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德国不出兵,是想在日后谈判当“和事佬”?
“德国必须做的不仅仅是拒绝单一的军事打击,还必须立刻着手掌握外交上的主动权”。而默克尔在此次军事行动上的克制态度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德国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成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理普京之间的调解人,尽最大努力将俄美带上谈判桌。[全文]
-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妨试穿“我的新衣”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流行文化是什么样,年轻人的状态就是什么样。国外受众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想了解当下的中国。我们总说,有的外国人认为中国还停留在骑自行车的年代呢。那没办法,我们的海外文化展,大部分还是展现过去而不是当下。[全文]
-
马克龙跟着美英打仗,国内的罢工者却摆不平
一个饱受国民抗拒的领袖,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又会被认可和接受多少呢?新官上任三把火,年轻首脑固然给沉闷守旧的制度带来了新活力,但放火的人总要能控制火情才行;有本事放火、没本事治火的结果,要么是火卷山林,一片灰烬,要么是有头无尾,火尽政息。[全文]
-
美国导弹已落下,普京该怎么办
俄罗斯处于困境之中,乃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要忘记这是一个曾经在拿破仑、希特勒的大军压境之下,艰苦搏斗而绝地反击,最终彻底打败对手的民族。这样一种禀赋充分体现于本次总统大选的激昂民意之中,俄罗斯民意对普京的拥戴,远远超过我们媒体上的表述。[全文]
-
为何中美互相投资不像中欧那么活跃
欧盟的经济规模约为18万亿美元,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规模约为5000亿美元,在这两个数字上,美国与欧盟相比是很接近的。在过去10年里,平均每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额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的两倍,而10年前,欧盟和美国在对华投资额上的起点是相同的。[全文]
-
匈牙利大选,“非自由主义”引领东欧浪潮?
从自由主义到非自由主义,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转变在东欧国家中并不罕见,在波兰、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国都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那里泛起了一股“非自由主义浪潮”。“我从那里来,知道那里是行不通的。”[全文]
-
从长期内战到富裕国家,这中东小国如何大破大立?
在阿拉伯半岛的东南端,有一个富裕却常被忽略的阿拉伯国家——阿曼素丹国。它的存在感极低,但其实,经过几十年的国内建设,阿曼现已是富裕国家之一,且贫富差距很小,是富有幸福感的中东小国。而这一切均始于一场长达13年的内战。[全文]
-
为何议会制无法在“殖民地”美国扎根
在英国历史背景下,若我们将1776年革命视为一场英国革命,我们就必须不仅要问,为什么在美洲殖民地发生了反对议会的革命,还要问,这一革命在议会自身的历史中的有何意义。议会机构不能在殖民地环境中扎根,这一失败是否来源于机构本身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况。[全文]
-
马克龙与默克尔“火线”访美,会说服特朗普“停战”吗?
法德两个国家,就像以前大地主家的小丫鬟,嫌活儿累,受歧视,但是对现东家还存有一丝希望。甚至,还想与东家在平等地位上谈判。虽然不能指望马克龙、默克尔会说服特朗普,但是,我们目前也许不用太担心欧美形成对华“统一战线”。[全文]
-
魏玛三角:德法波又坐到一起,能治好欧洲吗
这或许也是“魏玛三角”的某种宿命吧:平日大家都并不真心重视这个平台,甚至长期闲置冷冻;一旦出现危机和各有所需时,三方才高调宣示合作的意愿,而且每次都反复使用类似的语言:“重新激活”。而这个外交辞令所反映的恰恰是机制的“半死不活”。[全文]
-
史无前例高规格访华,奥地利何所求?
4月7日,奥地利进行建国以来史无前例的最高规格出访:总理库尔茨和总统范德贝伦一同出访中国。自从欧债危机以来,中国和东欧诸国的关系就早已逐渐升温,而受难民危机冲击后的奥地利也将转向加入其中,更加倾向东方是一个必然趋势。 [全文]
-
再见特朗普!我们要转向中国了
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仅将严重冲击高度依赖贸易的德国,更会严重破坏全球贸易,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崩溃、西方阵营瓦解。因此欧洲可能必须倒向中国,以向东看的亚洲政策取代跨大西洋主义。[全文]
-
为什么欧洲不会成为超级霸权
欧盟并不需要控制生死的“强大力量”,不需要时刻准备英勇杀敌或献身的公民。它唯一需要的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并且这些人能意识到加入欧盟符合自身利益,可以提升个人幸福感。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大部分欧洲民众对欧盟的成就相当满意。[全文]
-
一个16岁少年怎样看今天的美国,会像我小时候那样吗?
