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冠疫情与百年未有大变局
新冠肺炎被看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格局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甚至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经此一疫,国际格局将发生什么变化?特别是在美国霸权衰落、中国崛起的关键历史时期,新冠肺炎会撼动二战以后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吗?
-
日本的分级诊疗制度会耽误救治吗?
如果你是普通疾病,在日本基本不太存在必须要去小诊所看了再转介绍给大医院的情况。那些必须要转诊介绍信的医院是少数,且在急救的情况下也会接收无介绍信的患者。
-
“一份给我们,十九份留给自己,发达国家就是这么对待我们的”
对低收入国家而言,新冠疫情暴露出北方国家的两个缺陷:在公平分享抗疫资源方面犹豫不决,以及不愿将南方国家视作应对共同危机的平等伙伴。除非富裕国家采取具体补救措施,全球南北国家之间的裂痕只会越来越深。
-
原价300美元卖给中国报价28万,但我们仅用半年就返销美国了
根据我自己的测试体验,它们的性能与美国产品几乎没有区别。
-
这场疫情中的每一个因素,都能被美国“碰瓷”般攻击中国
从疫情的起源到封城、疫苗、确诊人数,这段漫长又艰辛的进程中每当出现新的话题,都可以被塞进“中国十分不诚实”的美国叙事中,并通过抨击中国的体制来捞取政治得分。这种靠疫情对中国抹黑的举动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全球各国已经在大踏步前进,美国该醒醒了。
-
他这种情况拔管还活着,是万里挑一的奇迹
作为访问学者赴巴黎和伦敦深造,当时觉得特别惊奇:他们的急诊等待时间至少在6个小时以上,急诊科大夫一天就看10个病人。所以考虑到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医生数量还有欠缺,能够相对来说满足了这么大的医疗需求,还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
疫情高峰是短期压力,更难的是怎么解决阳后康养需求
把这条线理顺,一方面可以掌握并精准服务好老年人这一重点关注人群,同时后续无论治疗、救治都会更有序、更高效,也可解决医院的救治及康复压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新冠经验几乎为零”,农村疫情怎么样了?
刚开始的设备只有一个体温表、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我自己买了一台氧气机,黄石市卫健委给配了一台氧气机,一共有两台氧气机,其他就没有了。
-
大家心里的那股劲儿提起来了
疫情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亲情、感情的重要性,对身边人的珍惜和情感表达将不仅仅限于春节这几天,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
过年,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
这一年,很多小家过得很难很难。好年景是一年,差年景也是一年,这就是生活,是生活就要继续过。好年景,乐事多,欢欢喜喜过大年;差年景,苦事多,但也要抖擞精神过大年。
-
春节人口流动大,如何追踪监测疫情?
眼下由于新冠防控措施放开,多数东部地区的流调中心已经解散,即使下决心重组,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正常工作。中西部地区由于软硬件、财政、人员素质等因素,从2020年至今未能建立起合格的流调体系。
-
“我有信心像过去三年那样继续为患者服务”
我和我的同事从放开到现在几乎没有休息过,我自己也就是在感染之后症状最重的时侯在家休息了两天。我的症状主要是头晕和低烧,但是也不敢休息太长时间,因为我多休息一天,就意味着同事们需要多承担一份工作,在家休息也不踏实。
-
“污名化中国”这么好用,岸田当然不会错过
岸田政府借中国放宽人员出入境之机,出台限制中国人民入境日本的政策,既能向国内民众展现出其政府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表象,也为管控政策不利而可能导致感染人数进一步增加时提供说辞。
-
是什么让防疫政策的制定变得“很复杂”?
一些专家学者,一方面参与了医药公司有关药物的研发,一方面又协助政府制定政策、向公众解读疫情。这些公众人物在介入疫情时,都应先交代自己的利益关系,但现在都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操守。这些有偏见的意见,自然也影响了公众舆论及公共政策的的制定。
-
我全程见证了中国抗疫,西方媒体不该肆意抹黑
政府正密切关注医疗资源的供应状况,特别是农村地区,为1月21日开始的春节长假做好准备。中国将抗原检测试剂日产量增加到1.1亿份,血氧仪日产量增加到25万部,并优先保供农村地区。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在电商平台拼多多上的单价低至3.5元。
-
Paxlovid免费发,日本新冠死亡人数仍翻了数倍?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季节性流感在日本大约每年会带走1万人的生命。这意味着2022年的新冠比流感狠了4倍——这还是在脆弱人群已经免费拿到Paxlovid的情况下。
-
中国人都应记得,这三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对于三年内刚刚发生过的一切,西方已经开始大规模地篡改历史,国内的公知也积极配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自信地肯定自己的成绩,再自信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五年前我们害怕新冠病毒,那是对的”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已过去五年,已导致全球超过2000万人死亡。美国《纽约时报》2月26[全文]
-
他披露“爆炸性消息”:白宫曾施压审查,我后悔屈服了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这是一条爆炸性的糟糕消息。”“多么讽刺啊,‘言论自由’?”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全文]
-
“太恶心!菲近7成新冠死亡病例是美认知作战的‘即时后果’”
“这是对‘疫苗外交’的反常颠倒——美国特工并没有把促进全球健康作为巩固软实力的一种方式,而是明显盘算认为,损害全球健康是对地缘政治对手的地位进行釜底抽薪式打击所要付出的微不足道的附带代价。”[全文]
-
新冠疫情可能在本月回升,官方最新发声
-
科兴新冠疫苗停产,新冠疫苗要退出历史舞台?专家解读
-
中疾控:去年12月新增新冠重症病例88例
-
中疾控:未发现未知的新病毒和细菌
-
疫情期间,他们说“就让民众死”“大限已至罢了”?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据路透社20日报道,英国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当时担任财政大臣的现任[全文]
-
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多统计了三分之一?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纽约时报》周一(当地时间7月17号)援引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承认,“美国近三分之一的归因于新冠病毒的死亡病例,实际上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全文]
-
权威解答 | “二阳”是否增多?疫情形势会发生变化吗?如何科学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