怖传说,食用味精会致癌、会掉头发,甚至会变笨。
被记录在案的“味精有害论”,起源于1968年美籍华裔医生郭浩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描述了自己去中餐馆吃饭后,突然出现四肢发麻、心悸、浑身无力、头疼等症状,他猜测这可能是由于他吃的中餐里添加了味精所致。这个案例被媒体报道后,还创造出一个专有名词“中国餐馆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真正有客人向方星提出拒绝味精,是在2010年前后。“他们是这里的常客,大多40多岁,收入中等以上。”他说。随后杭州望湖宾馆推出无味精厨房,就是受到这类人群的推动。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放弃味精追求更为健康的饮食方式是由于经济收入的提升。
“中国消费者认为味精有害,是因为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知有了提升。”英敏特食品与饮料研究副总监李梦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味精有害论”是1968年出现的,而那时候中国还在求温饱,顾不上研究味精。“现在生活富裕了,饮食文化越来越丰富,对健康饮食和调味品的用法积累了知识,才有(对味精)这样的意识。
在2018年英敏特对一二三线城市最新的调查中,有42%消费者表示尝试减少味精摄取,因此该市场增速明显放缓。而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尝试控制糖(39%)、盐(35%)、油(35%)摄入量的人数。
相比味精厂商,对这种趋势反应最快的是餐饮和酒店行业。
餐饮业和酒店行业对于味精的使用并没有统一规章制度,主要是看总厨的决策。另一方面,用不用味精与餐厅花费在调味品上的成本挂钩,也就是与毛利率挂钩——味精是最廉价的调味品,如果用鸡精、菌菇精、干贝素、纯鸡汤等代替,成本将上涨3倍以上。
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大多数外资的高级酒店则坚决不使用味精。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餐饮的越加重视,酒店餐饮应当及时的做出调整和反应。不使用味精是为客人提供健康餐饮体验的举措之一。”凯悦酒店集团对界面新闻的回应称,“酒店餐厅改用高汤或其他纯天然调料,避免对口味带来的影响。”
但更多餐厅则是在选择一种更温和的办法。
海底捞向界面新闻称,在众多锅底中有不含味精锅底供顾客选择。
川菜连锁品牌眉州东坡为了迎合市场,曾经在2016年尝试了几个月不用味精。而这一动作使得内部的“健康派”和“调味派”争论不休,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逼得几乎人人都成了“味精专家”。但是无味精计划最后破产,原因很简单——消费者反馈,不对味。
“想改变顾客(对味精)的认知是很难的,但是最后真正体验(无味精)时,顾客另外一种声音又来了,觉得味道有一些变化,我们就强调没有用味精,但是顾客就要吃原来的味道。”眉州东坡副总裁郭晓东对界面新闻说。
标签 健康- 原标题:【特写】味精是如何在中国失宠的?
- 责任编辑:程北墨
- 最后更新: 2018-11-03 10:58:56
-
房产早报| 融创诉乐视追回5.3亿元 前10月房企信用债已超4200亿元
2018-11-03 10:06 中国房市 -
腾讯云再现客户控制台登录异常
2018-11-03 09:41 大公司 -
用数据说话:进博会的大背景
2018-11-03 08:53 进博会 -
波音舟山工厂12月交付首架飞机
2018-11-02 22:57 -
看上二次元,腾讯波洞星球要做二次元IP孵化器
2018-11-02 21:17 大公司 -
滴滴试行公众评议会:首期讨论醉酒乘客独行能否拒载?
2018-11-02 19:55 大公司 -
阿里巴巴19财年Q2财报喜人 盘前涨逾6%
2018-11-02 19:30 2018天猫双十一 -
“高龄”QQ的19岁:年纪越大,心态越年轻
2018-11-02 18:58 大公司 -
最后时刻,美将豁免8国
2018-11-02 18:32 油价 -
今年前十月房企销售榜出炉:碧桂园、恒大、万科位列前三
2018-11-02 17:31 中国房市 -
他是IMF全球科技顾问委员会唯一中国人
2018-11-02 16:45 -
优酷携《火星情报局》等热门剧综为天猫双11打call
2018-11-02 15:41 商业 -
消费早报| 中国红牛否认经营期限被仲裁到期 茅台进军房地产
2018-11-02 10:14 消费早报 -
腾讯新内容事业群的互联网下半场战略:看好短视频 拉拢年轻人
2018-11-02 10:13 商业 -
麦德龙否认出售中国业务 转型新零售胜算几何
2018-11-02 10:13 大公司 -
爱奇艺会是下一个乐视吗?割了毒瘤却难逃亏损深渊
2018-11-02 09:51 -
度小满百度分拆后首次披露业绩:今年已放款超1700亿元
2018-11-02 09:48 商业 -
宝宝树上市倒计时 急推电商遭反感月活用户降近半
2018-11-02 09:43 -
市值蒸发83亿后,宣布涨价!
2018-11-02 09:37 股市 -
锂电:没有硝烟的产业战场
2018-11-02 09:10 产业万象
相关推荐 -
拜登小人之心: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 评论 153英伟达直说了:美国打着“反华”幌子下黑手,只会反噬 评论 132马来西亚:来了,中国投资! 评论 131眼红了:对于美国这么个超级大国来说,不可接受…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再表态:我能赢它有功,再等等看
-
“即使人生能够重来一次,还是会选择成为苏联间谍”
-
敏感时刻,他要来中国
-
沙利文又泼脏水:中国这么做很危险,特朗普得盯着点
-
拜登小人之心: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
-
“中东这些国家,到底走美国道,还是中国道?”
-
英伟达直说了:美国打着“反华”幌子下黑手,只会反噬
-
马斯克改变特朗普对华态度?中国学者提到美国炸日本…
-
特朗普:就职后就见
-
“中国已丢掉幻想准备战斗,特朗普反倒是‘法宝’”
-
懂中文、涉华履历丰富…中美“科技战”关键人选,特朗普属意他?
-
停火谈判取得突破,“已向以色列和哈马斯递交最终草案”
-
“中国别听特朗普瞎咋呼,他做不到”
-
格陵兰:已开始与特朗普对话
-
北约秘书长“警告”成员国:要么加军费,要么学俄语
-
罕见警报,洛杉矶山火可能“爆炸式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