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非洲的“老师”和“学生”们
习近平主席正在非洲访问,塞内加尔、卢旺达以及毛里求斯与中国都颇有渊源,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毛里求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招商引资,建立工业园区,一些香港制造商早在来内地前,就先去了那里。此后,中国的改开经验,也在非洲传播,卢旺达就是一个较新的例子。[全文]
-
非洲还有另一面,但媒体不会告诉你
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国土,跨过地中海前往欧洲,在有些区域或者国家,还充斥着暴力和冲突——这是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非洲。但是非洲还有另外一面:有很多年轻的孩子,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欲望。哪怕他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这是希望的象征。[全文]
-
非洲为什么穷 是因为人太懒惰吗?
日本崛起之前曾被描述为懒惰,有趣的是,当东亚经济体崛起时,文化论的观点再次抬头,开始用以证明其优秀的经济增长表现。这次轮到了非洲。非洲国家似乎表现出了全球最低的生产率和最弱的竞争力。然而,当我们仔细地对数据做进一步的研究时,却发现情况完全不同。[全文]
-
利比亚人均教育年限与中国相当 为何没有经济奇迹
将发展中国家依然普遍贫穷的原因,归结于它们普遍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假设。 198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3.7年,相当于同年加纳的水平,即便现在,也仅与利比亚等国相当,然而,为何这些国家没有创造与中国一样的经济奇迹?[全文]
-
有关非洲的陈词滥调 为何被现实频频打脸?
为什么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在20世纪80年代“华盛顿共识”实行以来表现不错,许多专家的反应往往如同非洲街头的流氓警察——他们列举了千变万化的原因,陈述了无可反驳的事实。而政策制定者们又无法与其争辩,结果就只能是履行各种强加给他们的建议——就像那些在非洲街头无助的驾驶者们一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