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习声回响|两会“下团组” 总书记殷切嘱托这些事
2021年全国两会胜利落下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下团组”,同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听取意见建议、推进战略部署,言谈之间,饱含殷殷关切,彰显责任担当。[全文]
-
-
我们的传家宝丨伟大抗疫精神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时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论述伟大抗疫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这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道德观的最好体现,这也是中国人民敬畏生命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全文]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爱国者治港”,香港才有美好未来
(一)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决定。经久不息的掌声,在会场上响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继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后,中央进一步完善香港法律和政治体制,从制度机制上全面贯彻、体现和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必将确保实现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有力保障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全文]
-
新华社评论员: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5000余名代表委员发扬民主、履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向世人呈现了生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场课”。从两会触摸中国式民主的脉搏,感受中国式民主的魅力,读懂中国式民主的真谛,不难得出答案。历经“千锤百炼”而诞生的规划纲要,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盼,画出了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发展正能量[全文]
-
历史交汇期的宏伟擘画——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到2021年全国两会
4个多月、127天之后——2021年3月5日,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根据这份建议编制、厚达142页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呈现在代表面前,提请大会审查。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擘画宏伟蓝图,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从五中全会到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引领航向,以宽广战略眼光和战略思考谋划未来蓝图,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成为亿万人民共同行动的纲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党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中央全会[全文]
-
-
-
-
第一报道 | 习近平在两会上的重要论述,让世界深刻理解中国高质量发展
3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全文]
-
全纪实:总书记两会团组活动的10个瞬间
GDP增速为何这么设定?看了代表带来的“萌猫照”后,总书记说了啥?学区房问题、医学教育盲目扩张现象,总书记怎么看?…… [全文]
-
-
-
历史时刻的全国两会,带给我们这些重要信息
时政新闻眼丨历史时刻的全国两会,带给我们这些重要信息。3月11日,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今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去年秋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
-
-
-
“中国此举冷静灵活,其他国家必将调整”
【文/观察者网 童黎】“6%不低了,增长6%就是6万亿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全文]
-
学习总书记两会讲话要点
轻点屏幕,学习总书记两会讲话要点。3月5日,内蒙古代表团;3月6日,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3月7日,青海代表团;3月9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四次“两会团组时间”,轻点屏幕,一起学习总书记的两会讲话要点[全文]
-
-
砥砺奋进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1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题 砥砺奋进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1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新华社记者霍小光、张晓松、朱基钗、邹伟2021年的春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此时交汇,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胜利召开。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参加内蒙古、青海代表团审议,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看望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同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共商国是,就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凝聚起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孔庆菊以此佐证,讲述生态环境的变迁[全文]
-
-
-
两会之后,世界悄然见证人类历史的“第四次转折”
仅仅70年,一个人一生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兑现了承诺。人世间哪有什么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和理论,是无数中国人民牺牲与奉献的成果。目前尚健在的人还没有经历过世界最大经济体是中国而非美国的世界,中国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广泛、深刻、见微知著的改变。[全文]
-
特斯拉、哈啰在中国“橘生淮南”,能否形成国际话语权?
中国强在B2C,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商品销售,我们的发达程度按照价值量与流量算的话,都是美国的1.7倍左右。美国擅长的是B2B,B2B就是把原来的厂商中间品市场给替代了。厂商中间品市场这一块,我们没有美国做得好,美国是我们的2.7倍。[全文]
-
老师吐槽:“我自己还未婚未育,怎么去指导家长带娃呢?”
近两年,“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学校教育的新热词,要求学校和老师承担起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职责。但问题是,学校是否有责任去指导,或是否承担得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曾听到一位20来岁的小班主任嘀咕:“我自己还未婚未育,怎么指导家长带娃?”[全文]
-
新的思想解放后,我们发现一个被虚构的灯塔国
去年底观传媒做“答案年终秀”,让我做最后压轴演讲,我原来的题目是“世界与中国接轨?”,有一个问号,我的基本观点是:一些方面,我们要与外部世界接轨,一些方面我们不需要接轨,一些方面外部世界要与我们接轨。但后来观传媒的90后小编对我说,问号就不用了吧。你看,他比我还自信。[全文]
-
大数据天生有利垄断,如何立法才能平衡?
中国有两大优势,一是我们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二是数据优势。所以,在进行国际数据治理时,我们要争取主导国际制度的构建。在形成相关的国际规则过程中,中国要输出自己的观点,争取影响或主导国际规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