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谈中国赚钱的前英国财相奥斯本身兼数职引热议 最新身份:报纸主编
关键字: 前英国财相前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身兼数职【观察者网 综合】据英国BBC新闻3月19日报道,英国脱欧公投后被新首相特里莎梅解职的前任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不仅继续在英国下议院担任议员,而且还在社会上兼任很多职务。日前,奥斯本因兼职出任《伦敦镖旗晚报》主编,再度引发热议。
奥斯本在英国财相任上因对华友好曾多次遭到英媒炮轰,而再被梅姨“炒鱿鱼”之后,奥斯本更是凭借着其因谈论中国话题而起的热度,被全球最大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任命为咨询师,理由是他能提供“关于欧洲政治和政策,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看法”。
前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
除继续在英国议会做一名切舍尔地区塔顿当地的议员外,刚刚就任报纸主编的英国前财相奥斯本还有以下工作:他不仅在美国做晚宴主讲嘉宾,他还是英国“北方经济引擎”合作组织的主席;他不单是“黑石”资金管理公司顾问,而且还是美国麦凯恩学院的研究员。
第二职业是否道德?大家对“多栖”发展的奥斯本褒贬不一
日前,英国政府的监察机构正在就英国议员从事第二职业是否有违道德标准进行讨论,并注意到奥斯本又接任的这项新工作。
但和奥斯本一道被特里莎梅解职的前英国教育大臣摩根并不以为然。她警告说,被特里莎梅“炒鱿鱼”的前任内阁成员们会找到“发声渠道”。
她说,如果议会下属的这个监察委员会打算禁止英国议员们在社会上兼职的话,“就该同时禁止议员出任政府部长职位”。
摩根说:“当我们去年夏天一块儿被炒鱿鱼时,我们能跟政府指望什么呢?难道我们都得消失吗?”
前英国首相布莱尔也给奥斯本打气。他对BBC说:“我不知道他是否能胜任这些工作,但对于《伦敦镖旗晚报》来讲可是件大好事。为什么呢?奥斯本不仅非常有能力,而且他当主编还会让政治变得更有趣。”
卸任后赚得显赫身家的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对奥斯本的做法表示支持
苏格兰保守党领袖戴维森说:“我琢磨着奥斯本一定比我厉害。我当了十年记者,又从政了六年,可我都不敢说我能把这两份工作同时做好。”
在《伦敦镖旗晚报》当专栏作家、前英国自民党领袖克莱格对BBC说,他觉得奥斯本“揽的活儿太多了”。
他说:“既想当一名报纸主编、还想接茬干英国议员,不仅穿梭美国搞学术、还要在金融城赚大钱……就算是奥斯本对自己的能力那么自信,我怀疑他干的事儿是不是也太多了。”
英国工党议员金诺克说:“当我刚看到这个消息时,我觉得这肯定是假新闻,我都快被爆米花呛着了。”
负责这个监察委员会的比尤勋爵在回应奥斯本当报纸主编的新工作时说:“我们的一些制度上只要适度,还是有益的。但好像现在的局面正变得惊涛骇浪。”
他说:“除非某些人晚上只睡两个小时,在我看来,这是还能干得动的唯一出路。”
奥斯本上周五在《伦敦镖旗晚报》报社内讲话
他说:“我们的讨论并不针对奥斯本个人,而是要看议员们应该为自己在议会的本职工作付出多少时间。”
身兼数职,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身兼数职也为奥斯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据微信公众号“英国那些事儿”统计,奥斯本目前的工作至少能为他带来如下薪酬:
议员铁饭碗:74962英镑每年(约64万人民币)
BlackRock贝莱德兼职资深顾问:650,000英镑每年(约555万人民币)
基辛格麦凯恩研究所研究员:120,212英镑(约102万人民币)
各种演讲:近800,000英镑(约684万人民币)
《伦敦镖旗晚报》总编:年薪200,000英镑(170万人民币)
然而,民调显示,英国民众现在对英国议员从事第二职业变得越来越反感。从2010年起,议员们如果在大选到来时还想继续兼职第二职业的话,必须要通告给当地选民。
中英良好关系的积极推动者
奥斯本曾是英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年轻的财政大臣。在他任上,当时的英国卡梅伦政府一直保持者良好的对华关系。
正是在他的推动下,英国以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了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首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同时他还批准了中国企业参与建设欣克利角核电站。
奥斯本在2015年9月访问北京时对中国频繁示好,高调“示爱”中国,力挺中国经济,说英国应该是“中国在西方的最好伙伴”,并且许诺英中两国合作进入“黄金10年”。
比如,9月22日,奥斯本在中国上海证交所发表演讲时,共七次提到中英要“在一起”。
由于这一系列举动,他受到了很多英国媒体的批判,BBC曾就奥斯本访问新疆指责他重经济而忽略人权,英国《每日邮报》也曾称他“向中国乞求怜悯”,丢了整个英国政治阶层的脸,还有一些媒体使用“下跪磕头”来形容奥斯本的“亲华”态度。
但也有分析认为,奥斯本亲华的做法是明智之举,这有助于弥合南北发展差距,为英国这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再造辉煌创造机遇。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台湾人在德国狂买百灵油,德国人懵了:它明明叫…
-
印度对中国积极转向!
-
中方制裁美产高粱后,5艘美货船突然掉头了
-
美财长考虑赴华谈判 中方:欢迎
-
与美谈判颗粒无收 回国后还笑得出来
-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
除了关税,美国还在考虑对华用这个狠招
-
不炒房了,中国资金涌向美国这个高科领域
-
没中兴华为,美国大农村不干了
-
“他们往我身上冲水,还说要参与拍摄才有东西吃”
-
古巴将选出新一任国家领导人 告别卡斯特罗时代
-
都结束了,特朗普又拿起话筒说…
-
张震戛纳电影节被标“中国演员”台当局又不满了
-
日本调查非洲人最信赖哪国,所有问题答案都输给…
-
外媒:华为不看好5G 已放弃美国
-
原来,炸叙利亚最大受益者是梅姨老公?
快讯 -