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个月实现首飞,“鹘鹰”创下国内军机研制速度新纪录
最后更新: 2022-11-01 09:31:25【导读】 “3个月完成详细初步设计、6个月完成全机制造数据集发布、13个月实现首飞,“鹘鹰”创下了国内军机研制速度新纪录。全新的设计思想、数百项关键技术攻关、新一代机的管理工具和手段,沈阳厂所技术、管理、设计手段以及研发模式借此都实现了跨代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驱动!兴装强军!一直以来,正是沿着这条艰辛却异常坚定的道路,航空工业全线众志成城,矢志不移地向着航空强国的目标昼夜奔袭。
十年前的今天
2012年10月31日,沈阳北陵机场,天气晴朗。
“鹘鹰”飞机01架机迎着初冬寒风,呼啸着飞向遥远的天际。成功实现首飞。
放眼未来,决胜蓝天!如今,作为“祖国歼击机的摇篮”,航空工业沈飞从“鹘鹰”出发,逐渐建立了完整的、世界领先的制造体系,以创新突破引领技术发展为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10月31日)这个日子具有特别的意义——既是“鹘鹰”首飞十周年的纪念日,也正值航空工业全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之际。今天,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也与“鹘鹰”背后的人们追忆这非凡十年里与“鹘鹰”结缘的一代航空青年的成长与蜕变。
在航空工业沈飞新机装配试制中心,我们与书记张立波、副书记王丽秀、生产助理周邑华和调度员陈雷开启了一段“时光之旅”,跟着他们的思绪,回到他们曾经在“鹘鹰”项目组的日子……
问:“鹘鹰”这个型号的立项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答:一直以来,我们航空人所面对的就是先进的航空装备和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过程中,我们更是深刻认识到,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面对新一代装备发展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和装备压力,那时候航空工业果断决策、自筹资金立项研制,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做出一型优秀的新一代战机,所以整个沈阳片区的航空企业也都拧成一股绳,大家有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长子,航空工业沈飞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和开展新一代战机的研发重任。在集团的部署下,航空工业沈飞和沈阳所也一直瞄准先进歼击机目标开展研制工作。我们都清楚地记得,2009年10月19日,这一天,航空工业发文批准“鹘鹰”项目正式立项。接到立项通知后,航空工业沈飞、沈阳所等单位立即开展了项目筹备工作。
问:“鹘鹰”项目在立项之初是怎样开展起来的?
答:“鹘鹰”项目由原中航工业航空装备负责组织,所属航空工业沈阳所、航空工业沈飞等组成联合研制团队进行研制。主机厂所、结构件供应商和主要成品配套单位按“共同开发、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四共原则进行投资。
“鹘鹰”飞机研制团队创新新机研发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在过程中采用了边设计、边发图、边制造的深度并行工作模式,全面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项目仅历经1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机一万五千余项零件的制造、六千多套工装的研制、两万余份工艺文件的编写以及两架份全机结构的装配,这称得上是军机研制历史上的一次奇迹。
问:在“鹘鹰”研制过程中,有哪些特别令人感动的细节?
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作出明确要求。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2011年12月21日,沈飞新机试制部装配现场召开了航空工业沈飞新机快速试制中心授牌仪式。我们清楚地记得,当时在仪式上,“鹘鹰”飞机项目团队要求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三个在前”,就是“学习在前、工作在前、为企业和员工服务在前”,领导干部们都是一心扑在一线,对重点、难点、节点工作一心一意抓、实实在在干。
在“鹘鹰”飞机试制阶段,时任航空工业沈飞董事长的罗阳经常出现在工作现场,与大家交流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家解决难题。哪怕事务繁忙,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生产一线。我们都摸出了罗总的“小规律”——每次三五天出差回来,他必定第一时间出现在新机部,现场管控督导型号的紧要工作。
问:作为当时跨代研制生产的机型,“鹘鹰”项目遇到了哪些难点?又是怎样克服的?
答:当时大家有一个口号:“最短时间,要把‘鹘鹰’送上祖国的蓝天!”“鹘鹰”飞机项目采取一体化联合团队管理,充分调动既有资源,层层落实责任,保证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全面保障项目顺利完成。从型号研制的第一天起,为了及时准确协调处理生产问题,新机试制部领导的会议都开在生产第一线,遇到棘手问题,过去层层汇报的机制被打破,“为‘鹘鹰’开辟‘绿色通道’”。
比起三代机,“鹘鹰”项目整个组织模式、装配精度、管理体系当然还有技术和工艺都是上了一个台阶的,而且整体化程度极高,在成立伊始“鹘鹰”项目就大力推行并行工程,组织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成立了百余人参加的厂所联合设计工艺团队,高效协调,使得发图、工艺性审查以及工艺方案制定、工装设计、工艺规程编制等工艺准备工作得以同步进行,并行工艺性审查和生产准备周期缩短了近一半,装配工装的设计与制造周期缩短了一个多月。
记者手记
每日工段的第一声铆枪声,即是我们可敬可爱的工艺员们又一次冲锋的号角。在风钻铆枪的鸣响声中,有着他们来回奔走忙碌的身影;在赶工大干的深夜里,有着他们严谨通俗的讲解;哪怕是轮休在家,收到生产受阻的信息后,他们也会火速赶到。大到飞机的结构系统,小到一颗铆钉螺栓,年轻的工艺员们始终如一耐心讲解,不计辛苦,不计报酬,只为“鹘鹰”飞机能够翱翔寰宇,威震五洲。
正是在从上到下为型号研制忘我的攻坚奋战当中,航空工业人以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筑起了一条新机研制的高速通道!