人们很容易将特朗普去年此时取得的胜利视为一种反常现象、一个美国历史上偶发的小事故。大选结果最后的确是由来自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州和威斯康辛州这三个关键摇摆州的77744票决定的,但当你仔细思考从1984年到2016年之间美国盛衰交替的历史,特朗普现象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偶然了。[全文]
-
印籍联合国前高官在美媒谈丘吉尔,一点面子也不讲啊
丘吉尔的声誉几乎全归功于他二战期间激动人心的雄辩和天赋般的华丽辞藻。不过,丘吉尔是一名战争罪犯;是正义和人道的对立面;是目光狭隘的帝国主义者,对于非白人种族的抗议充耳不闻。归根结底,他最大的失败——他漫长的至暗时刻——是不断企图阻碍我们获得自由。[全文]
· 不要跟丘吉尔谈钱 -
默克尔想跟美国联手针对中国?问过德国老板们的意见吗?
随着德国等国家的企业对中国和“一带一路”的逐步重视,中欧贸易量再翻三番应该都不是问题。默克尔在这个时候,却想着携手美国抗衡中国,应该是大选时把脑子选坏了吧。她还想代表欧盟表态,其他国家应该会说,先管好你们自己的企业吧。[全文]
-
欧美抵制“一带一路”,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一点
国内有专家学者认为,只要欧美“最终认识到中国模式具有普适性时,这些质疑才会逐渐消失。”笔者认为,这是对中国与欧美矛盾的错位评估。欧美排斥诋毁“一带一路”,并非因为他们没意识到或没看到中国模式的“普适性”和“普惠性”,相反,他们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全文]
-
德国逮捕加独分子,是在“自找麻烦”?
德国“叛国罪”虽然与西班牙的“叛乱罪”有雷同之处,但德国这一条款的前提是“使用暴力”,或最起码也要“不惜”使用暴力。对普吉德蒙的另一个指控是“挪用公款罪”,便于引渡,但判决则会轻许多,而且西班牙只能据此指控进行庭议和判决。[全文]
-
只要普京在位,西方对俄就……
俄罗斯与欧美的关系,现在看来显然处于僵局状态。我个人推算,只要普京在位,他们与西方的关系就好不了。尽管他们主观愿望是想好的,特朗普、普京个人相互欣赏,从国家利益算计来讲,非常想搞好关系,但事实上做不到。[全文]
-
贸易战,中国要警惕西方联手“围攻”
西方是把一些技术转让给了中国,但是,西方没有从中受益么?比如,德国大众公司把最新的技术给了中国,中国也成了大众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欧盟这些国家心里也很清楚,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到底是与老盟友继续友情,还是与新“盟友”建立联系,哪一个更有前途?[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离真相越来越近,法国却“怂了”
-
他俩搞了个配合?
-
德媒炒作欧盟多国大使“抵制”一带一路,只有一国没签字
-
美代表宣布对俄制裁 白宫官员:没,她一时糊涂
-
马克龙喝了点酒:我和普京不相上下
-
原来,炸叙利亚最大受益者是梅姨老公?
-
法总统高呼“捍卫民主” 欧盟:真正的法国回来了!
-
美方:叙利亚地对空导弹是对天乱射
-
中俄合研大客机要用英国发动机 中俄为何造不出
-
英首相:打叙利亚是我决定的,没受特朗普指使!
-
被白宫“打脸”后 马克龙火速改口
-
美收回对俄新制裁?特朗普:没准备好
-
俄议员踩iPad抗议美国:只用中国造
-
听说美对俄新制裁要来了,俄铝港股哗一声…
-
“俄罗斯有回应美国武力施压企图的办法”
-
“先斩后奏” 他们被自己人秋后算账
-
“双面间谍”案毒剂分析结果出炉,打了谁的脸?
-
精准打击后不到24小时,东古塔全面解放
-
美俄会冲突吗?特朗普试了一把“鼻血战术”
-
联合国秘书长:冷战回来了
-
-
-
英国摄影师拍的清朝美女!150年来首次公布
-
查尔斯这周终于可以接女王的班了?
-
喜力的这条“淡啤酒”广告,结果你懂的
-
法国有个面包师天天工作 结果因太勤劳被罚款
-
CNN“活捉”俄罗斯干涉大选证据!
-
为妇女节送祝福,普京念了首浪漫诗
-
正常交规在这条路上都不好使了…首先就禁系安全带!
-
俄世界杯宣传片 结尾有彩蛋哦
-
这场演出,几乎被电视台消音成“哑剧”
-
“给奶牛人工授精没经过奶牛同意,这是强奸!”
-
伦敦红色巴士都要换成“中国造”?
-
“非常抱歉开会迟到,我太没礼貌,还是辞职算了”
-
像吗?这具木乃伊真的是他祖宗!
-
世卫组织高官开会 突然画风一转…
-
普京又调皮:那我亲你一下吧
-
意大利农场主向政府写了封减税申请 一等就是21年……
-
18岁嫩模89万镑拍卖初夜为上剑桥?是英国学费贵,还是想红…
-
小红莓主唱去世 独特唱腔曾启发王菲
-
火车掠过前一秒……
-
俄罗斯世界杯可能没有俄罗斯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