问:“鹘鹰”从立项到首飞中,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答:立项后,航空工业沈飞组建了100余人的并行设计团队常驻航空工业沈阳所,开展并行设计和工艺性审查工作。由于“鹘鹰”飞机研制周期异常紧迫,在沈飞研制历史上属于首例。
再就是首飞那天!2012年10月31日10时31分,“鹘鹰”飞机01架安全顺利实现首飞。首飞现场大家的心情异常激动。一位员工眼镜腿在首飞前损坏,但因为工作忙碌,他腾不出时间去更换,在首飞仪式上,他只得用手托着坏掉的眼镜,紧紧盯着跑道一头蓄势待发的矫健身影。那天,“鹘鹰”飞机载着梦想,呼啸冲上蓝天,展翼翱翔,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直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问:“鹘鹰”的研制过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答:3个月完成详细初步设计、6个月完成全机制造数据集发布、13个月实现首飞,“鹘鹰”创下了国内军机研制速度新纪录。全新的设计思想、数百项关键技术攻关、新一代机的管理工具和手段,沈阳厂所技术、管理、设计手段以及研发模式借此都实现了跨代提升。
“鹘鹰”的研制倾注了罗阳同志大量的心血。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作为研制生产的现场总指挥,他积极探索新机试制新模式,大力实施并行工程,极大缩短了新机研制周期。他着眼未来,带领团队建立了完整的先进制造体系,探索应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实现了从科研到生产、从零件制造到飞机装配、从成品检测到整机调试的全过程现代化,推动了我国航空制造水平快速进步。
记者手记
令所有人痛心万分的是,见证了“鹘鹰”飞机成功首飞的时任沈飞董事长罗阳在一个月后,猝然离世。
如今,罗阳烈士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我们的哀思与缅怀从未停止,我们也将接续奋斗,不负期待。
作为一型全新研制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挑战与超越”一直是“鹘鹰”飞机研制贯穿始终的主题。从设计到零件制造再到装配集成,沈阳厂所实现了以增材制造、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大量新技术、新工艺的突破,满足了新机的高性能要求;同时,为实现型号“快速试制”要求,组建了沈阳新机快速试制中心,以管理模式创新大大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2014年,“鹘鹰”飞机在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惊艳世人。而今,它更走出国门亮相迪拜、巴黎等各大国际航展。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党的二十大报告回应人民关切,传递发展信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实干”和“信心”,以创新实干接续奋斗,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对接过罗阳烈士手中的旗帜继续航空报国梦充满必胜信心。
- 原标题:对话:“鹘鹰”背后的人们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俄称打击乌能源目标,乌称打击俄军阵地
2022-11-01 08:24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年内将再接收300架无人机
2022-10-31 21:47 -
常驻兵力减半:美国将从日本撤走两支F15中队
2022-10-31 17:04 -
火炮弹药高消耗和种类繁多或致乌军“后勤的噩梦”
2022-10-31 17:04 -
台风过境,菲律宾三艘二战老船倾覆
2022-10-31 16:41 -
俄海军被乌军无人艇袭击
2022-10-30 15:57 -
日本考虑购买美制“战斧”巡航导弹
2022-10-28 18:46 -
美军宣称成功测试高超音速武器部件
2022-10-28 11:42 -
俄海军或重新启用冷战时的克里米亚潜艇基地
2022-10-27 21:51 -
美国被曝将退役驻冲绳的两个F-15中队
2022-10-27 20:32 -
羊羔特工队:打穿防住又一年
2022-10-27 19:27 -
俄瓦格纳雇佣兵团雇佣前阿富汗特种部队入乌作战
2022-10-27 18:14 -
因KC-46等项目,波音亏损33亿美元
2022-10-27 17:22 -
局势紧张之际,韩军举行大规模联合登陆演习
2022-10-27 17:14 三八线之南 -
国防部: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坚决反对美台军事联系
2022-10-27 15:59 台湾 -
国防部批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恶意制造阵营对抗
2022-10-27 15:28 中美关系 -
国防部:敦促日方以史为鉴,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
2022-10-27 15:16 日本 -
执行高风险任务 俄卡-52直升机在乌损失超1/4
2022-10-26 15:56 -
能上天入地下海的他,却在朱日和“被俘”?
2022-10-26 15:35 -
俄试飞改进型苏57战机
2022-10-26 15:15
相关推荐 -
“无论谁赢,欧洲已输” 评论 48市场疯狂下注特朗普,真金白银比民调更准确? 评论 85看!中国人的双航母编队 评论 519无论谁胜选,华裔科学家们都担心再遭迫害 评论 316“欧盟将派特使赴华探索关税替代方案” 评论 32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